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广州粤海天河城大厦41层真功夫米饭大学的课堂上,面对着第一批来自全国各地参加为期4天的领导力培训课程的餐厅管理人员,董事长蔡达标感觉自己的教练角色有了新的变化。1994年蔡达标创办名为“168”的快餐店,经常利用闲暇时间为员工培训上课,在仅仅有3家店面的时候,他尝试着创立自己的员工训练制度;后来168改名为“双种子”,2004年在30家店面的基础上他成立了双种子企业管理学院。如今的真功夫已经有300多家店面,蔡达标希望“米饭大学”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人才需求。
“做168时我是一名士兵,手把手地去教员工,双种子阶段我给自己定位为一名将军,靠个人的理念和想法去影响员工。如今,真功夫“米饭大学”更多是一种集体思想的系统培训,不再是我个人的行为和理念。”蔡达标这样说。 作为中式快餐的领导品牌,真功夫从当年的一个路边店起步,到今年3月份,已经拥有347家连锁店,在全国有1.5万名员工,2009年的销售额超过15亿元。16年的发展历程分为3个品牌阶段,最早是东莞长安镇上的“168蒸品快餐店”,主营蒸饭、蒸汤和甜品。1997年改名为“双种子”,2004年更名为“真功夫”,2007年这家经营岭南口味的快餐店接受了联动投资和今日资本两家风险投资公司3亿元的投资,企业的管理和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蔡达标引入了一批来自肯德基、麦当劳等跨国快餐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扩张速度也明显加快,从广东地区向全国各地复制店面。按照规划,未来5年内真功夫在全国店面数将达800~1000家。 说起快餐行业,以肯德基和麦当劳为代表的洋快餐占据着中国快餐市场的绝对份额,多年来在中国市场上所向披靡。众多的国内企业也是以这两家巨头为榜样,不断尝试和探索中式快餐的经营之道。凭借着1997年研发成功的“电脑程控蒸汽柜”,蔡达标解决了标准化问题,在此后的发展中,逐渐将选料、加工、烹饪和餐厅服务等流程标准化,真功夫得以在不断地店面复制中得以发展壮大。 与真功夫一样,众多的本土中式快餐企业就是在学习中不断成长的,学习如何标准化、工业化、流程化,学习如何高效运作供应链。虽然目前这些方面本土企业仍然很难说可以跟肯德基和麦当劳分庭抗礼,但是至少也算是有模有样。 有意思的是,市场竞争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最重要的变化,可能是来自消费者的健康理念,来自大家对油炸食品和高脂肪高热能食物的恐惧。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中国,在欧美市场上,以麦当劳和肯德基为首的快餐企业受到了多方面的怀疑和指责。按照蔡达标的说法,此时,以蒸为主的岭南风格快餐恰恰符合消费者的健康选择,未来的市场前景很好。围绕中式口味的快餐市场争夺已经开始。 消费者的变化是未来市场趋势的重要风向标,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越来越高的经营成本。对于快餐企业来说,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砝码。随着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的用工成本比过去有所增加。来自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报告显示,2010年全国有7个省市已经对最低工资标准做出调整,其中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平均提高幅度达到17%左右,还有20个省市也适时提高了最低工资水平。在餐饮行业,要想维持一定的品牌质量,基层员工的工资水平一定要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工资的上涨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餐饮行业中,过高的员工流动率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另一个高成本。由中国饭店协会等联合发布的《2009中国餐饮企业调查报告》中显示:餐饮企业一线人员和高层次管理人员缺乏,企业平均员工流动率达56%,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服务品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近些年不断上涨的地产价格,也让快餐企业头疼。近些年中国的连锁商业模式发展迅速,对商业街区的店铺资源需求强烈,这在某种程度更是加剧了开店的成本。 如何才能在高成本时代仍然保持足够的成长率,这对于中国的快餐企业来说,的确很有挑战性。真功夫的“米饭大学”,毫无疑问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成本。除去米饭大学所需要的基本场地、教学设备、师资等必要的成本之外,据米饭大学校长洪人刚介绍,每位真功夫餐厅基层员工每年接受不少于320小时的培训,每位餐厅初级经理每年接受不少于328小时的培训,每位餐厅的中高级经理每年接受不少于350小时培训。单单这些人时间上的投入,对于企业来说,都是不可忽略的成本。2010年,真功夫的米饭大学准备招收500名学员,5年内计划培养2800名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