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纳哈塔工程:“山水城市”的憧憬(1)



  自德国博物学家海克尔1866年提出生态学概念以来,生态思维揭示了生态系统的统一性、丰富多样性和开放循环性,它强调世界作为“人·社会·自然”内在关联与协同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和谐相济,以一种全方位的生态关怀开启了颇具现代理念的全新的思维范式。尤其是以蒸汽机发明为标志的工业社会形成之后,城市的发展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用“日新月异”一词形容并不为过。那么,城市的发展对生态带来了什么影响?或言之,生态对城市发展有什么制约?这一问题始终困惑着既要发展城市(以满足当代人的物质享受)又要平衡生态(以持续发展遗泽后代)的世人。前不久,美国启动的一项名叫“曼纳哈塔工程”的环保计划,也许对举目渺茫、投足徘徊的世人起着解惑的作用。

  说起“曼纳哈塔”,鲜为人知,而“曼哈顿”则无人不晓。其实,这两个地名是同一区域。1609年9月12日,英国探险家亨利·哈得孙驾驶“半月”号木帆船,无意间发现了一片新岛屿。欧洲人首次探访了曼哈顿——“曼纳哈塔”,原住民语言中的“群丘之岛”。历经400年的沧桑巨变,昔日的蛮荒之地广盖高楼大厦,昔日的土著之民普着西装革履,如今,“曼纳哈塔”的身影早已淡化,代之以曼哈顿的雄姿。除了中央公园那仅有的几棵尚幸存的百年古树,当年“曼纳哈塔”那种“鸟语花香、水天一色”的原生态已不复存在。400年的历程,曼哈顿从“树木森林”走入“水泥森林”,看似战胜了自然,实为自毁了家园。雷曼兄弟破产引发的金融危机,让美国人深悟全球金融的生态链效应,于是乎,一项“曼纳哈塔工程”环保计划应运而生。

  这项耗时10年、集50多名多学科的学者和跨行业的志愿者之力的工程,将引领人们穿越时空,走进曼哈顿的原生态——山丘、峡谷、溪流、沙滩、盐滩、森林、湿地等,1300种物种将得以鉴定,8000多种物种的关联将得以明确,使生态学家重拾失去的生态链。在这些现实感极为强烈的三维场景之中,人们似乎走进当年的曼纳哈塔。这一旨在为城市建设与扩建进程提供生态系统变迁的模型,可谓是美国人对“山水城市”的一种憧憬,无怪乎,2009年9月号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以“纽约往昔”为封面文章献给这项工程。

  对“山水城市”的憧憬,就中国人来说,似乎并没有激情的冲动。伴随着政策放宽、经济搞活,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速度非凡,神州大地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城市都在“疯长”——小城市往中等城市上“长”,中等城市往大城市上“长”,大城市往国际化一流大都市上“长”。如此的“造城运动”貌似繁荣,其实是以耕地的流失、水资源的枯竭、环境污染日重为代价的。记得去年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来访大陆时感叹:城市的变化确实很大,可是好多河流变脏了,好多土地荒芜了,噪声也更加“挤”耳朵了。可见,快速的城市建设进程让诗人获得了喜,也感受了忧。而这种忧在那些倾心致力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官员们压根儿就没有。同样是“工程”,其对人类生态的作用力的落差简直判若霄壤:中国某些官员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是对“山水城市”的叛逆,而美国人的“曼纳哈塔工程”则是通过追寻原生态来憧憬“山水城市”,使人类有一个“宜居家园”的蓝本。

 曼纳哈塔工程:“山水城市”的憧憬(1)

  要说现代的中国人没有“山水城市”的理念,那也不确。搜罗卷帙,引经据典,我力所不逮,就拿刚作古的钱学森来说事罢。这位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杰出科学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读到《人民日报》和《北京日报》关于菊儿胡同危房改建为北京四合院的报道,引发了他多年来的想法:“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人离开自然又返回自然。”(1900年7月31日致吴良镛函)钱学森对“造城”而破坏生态的做法颇为反感,晚年时,他还将中国未来的城市作了一番诗意般的描绘:“有山有水,依山伴水,显山露水;要让城市有足够的森林绿地,足够的江河湖面,足够的自然生态;要让城市富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宜居环境。”钱老虽已逝去,但他留下的“山水城市”构想却是中国人城市建设的一杆标尺,丈量着现代文明的刻度!

