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 收购沃尔沃 吉利“内外”双收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本月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发改委对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审批抱积极态度。他同时赞许,吉利作为一家发展时间不长的民营企业,经过不懈努力,最终达成协议收购沃尔沃并不简单。

  通过收购沃尔沃,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获得了国内外市场的两张门票:一张让吉利获得政府支持、进入“国家队”的门票;另一张是近距离学习如何提升国际化竞争力、塑造世界品牌的门票。这已经为吉利集团确定了未来的战略发展基调,如何整合沃尔沃已经成为战术上的细节问题。

   李书福先感谢国家

  李书福在并购之后的国内首场媒体见面会上,以“感谢国家,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作为致辞的开始,引发在座媒体的一片笑声。事后,李书福解释自己当时讲的是心里话,不是套话。

  回望并购过程,可以发现李书福所言不虚——获得中国政府的支持对吉利成功并购沃尔沃轿车至关重要——从前期帮助化解外方质疑,到后期获得并购资金的融资,及并购案的审批通过需要多个国家主管部委的一致支持。所以在面对“中国政府主动找到吉利去收购”的说法时,不论真假,吉利方面摆出不置可否的姿态。

  当福特公开表示将吉利作为优先竞购方时,瑞典人表现出来的是抵制态度:沃尔沃工程师团队想过自己筹资买下沃尔沃“自赎”;瑞典工商部国务秘书公开在报纸上撰文,反对中国企业收购沃尔沃。

  我们可以认为瑞典方面的抵制与质疑,是他们对汽车产业转移至亚洲新兴国家这一大趋势所作的抵抗。李书福也可以用“I LOVE YOU”来应对沃尔沃轿车工会的质疑(在回答沃尔沃轿车工会的问题:你能否用三个字来形容吉利为什么比其他竞争者更好?李书福如此抢答)。但是,单凭吉利一己之力,难以如此顺利地化解包括瑞典政府在内的各方质疑。

  在福特与吉利展开并购谈判的前期,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公开场合就表示支持:“目前中国在海外有200多个机构,在必要时商务部将为吉利提供海外法律和咨询等服务,支持其顺利收购。”

  在斯德哥尔摩的签约现场,工信部部长李毅中亲自压阵。瑞典副首相兼工商大臣莫德·奥洛夫松也表态说,瑞典政府欢迎吉利收购沃尔沃,一是因为中国及其周边地区是汽车工业的未来,对沃尔沃在这个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至关重要;另外,沃尔沃要想生存,必须找到一个既有足够财力又有足够持久力的买家。

  中国政府对吉利的支持,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福特在整个并购交易中的行为。最新的消息是,福特正准备与长安集团结成全球领域的战略合作联盟,以争取中方合作伙伴及中国政府的更多支持。福特希望通过出售沃尔沃轿车给中国汽车企业的方式——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并且获得他们最看重的技术与品牌——在中国政府及汽车产业管理者心里留下良好的印象分。

  政府的支持,不仅仅帮助李书福实现对沃尔沃轿车的收购,还让吉利集团晋升为“国家队”里的新成员。2009年3月份颁布的《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提出,到2011年末,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被称为汽车产业新的“国家队”。

  

  收购是否成功的评判标准

  在前有汽车行业的上汽并购双龙失利、福特整合沃尔沃未果、戴姆勒-克莱斯勒分家,后有联想并购IBM、TCL并购汤姆逊、明基并购西门子都以失败告终的警示下,为什么李书福还敢拿下实力与规模都远超自己的沃尔沃?

  与李书福交往甚多的浙江民营企业家也感慨李书福胆大,当广厦集团董事长楼忠福劝他小心再步上汽双龙后尘时,李书福依然坚持并购沃尔沃的决心。企业家的冒险与开拓精神在其身上显露无遗。“没有结过婚的人,很难真正明白婚姻的甜蜜与痛苦。走出去道理也一样。走出去以后会遇到什么样的机会与挑战,只有走出去、参与到海外市场的竞争,才知道到底是怎样的。” 李书福表示,开拓国际市场需要勇气,如果要想参与其中,总得有第一次失败,第二次失败,甚至永远失败。不过也存在着第一次失败,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更成功的可能。

  如果收购并整合成功,吉利将在规模上迅速壮大。而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互相平衡,将有利于吉利增强抵御区域性经济危机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成功运营好沃尔沃是其摆脱低端品牌形象、实施战略转型中的一颗重要棋子——利用沃尔沃的技术体系与“最安全车”的品牌形象,来打吉利的“安全牌”,从而实现吉利旗下品牌的重新定位。

