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陆:150万创业赚回十亿收入(2)



  1996年,新大陆终于尝到一点甜蜜的滋味。但没用多久,实达也开发出自己的银行终端一体机,重新夺回市场份额。相对于当年营业收入已达12亿元的实达来说,新大陆的那点甜蜜只能算心上的一颗朱砂痣。

  与实达的正面交锋日趋激烈之时,新大陆内部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

  新大陆最早是以技术为中心的,所有的政策都向其倾斜。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市场部门的压力越来越大,急需技术部门在研发和服务方面的支持。而技术部门在公司地位超然,别说让他们根据市场调整研发方向,就是请他们去为客户答疑解惑,轻易都不肯屈尊降贵。

  眼看以技术为主导的发展思路必须转向以市场为主导,1996年底,新大陆决定改革公司的组织架构,却遭遇总工程师的强大阻力。

  总工程师是与“钢晶”一起创建新大陆的元老和董事之一。为了争取他的理解,新大陆牺牲了一年的时间。但总工程师误认为是针对他个人的斗争,不甘心权力旁落,不管是“钢晶”的推心置腹还是著名咨询机构的“洗脑”,都无法令他妥协。

  结果,1997年成为新大陆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年:公司发展思路不明确,产品线混乱,质量一塌糊涂,市场份额节节下滑。公司内耗严重,市场部门和技术部门从工作上的矛盾最后演变为个人的争斗,很多员工离开了公司。

  更惨烈的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前夕,新大陆第二次栽进了替人担保的浑水里,差点丢了小命。

  从第一次“担保门”中死里逃生的“钢晶”组合似乎没有多少江湖阅历上的长进,在当地政府的介绍之下与一家香港企业进行互保。连对方企业都没实地去看过,就凭对政府单纯的信任就签了字。谁知政府也是听其一面之辞,没料想这个刚回归祖国怀抱的同胞竟是个走私商。代价是5000万元!新大陆同时遭到三家银行的起诉。一边是市场的压力,一边是自身的失误,羽翼未丰的新大陆再次不堪重负。

  当变革关乎生死,董事会不再犹豫,终于在1997年底痛下杀手,进行瘦身,总工程师和一大批技术人员都离开了。但经过这次震荡,新大陆不仅重塑了内部架构,也意识到除了技术上的创新,更需要观念上的适时更新。

  一番折腾后新大陆元气大伤,实达却站上了事业的巅峰,1997年完成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2.5亿元。再去拼抢银行一体终端机已不现实,新大陆开始另谋出路。

  变革卓有成效,重焕生机的新大陆不仅打开了POS机市场,更得以介入移动通信、高速公路信息领域。前者在此后十多年里充当了新大陆的摇钱树,后面两项业务则为新大陆从纯硬件制造向IT综合服务提供商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没想到,实达自1997年站上巅峰之后便因为内乱等种种原因走下坡路。到2000年,亏损额竟然达到2.5亿元。短短几年,形势大变!新大陆不仅在新的业务上颇有建树,更将此前失去的金融终端的份额也夺了回来。

  2000年8月7日,新大陆迎来企业史上第一个高潮——登陆深交所。

  其实,早在1997年底新大陆“二次创业”的时候,胡钢就将上市列为一个重要目标,而在1998年还真就有那么一次机遇。当时流行“捆绑上市”,福建省也没免俗,计划由新大陆牵头,与何志毅领导的金科及中国银行下属电脑公司BOC三家联合争取高科技板块的名额。

 新大陆:150万创业赚回十亿收入(2)
  对资金极其饥渴的新大陆在激动了两个多月后,却放弃了这个机会。

  胡钢认为,上市对于新大陆融资的确有重要意义,但如果准备不足,上市就是一个充满诱惑力的陷阱。在与具有国企背景的BOC的谈判中,胡钢深感企业文化无法融合,有了此前实达的惨痛教训,最终没有为上市而上市。

  但要凭一己之力独自上市谈何容易!

  1998年,国家对于民营企业上市并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新大陆面临的选择无外乎两种:一是国内许多高科技企业纷纷效仿的借壳上市方式,另外就是与别人合作,即当时市场上传言的买指标。

  借壳和买指标新大陆都尝试过多次,为此,还不免被忽悠过几回。就在四处碰壁的过程中,有消息说政府对于民营企业上市的政策将会有所松动,新大陆闻讯后,也开始积极推动这一进程,但省里担心冲击原来的指标,不愿意出面推荐。

  转机出现在1998年下半年,国家科委(现在的科技部前身)筹划推动一些优秀的高科技企业上市,王晶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反映企业情况。那时的新大陆只是个无名小辈,很多人连名字都没听过,最后能获得首批推荐,一方面归功于王晶坚持不懈地“制造舆论”,但另一方面,新大陆在超前性的战略运作上做了非常多的准备。