  将“生态文明”同列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作为全党、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这是党的十七大的“亮点”。倘若我们把建设生态文明喻为一部有声有色的“话剧”,那么,创建“山水城市”乃是它的“重头戏”。唱好这一“重头戏”无疑将造福于当代,遗泽于子孙。

  “国家形象广告”提升“中国制造”美誉度

  文/ 吴学安

  日前,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热播的一则以“携手中国制造”为主题的广告引发的关注和反响正持续发酵。以广告方式宣传国家形象,对中国来说尚属首次。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金融危机阴霾尚未散去,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背景下,主动出击展示国家形象,是一次很好的尝试,有利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30秒时间的视频广告,其信息量却是无可比拟:一名矫健的晨跑者风驰而过,他的跑鞋是糅合了美国科技元素的“中国制造”;豪华住宅内,主妇端着豆浆,她打开的冰箱是融合了欧洲风格的“中国制造”;一枚MP3播放器装在跑车上,它是使用了硅谷软件的“中国制造”……还有往来世界各地的商务飞机,更是全球合作下的“中国制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中国制造”反映的是中国崛起,并深刻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在这条30多秒的电视广告视频中,强调的其实就是一点,中国制造就是世界合作。因为在电视广告可以看到里面的产品,比如软件、设计都不是中国的,到最后只有制造是中国的。商务部在CNN亚洲频道购买的广告播出时间为6周。接下来,这则中国“国家形象广告”还计划在包括北美、欧洲等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地区播出。而且,播出的媒体也有可能从有线电视扩大到其他全球主流媒体。

  虽说,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布广告已经非常普遍,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就曾在全球数十个国家播出电视宣传片,但像这次这种国家形象推销还是第一次。此次广告片由中国商务部会同4家中国行业协会共同委托制作,被认为是中国政府的首个品牌宣传活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02603.html

更多阅读

唐骏:改写你的简历(1)

系列专题:个人简历    7月8日,唐骏的秘书李欣女士对《新民周刊》记者称,“等过了这段时间以后,我们会跟大家说说这个事情”。而唐骏的具体释疑时间,她表示,暂无时间表。针对唐骏拿到博士学位的西太平洋大学,李欣只简短表示,“15年前这个

李锂:被异化的“首富”(2)

  1992年3月,时年28岁的李锂和重庆通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通达”)签订了肝素钠技术承包合同。该公司1990年8月成立,注册资本100万元,由重庆师范学院下属的重庆通达生物工程技术公司(30%)、国资重庆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30%)、

李锂:被异化的“首富”(1)

  文 / 《创业家》  卢旭成  申音  摄影 / 李冰  特约评点人 / 九鼎投资医药基金管理合伙人   禹勃           道杰资本投资总监  袁梁     5月17日上午10点,深圳,燥热无雨。  在马可孛罗酒店二层宴会厅

曼纳哈塔工程:“山水城市”的憧憬(2)

  在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面前,中国所面临一系列经济问题其实都源于“中国制造”,因为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形象就是个OEM;来料加工,深层次讲就是没有品牌的“制造”,最低级的制造。此次商务部主动以中国政府的名义推广“中国制造”的

《阿凡达》:事件营销的胜利(1)

系列专题:《阿凡达》营销  虽然还没有到为影片《阿凡达》算总账的时候,但其成为另一个票房里程碑却是不争的事实。在这巨大成功的背后充满了偶然,更存在着必然。它再次体现出好莱坞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同时围绕着影

声明:《曼纳哈塔工程:“山水城市”的憧憬(1)》为网友誰熋違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