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什么呢?你有什么样的城市,你就会有什么样的产业。”4年半前,作为一个“外乡人”,李强从南京来到盐城。那时候的盐城,几乎毫无特色,既看不出这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曾经留下的文化脉络,同时,比起那些在经济上令人刮目相看的苏南城市,工业化的程度明显“滞后”,而且,城市化的程度又落后于工业化。
“优良的环境和一些必备的基础条件是保持一个地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对后发展地区,迅速地改善发展环境和条件最重要。”在李强的一篇关于城市化的学习论文中,他从盐城的实际经验中总结道。甚至有时候,像盐城这样的后发展地区,由于发展晚,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相对较小,因此更能发挥出生态优势。
自从2006年9月“1年见成效、3年展新貌、5年大变样”的战略目标被提出以后,李强开始大刀阔斧地抓城市建设的三大关键问题:城市功能、城市品质、城市特色。“有了这三条以后,城市化才会有质感,否则仅是量的扩大。”
过去3年的“城市建设会战”,让许多盐城人忍不住惊呼道:“城市好像一下子就变了。”马路拓宽了,高楼多了起来,两旁的树也密集了起来,医院、学校、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一样样地像变戏法一样变了出来,一个现代城市的雏形日益清晰。
“这几年,我们在加快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也推进了城市化。而且,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反过来也促进了工业化。这样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已经基本形成。”正如李强所言,当一个城市焕发出自身魅力的时候,不仅能让当地人安居乐业,而且会向外面的世界施展出“栖息引力”,包括外来的资本。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盐城的产业层次和产业规模都在同步上升,产业特色代、企业园区化、产品品牌化的成果随处可见。
当一个企业选择一个城市的时候,它往往更看重这个城市的品质、文化和未来发展的走向,而不单单是当地政策。一年多前,李强对“吸引外资”的战略重点进行了调整,专注于日本、韩国、台湾、香港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外来资本。他在这些地方建立起经济办事处,频繁往来于这些“目标区域”,与这些地方的政界、企业界的高层建立起普遍的联系。“我的挑战就是,如何把握好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让两者处于适度的平衡中,同时促进两者互动并进。”李强说道。
各做各的事
“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有两件大事:一件是中国的城市化,另一件是美国的高科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里茨曾经这样评论道,“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效益。”
当城市化进程在中国各个角落风起云涌的时候,后来者盐城显得颇为冷静。“现在的问题是,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先进的理念来指导你的城市化推动。你要把国际上最先进的规划思想拿过来,使你走在中国城市化的前列。先进理念往往是一种旗帜,大家会跟着你走,否则你很难服众。”
然而,也不能太过“迷信”理念。李强认为,盐城之所以能够制定出真正有效的城市化战略,另外两个方面也尤其重要:一切从盐城的实际出发;以人为本。
“推动城市化进程最有效的策略是,各做各的事,政府做政府的事,企业做企业的事。”李强对政府与企业相互承担的责任看得泾渭分明,军队出身的他对战术也格外重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很有讲究,“政府不能打乱仗,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很有讲究,你只有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做好了,才能吸引外来资本参与到你城市的发展中去。”对于政府要做的事情,李强做起来雷厉风行,他扳着手指说道,“今年我要做11所学校、12个医院、体育馆、图书馆、博物馆……”
4年前,盐城城市建设资金规模只有大约10多个亿,今年这个数字上升为500亿。为了摸索一套完整的城市建设体系——从观念、到体制、到政策、到方法,盐城用了整整3年时间。现在,李强自信地说道:“我们的这套体系已经渐趋成熟。”
《长江》:你最希望大家记住的“盐城”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你如何看待城市品牌与当地传统文化的关系?
