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的褪色
垄断成为历史,神话渐渐褪色,然而钻石被赋予的特殊含义已经深深植入到人类的文化里,这正是戴比尔斯创造的奇迹
环球财经记者 刘美 编译
以色列人的背叛
对于戴比尔斯来说,钻石的运货渠道至关重要。该渠道起点是欧洲的钻石切割中心,终点是美国和日本的零售商,中间是一张巨大的关系网,包括经纪人、切割工艺专家、银行家、渠道代理人、珠宝制造商、批发商、二级批发商等。这个网络中大部分都是犹太人,而且通过联姻或长期贸易保持着密切的私人关系。
其中一条很重要的渠道是伦敦——特拉维夫的钻石切割厂—纽约,但是以色列的商人往往把钻石扣下,并不送到纽约。这是因为1970年以来,钻石的价格迅速上升,而以色列货币却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在贬值。保留这些钻石,比把它们切割好再卖出更合算。随着越来越多的钻石滞留在特拉维夫,纽约的供应开始短缺,价格也随之上涨。
1977年,菲利普·奥本海默爵士派的儿子安东尼前往特拉维夫,宣布第二年将削减以色列工厂20%的钻石供应量,其目的是逼迫这些工厂缩小规模。没想到事与愿违,以色列工厂主和经销商开始建立自己的钻石储备库:他们出2倍的价格,购买戴比尔斯发往比利时和美国的未开箱货物,比利时和美国的经销商白白赚到100%的利润,自然十分乐意做这个买卖。
以色列人还直接从非洲的走私贩子手里购买钻石原材料,走私货物的交易中心——利比里亚的“洲际旅馆”,几乎变成了以色列人的钻石交易所。在政府的命令下,不论是从他国商人还是走私贩子处购买钻石,银行都将提供80%的贷款,而且利息仅为6%——远远低于通货膨胀率。到1978年,以色列银行为钻石贸易提供的贷款达到了8亿5千万美元,相当于其国民生产总值的5%,而这些贷款的惟一担保就是那些未经切割的钻石。
1977年底,戴比尔斯发现以色列人已经囤积了600万克拉的钻石,而且正以每月50万克拉的速度增长。照这样下去,要不了几个月,以色列的钻石储备量就会超过戴比尔斯的伦敦老巢。如果以色列真的控制了这样大的储备,伦敦卡特尔将不可能继续独享钻石定价权。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想尽办法摧毁以色列人的计划。
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给银行施压,因为正是银行用人为的低利率资助着经销商的投机行为。戴比尔斯公布了一项新政,钻石出售时将加收一种最高达40%的“附加费”,这个费用为暂时性的,随时会取消。也就是说,原本值1000美元的钻石,征收附加费后,购买者要付1400美元,但是附加费取消后,钻石又只值1000美元了。这就增加了向钻石贸易贷款的风险,银行纷纷向借款者追加担保。同时,戴比尔斯开始向银行施压,逼迫他们提高贷款利率。
1978年夏天的几周之内,以色列银行把钻石贸易的贷款利率提升了50%,并且不再以经销商实际支付的货款为依据提供贷款,转而以伦敦戴比尔斯提供的官方价格为依据。要知道,以色列人支付的价格可是官方价格的2倍,他们现在必须自掏腰包来补齐差额。
为了进一步施压,戴比尔斯还找出40家卖给以色列人最多钻石的欧美经销商,突然削减了对他们的供货量。对于以色列商人来说,购买和融资都变得十分困难。有些人开始出售库存的钻石,批发价格开始下跌,从而导致以色列银行加紧回收贷款,钻石商为了还款,只好继续出售钻石,于是引发又一轮价格下跌。如此恶性循环,成百上千的以色列钻石商破产了,银行接管了他们的货物。
两败俱伤
