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民族的文化如此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这些文化与汉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值得探寻与深思。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在少数,它们或长期并存,或交替执政,构成了我们多民族国家的独特政治现象。这些少数民族政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马上民族。马上民族是游牧文化与渔猎文化。辽代的契丹文化、元代的蒙古文化都属于游牧文化;金代的女真文化、清代的满清文化则偏重于渔猎文化。 辽代陶瓷生产明显依赖中原陶瓷技艺的输入,但又无法摆脱契丹文化的特性。凡马上民族使用的容器,首先要考虑是否易碎,这一点在农耕民族就显得不那么重要。契丹族“转徙随时,车马为家”(《辽史·营卫志》),所使用的器皿多为金属、皮质与木质,为的就是能防碎耐用。因此,辽代典型的陶瓷容器中都有这些常用材质的影子,比如常见的皮囊壶。 皮囊壶以其造型类似皮革缝制成的水壶而得名。有的皮囊壶从口部到底部还装饰有一道或几道线条,应为残留下来的缝制痕迹。这种皮囊壶造型的瓷器,为辽代独特的瓷器。辽一结束,此造型很快就消失了。这种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的例子,辽瓷十分典型。金代最主要的陶瓷成就大都是磁州窑系的产品,原因是磁州窑原本的率意风格最能适应金人的审美。金人以马上民族特有的豪爽将北宋的磁州窑风格重新演绎,此时的作品明显地摆脱了纤细文弱之风,变得粗犷,大枝大叶,生活气息浓厚。金代还出现了一种极具特色的东西——虎瓷,整个瓷枕以卧着的虎为造型,枕面上描画人物、花鸟、文字等等图案。 元人是纯粹的游牧民族,他们将马视为最好的伙伴。元人的性格粗犷直率,表现在他们的器物上,比如元代瓷器中大盘大碗大壶大瓶,装饰上重布局而不重细节。白色与蓝色是元人喜爱的颜色,著名的枢府釉、青白釉、元青花均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入清以后,有一种带有满清文化符号的瓷器出现了,这种符号被称为“满大人”,即是在瓷器上描绘穿着满族服装的人物图案。“满大人”表现了满族人家居、打猎、战争等场景,场面多复杂宏大。这些瓷器在当时大都出口欧洲,国内反而不多见。 马上民族的文化如此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鉴于此,观复博物馆即将于哈尔滨市建立一家地方馆,依托其白山黑水间的游牧文化与渔猎文化,在新馆中主要展示辽、金、元、清时期的瓷器、木器、金银器、玉器等文物。通过这些带有马上民族符号文物的展示,为观众呈现独特的契丹、女真、蒙古以及满清文化。这些文化与汉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值得探寻与深思。 (作者:观复博物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