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家具业
日前,中国家具业爆出一条内幕消息:2009年12月,广东、北京各大家具、建材厂商陆续接到与上海一知名家具集团签署2010年战略伙伴协议书的通知,该通知称:厂家如与其缔结战略联盟伙伴关系,须缴纳200万元保证金和80万元推广费。也就是说,如若“加盟”,须得“进贡”、缴纳“皇粮”,否则将“不能享受新店优先选位的优惠条件”。看来,这个“中国家居流通业领跑者”的皇家风范,并不一般。然而,此言一出,舆论哗然,业界顿时引起了一番震荡。
是是非非
七大家具协会拍案而起
200万元保证金,80万元推广费,这个要价是不低的。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设若不差钱的二线品牌厂家能与这家家具集团牵手,自然乐意掏钱;有的一线品牌厂家却不太“领情”,表示不能惟其马首是瞻。原因是它“近年来全国高速扩张发展,在华南地区尤为突出,其中部分商场由于先天不足而业绩不佳”;更多厂家则是敢怒而不敢言,面对那么高的“入场费”,徒叹奈何:如果签署战略联盟协议,就必须进驻它在全国的各家分店,享受铺位和租金优惠;如若不签,或不能“优先选位”,或面临变相涨租。正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之时,有人放出狠话,说是:你不签,有人签;你不进驻,自有一大批厂家拿着钱排队等着进驻。于是乎,有好事者算了一笔账:如向200家家居企业(家具和建材)发出战略加盟邀请,按每家280万费用合计,合计5.6亿元。显然,这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终于,沉默多时的业界被激怒了。各地家具协会质问:在没有考虑家具制造企业实际困难的情况下,这份“按着牛头强喝水”的战略联盟协议损害了制造企业的根本利益,不利于中国家具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和谐共赢。
2009年12月20日,各大家具协会在与这家家具集团沟通无效的情况下,广东省家具商会、国际家私装饰业(香港)协会、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中山市家具商会、佛山市家具行业协会、顺德市家具行业协会、东莞名家具俱乐部等七大协会拍案而起,联合发出抵制通知,希望“各家协会、商会,联合号召会员企业要以维护家具行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维护市场和谐发展,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觉抵制这一不正当要求,不与它签署结盟协议并且不缴纳相关款项。”
近年来,由于国内商业地产投资风险过高,不只是这家家具集团,而且还有其他知名品牌的家具商遍设在国内的新店,基本上以合作或品牌输出管理模式为主,而合作加盟店模式偏偏又导致一些新店在人才储备、合作伙伴等方面出现了问题,业绩普遍不理想。
业绩并不理想,规模还在扩张,中国家具业的这等市场“怪象”,让人颇为费解。在压缩产能过剩、调整产业结构的当下,读一读中国家具业的市场“怪象”,让人一叹。
产能过剩
中国家具业的“浮躁症”
时间回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其时正是中国家具业开始起步之时。20多年过去,中国家具业已是今非昔比,规模大为扩张。然而,近年来家具卖场的急速扩张导致了市场的供大于求,许多卖场虽然外表看上去十分光鲜,内在却是一片空虚,销售量连连下滑。据上海市家具行业协会统计,最近几年,超大型家具卖场新增率达20%—30%。目前,仅上海的家具卖场面积就达280万平方米,不少商铺早已门可罗雀,空落落的营业大厅里,营业员甚至比顾客还要多。顾客稀少,店面停业,这是中国家具业“高速扩容”带来的后果。让人殊感意外的是,面对此情此景,一些知名家具企业却仍然在全国各地跑马圈地!
资本的原始积累是残酷而血腥的。在不少家具大卖场,每平方米摊位的月租金为200多元,如果要确保一个200平方米的摊位不亏本,出路只有一条:每月销售额必须在25万元以上,毛利35%,这样才能不死不活。35%毛利,冲抵了20%租金、10%运输、配送和安装费、5%人员工资和提成费。
在一台虚拟的天平两端,一端是铺张、豪华的商场购物环境和高额运作成本,另一端是诸如高租金、保证金、推广费之类的“进场费”!这样的市场“怪象”,导致的是什么结果?
2008年末,南京卡子门宁溧路上的一家家具卖场对外招租,2009年5月因市政建设需要,宁溧路围档施工,交通不便,客流减少。商户经一年苦心经营,仍然亏损。一部分商户开始提出退租。当年11月,市场突然告示续签商户,租金上涨40-60%。对高租金早已心存不满的众商户,愤愤不平,与卖场方交涉。岂料,卖场方仍一意孤行,甚至单方面给向上反映问题的商户发出清退通知,要求离场。如此霸王行径,激怒了商户,当即就有100多家商户将大门“封杀”,不准商场营业。一时间,舆论哗然。
掠夺式的规模扩张与其说是一种外表狂燥,还不如说是一种内在虚脱。高速扩张,暴露出来的是“另一种产能过剩”,中国家具市场的“浮躁症”由此可见一斑。
自我救赎
匪夷所思的“修补术”
断肢再造,这是一种神奇的生存法则。自然界有一种冷血类爬行动物,即使尾巴断失,也还能再生,这就是我们早已熟知了的蜥蜴。许多蜥蜴在遭遇敌害或受到严重干扰时,常常会将尾巴“自行了断”。断掉的尾巴,居然还会在地上跳动不停。这是蜥蜴的一种自救术,以跳动的断尾吸引敌害,自己却在别人的视线转移中溜之大吉、逃之夭夭。
当下,中国家具市场也有蜥蜴的自救术,这是颇令人匪夷所思的。高速扩张,其实早就伏下了资金断裂的“危机”。倘若对这家在中国家具市场享有盛名的家具企业细加考察,不难发现,在目迷五色的市场变幻中,竟然发生过多次资金链危机。
自救术之一:向厂家预收2—3年招商费。有行家评论说,如此自我救赎,实际上是终端市场在将危机转移给上游产业。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年净利润率逐年走低,2006年不到5%,2007年不到2%,原因很多,终端市场的“危机转移”是其中之一。这种情况如继续下去,“中国制造”必将走入“末路狂奔”的死胡同。
自救术之二:将卖场拆零招租。危机,并没有就此停止;扩张,也还在加速。2000年初,地产热徒然升温,任何一块不毛之地,只要被开发商看中,立刻摇身一变,身价骤增。由于房价狂飙,商铺价值跟着放大。据业界披露,一家具集团手中掌握了70%的商场物业,这可是一笔可以随时拿到银行抵押就能贷款或融资的财富。始于1998年的买地建商场,到现在那些土地已升值了20多倍,最高的30多倍。这种情况,与其说是因着地产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家居业的虚假繁荣,还不如说家具业实际上早就在做商业地产!长期以来,中国家具市场有个“潜规则”:将商铺分割成“片”,“包租”于人,招揽厂家进场。化整为零,包租分租,这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死结”,考察蜚声海内外的一些购物中心,如沃尔玛、麦德龙,没有一个是通过“分割”成块,进行所谓包租而大获成功的。由此看来,中国家具业走进了一个市场“怪圈”。面对规模膨胀的大卖场,不少品牌家具厂商缺少发展后劲,终端控制上游、向上游厂家“抽血”的现象也越演越烈。这种现象,折射了中国家具市场的“发育不良”和“心理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