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社交网站Facebook还在寻求通过与其他网站链接的方式来增加其影响范围。在今年的其F8开发者大会上,Facebook公布了一项开放图谱协议(Open Graph Protocol),使得访问者想要推荐某个网页时,外部网站能更轻松地与Facebook共享信息。然而,Facebook正在接受越来越多的审查,主要原因包括:使用户信息更加公开化并可供搜索引擎获取;在部分用户不知情的条件下更改其隐私政策中的条款。 对于Facebook的举措,只有少数人发表了反对看法,其中包括微软研究院新英格兰分部的社交媒体研究员丹娜8226;博伊德(Danah Boyd)。博伊德一直呼吁网络公司在对待用户的个人信息方面承担起更多的责任。《科技创业》杂志的助理编辑埃里卡8226;诺恩近期与博伊德谈论了她关于Facebook最近动态的想法。
![网页隐私策略 Facebook善变的隐私策略](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2105913503014.jpeg)
《科技创业》(以下简称TR):为什么人们总是跟不上Facebook的步伐呢? Danah Boyd(以下简称DB):人们最初认为,使用Facebook网站只是为了自己和大学同学之间的相互联系。后来开始用它与所有的朋友保持联系。慢慢地,Facebook越来越开放,人们渐渐失去了处理自己私人信息的警觉。这是长久以来困扰我的问题之一。我尝试询问所有非技术人员的Facebook隐私设置状态,总是发现他们自认为的隐私设置和实际设置是不同的。 TR:是什么引领着Facebook的这些转变呢? DB:当你思考Facebook的转变时,会发现动机非常明显:鼓励人们更加开放,藉此增加广告收入。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可归结于此。网络技术使得人们很容易就暴露在网络中,要想搜寻到某人易如反掌。技术与市场总是步调一致。 TR:有人说,时代不同了,隐私已经不存在了,因此对这种顾虑不屑一顾。你怎么看? DB:Facebook的意思是:“社会规范早已改变。我们没必要关注人们对隐私的顾虑,那只是老古板才会做的事。”这种言辞有一定战略性。因为法律会遵循社会规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TR:你认为目前社会规范到底经历着什么变化? DB:我认为社会规范从未改变过。它们正在经受市场操控力的狂轰滥炸。市场正在把人们推向一个会导致严重后果的境地,对于社会非主流人群来说尤其如此。 TR:很多人琢磨不明白,为什么公司之间分享个人数据对他们来说是件重要的事呢?个人隐私的侵犯如何影响到他们? DB:解释这个问题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是教师案例。在学校时,他们作为老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在其他的时间和地点,他们要过自己的真实生活——学生不应知道的生活。在网络中,现实世界已经无影无踪。Facebook已经做到了一点:无论你的信息多么隐私,人们都可以看到你的朋友乃至任何人的个人信息。老师们一直被这样的事实困扰着:朋友将一张自己16岁时的醉酒照片放在网上,照片中的自己看上去愚蠢无比,而突然间自己的学生发现了照片并带进了学校。我们希望教师与学生保持师生关系,而非亲密朋友之间的关系。但是技术的发展使教师们时常处于危险之中。 TR:对此,用户可以做些什么呢? DB:我认为,人们应该站出来大声讨论这件事。他们与Facebook算是有一段历史了,我觉得这是件很有意思的事。规则改了,Facebook却没有通知用户,这有点让用户不高兴了。 TR:但就算是大声疾呼,是否就真的管用呢? DB:案例不同,情况也不尽相同。Beacon(Facebook失败的广告平台)就没有给人们期望的结果。人们说,“天哪,这是怎么回事?简直糟糕透顶了。”随后一场集体诉讼也随之而来。但那并没有给人们带来能够接受的结果。 TR:有什么的规则可以起到帮助作用呢? DB:如果你要修改隐私设置,那么默认设置应该保持你最初选择的设置,并且你必须选择是否进行最终的修改。仅此而已! TR:Facebook怎么做才能让你相信他们已经做出了改变? DB:Facebook要以行动表明正在对此事给予足够的关注。如果Facebook真的在乎给用户一个真正了解自己隐私设置的方式,那么最好的办法是设立一个发布点,让用户看到到底有多少人访问了他的网页,或者有多少人能够进行访问。如果看到自己的网页对1000万人都是可见的,你可能会好好思考一番:你到底是怎样设置自己的隐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