李强:现在中国城市的同质化太严重了。想要记住一个城市,或是有什么一个鲜明的特点,可能是人们的一种奢望。
我们想让大家记住这是一个海盐文化的名城。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寻找最重要的文脉,盐城最重要的脉就是“盐”字。它的根文化是海盐文化。这些东西过去只是一种相传,没有一个可见的东西,所以,这两年我们建了一个海盐博物馆,建立一个海盐历史文化风貌区,集中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业为一体,让海盐文化伸手可触。
这种文化具有独一性,也就是说,你在中国还不能找到第二家城市,能以海盐的名义跟盐城来竞争。城市发展总有些文化渊源,包括海盐文化、移民文化、生态文化,这些文化都是从盐城的根文化中派生出来的。我们过去在城市发展中对这块挖掘得还不够。
《长江》:盐城引进外来资本的策略是什么?如何利用外来资本,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李强:盐城是个沿海城市,我们和韩国、日本隔海相望,与这些国家最近的距离是430海里,我们过去引进外来资本面太宽。现在看来,有很多不现实,所以,在这一轮引进外来资本过程中,我们更加重视日、韩、港、台资本的引进。江苏沿海开放,作为有着582公里海岸线的盐城,你对谁开发?首先,你的海岸对面这一块,应该作为你开发最先启动的地区。
我在过去10个月去了日本、韩国三次。我上个月刚刚从这些国家回来,这次与日本的佳能、伊藤忠、韩国的三星、LG这些公司的CEO都见了面。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一是,韩国和日本都是岛国,无论是半岛还是全岛,经济的向外扩散是他们的基本需求。第二,日韩都是东北亚,文化相近,容易沟通,所谓引进外来资本的成本也相对比较低。这座城市与日本、韩国文化的相融性也比较强,没有什么障碍。现在证明,我们这个判断是正确的,我们确定这个战略仅仅才一年多时间,有了突破性进展。
《长江》:最近几年,盐城陆续新开了几条国际航班,请你谈一下背后的原因以及目前的状况。
李强:5年前,盐城开拓了韩国航线,去年,开通了香港航线,今年准备开日本航线。台湾航线是国家统一调控的。无论海路还是航空,我们都希望能够促成更便捷的往来沟通。
到目前为止,我们飞韩国的航线仍是亏本的,但我宁愿贴钱也要维持这个航线。这是一项先期的投资,这种钱值得花。这个市场需要培植,能够为外来的企业服务,同时也能促进两地之间的文化、旅游交流。
自从这些航班开通以后,综合效益非常明显。而且,我们这几条航线在苏北、苏中地区,是唯一的一家,所以我们带动的不仅是当地的经济,而且是整个区域的经济。
《长江》:你会认同哪些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
李强:我觉得中国的城市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没有规划的阶段。大家做得很随便,领导人、决策者们在拍脑袋。第二阶段,是开始有规划,按图说话,依图建设,但这个阶段你依的图是个什么样的图,是不是最先进的、符合当地实际的。第三个阶段,才是规划的优化阶段。一个好的城市,要有好的规划,还要有系统的深化设计和精心的“依图建设”,后者很重要。在这方面我们要像日本学习。
另外,城市需要注重产业功能。比如新加坡是个城市做得很好的地方,但过去,新加坡的产业和商业发展并不行,在它新的一轮城市发展中,就非常重视服务业的发展,重视它作为东南亚地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配套建设。这些想法使得这个建得很美、管得很好的城市开始成为一个有活力的城市,同时拥有文化活力和经济活力。
《长江》:在治理城市的时候,如何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李强:经济发展是过程,社会进步才是目的。推进城市化,最主要的目的是改善市民的生活。经济增长让我们有了钱,然后我们拿这部分钱来做市民身边的事情,比如基础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只有让市民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感到自己得到了好处,这样他才能和政府一样感同身受城市发生的变化,他才会跟你同思考,才会支持你。
《长江》:4年半前,你从南京来到盐城,你是怎样挑选并培养身边的核心团队的?
李强:最重要是“融入”。在哪里工作,都要融入。我会说盐城话,和老百姓也有沟通,人缘还不错。你只有融入了,才会研究这个城市,你做出的决策也符合这个城市;你只有融入了,你的做事环境也会优化,你开展工作的矛盾会少一点。
我是“就汤下面”,不要埋怨干部水平的高低,最重要的还是领导人水平的高低。一个城市的市长,是这个城市的带头人之一,你只有要求自己做得更好,你才能带领团队把事情做好。我们的干部大部分是4年前的人,但做事情已经是今非昔比。这4年来,大家的观念变化了,能力提升了,事情做得像模像样。这给予我们一个思考:外来人不要埋怨“原住民族”,而是要融入他们,带领他们把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