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危言 暴富危言(1)



 策划/《商界》编辑部 执行/《商界》记者 刘旗辉 周攀峰 赵代波

  企业暴富 —— 钱越多竞争力越缺失,赚把钱就死;

  学术暴富 —— 做真学问的是傻子,是人是鬼都想立牌坊;

  名人暴富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今却是忽悠万能,一夜成名;

  家庭暴富 —— 大把大把的钱,却越来越找不到生活的温情,三代也未必能出一个贵族;

  官员暴富 —— 被喻为高危职业,其实危险是自找的;

  政府暴富 —— 光鲜的政绩工程,掩盖的是政府本位的迷失。

  暴富的不仅是草根

  不得不承认,改革开放既启动了中国经济的核动能,又引爆了中国人内在的强烈致富愿望。在这几十年里,中国人创造和积累了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里才拥有的财富。

  的确,中国人是真富了!而这种富裕的速度同样令人咂舌!

  国家富了——今天的中国,一天创造的财富比1952年全年的总和还要多。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GDP总量仅为3645亿元,此后的30多年间,一路高歌猛进,连续超越意、英、法、德、日等老牌强国,到2009年,中国 GDP达到35万亿元,跃居世界第2位。国际舆论纷纷预测:中国极有可能在2015年重回世界头号经济体的宝座。

  政府富了——与标志性的1978年相比,在过去的32年间,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了60倍,2008年就已突破6万亿元大关;外汇储备更是暴增1万倍,2009年突破2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即使在近年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的外汇储备多得依然无所顾忌地增持美国国债,成为美国最大债权国之一。

 盛世危言 暴富危言(1)
  企业富了——《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第一次放榜的1994年,首富的身家是6亿元,而今的首富身家是478亿元;全球各大证交所飘散着各类中国企业的身影;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到全球1000强甚至500强的名单中;在制造业的22个大类中,中国在7个大类中的全球份额名列第一,其余21个大类占比均挤进世界前六;各个行业的全球隐型冠军比比皆是。

  老百姓富了——1978年中国人均储蓄存款还不到30元,2009年这个数字暴增到20000元;197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343元,2009年达到了17175元。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的省份达6个之多。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3亿,锐减至2009年的4000万人,成为全球贫困人口比例最低的国家之一。百姓心中的高档消费品,从开放之初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老四件,到如今的商品房、私家车、便携电脑。与改革开放之前几十元的月收入相比,即使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每个中国人都不得不承认,今天的中国人,的确比以前富裕了太多。

  据胡润的2010年财富报告,中国有4000万个百万富翁、87.5万个千万富豪和5.5万个亿万富豪,这个统计还是相对保守的,有消息称,中国千万以上富翁人数已经紧随美、日、英,力压德国,排行第四。

  照理说,富人这么多的国家,人民的幸福指数应该唰唰唰地上涨才对,但事实并非如此。据权威数据称,世界各地每年约有100万人自杀,其中30%来自中国。

  毫无准备的中国人,以与财富增长同样的速度迷失了方向。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主流新闻不是社会责任行为的增多,而是各种负面新闻的泛滥:三聚氰胺事件、杭州富二代的酒后飙车事件、某某官员的“情妇日记”、某某教授的学术论文造假……每天的舆论都充斥这些龌龊的事件,我们突然发现,靠包装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多,堪称卓越的企业越来越少;靠炒作速成的名人越来越多,苦心修炼的名人越来越少;以金钱为纽带的家庭越来越多,相濡以沫的感情越来越少;书越出越多,学术却越来越少。中国人在暴富之后,恶性循环似的迷失在了更多更怪异的欲望河流里。

 当财富像雨点一样洒下来的时候,中国人,该怎么办?

  企业暴富 赚把钱就死

  2009年10月30日上午9点25分,中国证券史上数目最多的一次新股集中上市交易:创业板开市钟声敲响,28只新股在受到市场猛烈追捧的同时,宣布一次性诞生了上百位亿万富翁。数据显示,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资产达10亿元以上的富豪总共有13位。乐普医疗的发起人之一、第四大股东蒲忠杰个人账面资产已经高达38.32亿元。截至5月5日,7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已迅速催生了313位亿万富翁!

  但是,即使在创业板未开市之时,公众就对这些即将暴富的企业抱有极大怀疑:富裕是富裕了,但这些企业到底有多大的竞争力?探路者以松散的加盟体系维系销售链,引起加盟商的极大反弹(见本期“商界警示录”《情断探路者》);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公司靠天吃饭,特锐德仅仅为关联交易而产生,成长空间极为有限……这样一批所谓的“未来之星”,我们怎么能希望在其中能产生思科、微软这样的优秀公司?

