这些有想法有干劲的国有传媒集团经理人,并不是在打一场单纯的商业之战
去年年底以来,《中国企业家》做了好几篇关于媒体转型、扩张与创新的报道。篇幅较大的是去年第24期的封面文章《战传媒》,最新一篇是您在本期看到的《东方购物:SMG基因变异图》。 这一系列的报道排列成行不是巧合,不过是我们对文化传媒产业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的一种呼应。事实上,跟现实的火热比起来,我们的报道还显得零星而不够深入。而在这过程中,突然让我意识到有趣的一件事是:在有限的这几起报道案例中,我们都不同程度体验到了受访者犹抱琵琶、欲说还休的姿态。有别于其行事造势的潇洒开阔,这些传媒集团掌门人在访前访后躲闪低调、刊发后又要求能否对文章不予推广。本以推动信息流动为己任的媒体人,轮到自己出场时,竟变得比一般企业还要谨慎克制保守,有趣。一琢磨,这事儿应该也不是巧合。 有人或许说:传媒领头人该随着媒体市场化、企业化的步伐去接受一些公关公司的培训,后者会教他们怎么优美得体哪怕也许空洞地去应付媒体。说得对。但只是改善“被采访”技巧,好像还不足以解决媒体领导人内心那份躲闪。 敏感的根本在于,这些有想法有干劲的国有传媒集团经理人,推动旗下公司转型与扩张的过程,并不是一场单纯的商业之战,而是艰难对接体制与市场、文化跟商业、新旧业态、异地文化的过程。被对接的各方有不同的价值观与使命、逻辑与游戏规则,任何表态与言辞上的不周,都有可能使这一系列对接夭折。他们个人在这场博弈里的去留,众所周知往往也不是以市场价值、股东价值来定。 于是我们就见到了传媒企业家对媒体报道迎拒难决的纠结。他们不是不想对外张扬它们的战略规划、不是不想推广它们新打造的媒体品牌,但心下难免有类似担忧:“木秀于林风必摧”、“说多了会招来莫名的争议与监管”。是呀!谁说没有人会在旁边边看边想:大量传统媒体日子都难过成这样了,怎么就你过得好?凭什么就让你拿到某张牌照?跟民营资本合资合作,掏空国有资产?亏了算谁的?你想打造什么性质的舆论阵地?你一个省的集团,到我这地盘上来收什么购呢?……这些或明或暗的计较与盘问,但凡要做所谓全媒体、要搞异地收购合作、要跟民营资本对接的上海文广、湖南广电、浙报集团,等等,都会遇到。 10来年前,采访传媒产业专家喻国明,他说的两句话给我印象很深,一是媒体现在“双重人格”得厉害,二是搞传媒要产业化必须商人挂帅。这两点现在听起来已不震撼、不新鲜,可是这么多年来前者依然是现实,后者么,哪个国有传媒集团的老总能说自己是一个纯粹的商人或者企业家?过去10多年,不是没有媒体集团上市,不是没有媒体集团异地扩张,但相当一部分上完市后是沉寂、异地扩张后是沉戟,传媒集团作为商业机构的持续发展与运营能力非常单薄、脆弱(只有少数媒体国家队后顾无忧地欣欣向荣),跟生存环境有关,跟内在基因有关。如今,在上市(资本运作)、异地扩张之后,传媒业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就是媒体传统业态与新业态的融合,只有借助后者的新技术、新渠道,借助对受众需求的重新理解,借助商业模式的重新架构,已显老朽的传统媒体业务如报刊、广电、出版等才能“还魂”。而其间试水者的压力,显然并不单纯来自于商业(模式)课题。 《中国企业家》对文化传媒领域里的变革还会持续关注下去,而什么时候,我们的商业记者能在国内见识到像默多克一样老谋深算又直言不讳、不顾忌张扬个性与想法到近于刚愎的传媒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