  除了金融终端的创新之外,新大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TSGF--肿瘤相关物质联合检测试剂盒在癌症检测方面也是国际先进水平,虽然如今这一业务已被边缘化,但这一产品仍然广泛应用于国内各大医院临床及检测。

  当然,最具有未来想象力的,还是在1997年,公司就已经开始涉及二维码业务。

  1999年上半年,新大陆开始向科技部申报上市计划。

  回过头来看,这也是科技部唯一的一次成功推荐,以后这样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中国证监会对这5家企业进行初选后,再报中科院进行“双高”认证,到这时,新大陆才真正进入了上市通道。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新大陆是个不错的例子。

  不会跑,还不会爬吗?

  有了扬眉吐气的资本,终于不用再憋屈,公司在上市当年确定了多元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战略,随后,业务横跨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环保科技等多个行业。甚至,在互联网盛行的时候,新大陆也没抵住诱惑触了网,还代理过游戏,烧掉几百万。

  记者有时候不禁疑惑,是否在大多数企业家的心中,都有一株多元化的罂粟花,一有机会就被迷惑得人蠢蠢欲动?事实上,最终让新大陆走向产业化和国际化道路的,还是其在二维码业务上的突破。

  而今看去,新大陆与物联网的第一次接触是那么偶然。

  1997年,新大陆从一个客户那里得知公安部治安管理信息系统想在福州做试点,要求采用二维码技术制作外来人口暂住证。

  国外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已非常成熟。在符号表示技术研究方面,已研制出的多种码制就多达250种以上,技术标准也在全球范围得到了应用和推广。但中国起步较晚,二维码还是个陌生的名词,新大陆连听都没听过。

  此时的新大陆正是百废待兴之时,急需一次成功注入信心,很是垂涎这块肥肉,却发现在国内连本介绍二维码的书都找不到。

  后来,临时抱佛脚地消化了国外相关技术资料后,新大陆旗下的中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还是拿到了这个项目。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顺利交工,却因为价格不菲而被客户批评“心太黑”。这其实是冤枉了新大陆,因其虽然攻克了编码生成,但解译识读却啃不动。由于识读设备必须进口,价格自然昂贵。

  有感于没有核心技术所带来的挫败,又隐隐觉得这一技术在防伪上会有很大的市场,1999年8月,福建新大陆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立志攻克这一难题。

  当时国际上通行的码制有日本电装公司于1994年9月研制的QRCode码、由美籍华人王寅敬博士发明的PDF417码、由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研制的DataMatrix码。鉴于此,新大陆没有选择再去自主开发二维码码制,而是把研发的重心放在了识读方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03122.html

更多阅读

新大陆:150万创业赚回十亿收入(3)

  此举不能不说极为精到。  自2003年上海龙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龙贝码”之后,QT码、汉信码、网格矩阵码、紧密矩阵码在此后的几年中相继推出,但只有新大陆攻克了解译识读技术。  国内一些知名的IT界大企业,如联想、四通、

新大陆:150万创业赚回十亿收入(1)

 文/《商界评论》记者 李正曦  传统互联网时代造就了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等企业的成功,那么,物联网时代,哪些企业又将脱颖而出执掌大旗?  2010年3月11日上午11点,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主题为“人

dota2 零点袁岳:创业七大最主要的危险 (2)

  第三个我要讲讲的,是领导力的问题。大家在学校已经听了很多课是关于领导力的,说了半天就是有没有人愿意甘心跟你当马仔。创业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核心的话,你是成不了的,所以一定要有这样一个强势的人,然后有三四个心甘情愿跟着你的,

内蒙硬汉刘志峰:9年创业赚得3亿身家

身为亿万富翁,刘志峰却习惯积攒零钱,在他回农村老家时带给父母。   “我给父母整钱,他们不要。”刘志峰说,父母是传统的农村人,说什么也不来城里跟他一起住,给父母零钱是让父母知道他平时不乱花钱。   15年前刘志峰离开位于内蒙古鄂

亚都何鲁敏:我们的创业就像励志韩剧(二)

“搞多元化容易,撤出多元化可难了,一收缩就出现了很多应付账款,最多的时候是1999年一季度,我们在90天的时间里接到了60起诉讼。90天时间60起诉讼,一般人就会糊涂,就会撑不住了!” 1999年5月,就在亚都危在旦夕的时候,微软以亚都盗版为由,要求

声明:《新大陆:150万创业赚回十亿收入(2)》为网友哥只抽乀寂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