  我们不得不感叹资本市场的神奇。最近几年来,通过资本市场的溢价完成一夜暴富的如过江之鲫。一夜暴富的神话,在中国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人们既羡慕、憧憬,又怀疑和期待。从来没有人想过,这天上掉馅饼的事,为什么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在这个神奇的国度?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似乎总是能赶上集体暴富的好时机。

  先是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时,从物质极度匮乏中释放出来的巨大消费能量,使大量个体户在这一时期呈规模性的诞生,并迅速被催生成暴富的民营企业。

  而政策留下的缝隙,形成了第二波民企暴富潮。双轨制运行下的价格利润差,国企大规模改制中的国有资产转移,倒买倒卖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色。这是民营企业的起步期,也是民营企业最黄金的暴富时期。

  第三波暴富潮源于房地产泡沫。在我国私营经济腾飞之时,住房改革全面推开。房价快速上涨之时,我国首次出现了靠房地产而发财的亿万富翁。这是我们社会富翁升级的时期,也是我们社会首次出现世界级富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屡屡出现富豪榜排名中房地产大亨密集上榜的现象。房地产泡沫也带来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如温州炒房团及深圳、上海部分个人炒房者。

  第四波暴富潮来缘于政府补贴与扶持下的国企高管和个体项目。政府腰包鼓了,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财政补贴了,国企于是首次出现了泡沫效益。与国际接轨,使我们国企负责人首次出现了百万甚至千万年薪的世界纪录。同时,农业与养殖等其他产业也成为政府大力扶持对象,修建一个万头猪场的固定资产补贴竟然达到150万元,有人仅仅投入10万元搞养猪业,在政府扶持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三年就资产过亿。

  第五波暴富潮是资源性开发。典型的是煤老板和一些其他的矿主。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资源性原材料大幅涨价,煤、铁、铜、铅、锌等矿产价格暴涨,煤老板成为中国独特的暴富现象。山西、贵州成为煤老板扎堆的地区。

  第六波暴富潮来源于资本市场。这是迄今为止被认为是最阳光最没有原罪的暴富。大量的上市企业,通过没有规范的溢价,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

  当钱像下雨一样落到了面前,迷失在所难免。

  记者所接触到的煤老板,无一例外地都在谋求转型。煤矿生产的危险性、不可持续性,以及财富像潮水一样奔涌来时,这些企业无所适从了。贵州一个煤老板买了一架飞机,成天在煤矿上空转悠着玩,后因航线管制而被迫停航。我们屡屡见到新闻里山西煤老板一掷数千万购买悍马、奔驰等豪华车,而且一买就是一个车队。

  迷失不仅仅体现在煤老板身上。通过上市募集了近2亿资金的某科技企业,因为投资方向变化,6年时间里仅花出去25%的资金;某垄断企业,购买一个大厅吊灯就可以豪掷数百万元;房地产泡沫下的地王频频出现,不顾成本和市场走势,拼命拿地囤地,使整个地产泡沫越堆越高,终于迎来了史上最激烈的宏观调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02562.html

更多阅读

盛世危言 pdf 成都百货业盛世危言

    一线调查篇之成都  国内经济下滑的趋势和不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并没有阻止成都——这个西南中心城市的百货业的高速扩张势头。但盛世之下,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无节制的市场扩张和不稳定的经济环境让成都百货业暗流涌动,潜

许章润的盛世危言 夏粮增产的盛世危言

     “局部减产”谜团待解  尽管今年夏粮(主要是小麦)的产量统计数据还没有出炉,但是6月21日,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荫山在农业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已经高调宣布,“从田间测产和实打实收情况看,预计今年夏粮总产、单产均

2016孙立平的盛世危言 足浴盆行业的“盛世危言”

——“拐点”随时到来没有人会怀疑,当前的足浴盆行业正处于市场大爆发的“盛世”之中。正如一位2008年8月才开始投入400万研发生产足浴盆、2009年就收回投资的的企业负责人所言:“现在这个产业……不管你生产多少台足浴盆,市场都‘

2016孙立平的盛世危言 暴富危言(4)

 但抛开明显违法犯罪的行为不说,官场潜规则才是把官员推向危险职业的最核心根源,也是官员暴富的根本原因。  几年前,一个地级市主管财政的副市长落马,引起当地官场一片哗然。因为其查实的不明来源的资产为两百多万元。有人为其算了

盛世危言 暴富危言(3)

  不仅仅是学校,出版业界也充斥着学术暴富的浓浓气味。  为了赚钱,出版社可以邀请一帮写手,匆忙赶制一个选题,募集写手进行流水线作业;大量的核心期刊尽管实际发行量少得可怜,却可以通过贩卖版面费赚得盆满钵满。  一家省级科技学

声明:《盛世危言 暴富危言(1)》为网友懵懂少年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