  如果失败,对吉利而言仍有意义。国际化过程中的波折是任何企业都难以回避的问题。关键是,在并购与整合运营期间,吉利能从沃尔沃身上学到什么。

  吉利通过并购沃尔沃,可以获得近距离学习的机会:从此前以引进人才来实现技术与管理的瓶颈突破方式,过渡到系统地学习西方成熟汽车企业的体系化运作能力,帮助吉利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质量管理、供应商控制、品牌建设与管理、售后服务等一整套体系上实现提高。试想,如果吉利能学习到沃尔沃的技术及质量管理体系,帮助旗下的帝豪、全球鹰及英伦等其他几个品牌的车型通过国外权威机构的安全碰撞实验,获取几个四星五星的安全认证,吉利在国内市场的品牌形象就会很快得到提升——每辆车可以溢价数千元。吉利将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TNS Research International中国汽车研究北亚区总监包亦农也认为,对于吉利来说,收购沃尔沃有两个主要收益:一是利用成熟的汽车技术,提高自有品牌如帝豪和全球鹰的质量;二是可以通过沃尔沃在欧洲的销售网络进入成熟市场。

  在全球寻找不是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比较困难,但是中国品牌仍然是低质量的代名词。中国不缺技术、质量,缺的是改变固有形象的一跃。吉利如果能够借助收购沃尔沃的契机帮助改善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那么这就是一场成功的收购。

  ********************************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四个疑问

  一、为什么政府会支持吉利并购沃尔沃?

  1. 有利于有效利用中国的资金和外汇储备;

  2. 增加中国企业国际并购经验,对在国际合作中获得技术和品牌非常有帮助;

  3. 央企海外收购屡屡受挫,意识形态上的问题让政府改变策略,开始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走出去。在今年两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就对李书福表态:“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走出去。”

   

  二、吉利并购沃尔沃的资金从哪里来?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 收购沃尔沃 吉利“内外”双收
  李书福介绍,收购沃尔沃轿车100%股权后续运营总计需要27亿美元。其中一半来自海外——由中国银行伦敦分行牵头成立银团,为交易提供贷款。另一半来自国内,其中吉利自身投入占 51%,在7亿到8亿美元之间。另外,还有一家省级政府的融资平台也将参与出资,这将影响沃尔沃国内工厂的选址。

  

  三、收购完成后,福特、吉利、沃尔沃及长安将维持何种关系?

  1. 根据吉利与福特达成的协议,有一些技术沃尔沃授权给福特用;吉利有一些技术可以来自沃尔沃,但不是全部。

  2. 交易完成后,福特将在动力系统、各种汽车零部件、工程支持与信息技术的供应等方面继续为沃尔沃轿车提供支持,确保沃尔沃汽车的继续生产。这种合作将历时数年(包括售后服务在内的整个产品周期)。

  3. 由于长安汽车此前与福特合作生产沃尔沃S40与S80,S80的生产合同有效期将到2018年截止。吉利或有兴趣与长安合作,以得益于长安丰富的生产经验;同样,长安或也有兴趣与吉利合作,以保持其长期的生产业务。这两大汽车制造商将来或许有合作的机会。

  

  四、为什么吉利收购沃尔沃成功了,腾中收购悍马失败了?

  1. 腾中-悍马交易案的失败,在于腾中没有提交完整的收购申请,并在2月撤回其收购。这让外界质疑腾中完成交易的决心,认为腾中重工只是在试图提高其品牌认知度,吸引潜在海外投资者。

  2. 吉利和福特自去年以来就一直进行复杂但稳定的谈判形式,正是吉利的锲而不舍才能成功收购沃尔沃。

  3. 悍马属于大排量、高能耗产品,不符合中国小排量、低能耗的政策大势。而沃尔沃拥有出色的安全与环保产品及技术,更容易通过国家审批。

  (TNS Research International 中国汽车研究北亚区总监包亦农先生对上述问题亦有贡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03634.html

更多阅读

破产重整经典案例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例

自2007年《破产法》实施以来,已经有30多家上市公司通过破产重整获得新生。其中,对于N次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案例有三个:1、银广夏银广夏是《破产法》实施以来遭到出资人和债权人双否的第一个案例。《破产法》对于双否没有明确的规定

沃森生物:豪赌大生物遇阻

     10月12日,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00142,下称“沃森生物”)发布三季报业绩预告称,预计前三季的净利润同比下滑50%-80%。去年同期沃森生物实现盈利1.55亿元。因业绩下滑严重低于预期,14日大批投资者逃离,沃森生物股价收

徐福记棒棒糖价格 徐福记,有比嫁洋人更好的活法儿吗?

 最近,徐福记找了个洋婆家――“雀巢”,打算把自己嫁了,此事犹如当年汇源请可口可乐收购一样,在业内外引起巨大反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徐福记作为民族品牌(台资)嫁洋人,是经过恋爱的,你情我愿,没什么大不了的,反倒是食品饮料中的民

案例:创业只需有双慧眼

只要你开动脑筋,做个有心人,遇事善于用“市场眼”扫描一番,也许赚钱的机遇就降临到你的头上了。  有位大学生就利用自己学到的市场营销学知识,做了一桩漂亮的生意:收购大学生军训后的衣服和鞋子,卖到农村去。消费品市场需求的差异性及

声明:《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 收购沃尔沃 吉利“内外”双收》为网友两人的回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