1981年春天,戴比尔斯的几位老总紧急访问了特拉维夫。他们被告知,以色列银行持有的钻石总价值已达15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全世界钻石的年产量。银行威胁着要讨个说法,否则就把这些钻石全部砸到市场上,把秩序彻底搅乱。在此之前,他们曾经打算把钻石出售到美国或欧洲,却发现没人愿意接手,市场异常低迷,而且充斥着未加工的半成品。——现在惟一的办法,就是戴比尔斯自己把这些钻石买回去。
但是,戴比尔斯却不想当这个冤大头。在萧条的上世纪70年代,为了维持市场秩序,他们已经从俄国和新近独立的非洲国家回购了大量钻石,在此过程中耗尽了自己的现金储备。雪上加霜的是,1980年,为了避免安特卫普的钻石市场崩盘,他们又消耗了一大笔资金。当以色列银行跳出来发难时,戴比尔斯发现自己——或许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还是第一次——严重缺乏现金。搞定以色列银行需要大量的现金,如果采取借款的形式获得这笔钱,将完全改变奥本海默帝国的资本结构,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奥本海默家族、其他戴比尔斯的高管,以及他们的亲朋好友,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以色列银行倾销手中的钻石。他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形势还是恶化了:几家以色列主要银行偷偷告诉政府,他们面临着数额庞大的坏账损失——统统都是用钻石来作担保的。根据银行的估计,钻石相关账户的违约金额大概占全部贷款的20%。
这场危机有两个解决办法,第一是银行卖掉钻石,这将造成全球性的市场恐慌;第二个办法,就是借助外部援助帮助银行渡过难关,这些援助可能来自以色列政府或者戴比尔斯,或者两者皆有。各方通过谈判,总算达成了一个解决方案:戴比尔斯回购一部分钻石,以色列政府则给予在钻石贷款上遭受损失的银行一定的豁免。
“没有人料想到,钻石也会跟其他商品一样跌价。”一位以色列银行家对《纽约时报》说。1980年3月,一克拉无瑕钻石的基准价格为6万3千美元,到1981年9月,这个数字跌到了2万3千美元。正是价格的大幅下跌,导致了以色列银行倾销钻石的行为。1981年底,曾经有一家以色列银行把价值6百万的钻石以4百万的价格售出。通过这场风波,人们很清楚地看到,对于大规模的钻石囤积,戴比尔斯根本无能为力。
来自澳大利亚的挑战
戴比尔斯最大的威胁,就是它控制之外的钻石矿。19世纪末,塞西尔·罗兹和他的欧洲同行整合了钻石产业之后,一个噩梦就盘旋在他们的头顶:如果他们势力范围之外,又发现新的钻石矿怎么办?
欧内斯特·奥本海默爵士用尽大英帝国殖民地的所有关系,终于把新发现的几个钻石矿纳入戴比尔斯的版图。哈里·奥本海默通过秘密谈判,把社会主义的苏联也拉进钻石卡特尔的势力范围。然而,这些努力没能阻止噩梦成真。70年代末,在西澳大利亚的阿盖尔地区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钻石矿,具体位置是一座名为“金伯利”的小镇附近,恰好跟戴比尔斯在南非的发源地同名。稍后的钻屑取样表明,该矿的年产量可达5千万克拉,超过了戴比尔斯旗下所有矿山的总产量。尽管这些钻石的品质并不高,但也足以改变国际市场的格局。为了维护自己的垄断地位,戴比尔斯必须实现对澳大利亚钻石矿的控制。
戴比尔斯迅速开始行动,1980年,它与澳大利亚最大的采矿公司康锌力拓(即现在的力拓)接洽,购买该公司一小部分间接股权,然后趁热打铁提出一份全权代理销售合同。然而力拓却不领情,它旗下的北方矿业公司偷偷把合同的部分条款泄露给了当地的主流媒体。报纸纷纷报道说,戴比尔斯打算以低于市场价80%的价格收购澳洲钻石矿。澳大利亚顿时民怨沸腾,反对党指责道,戴比尔斯不仅在钻石的真实价格上欺骗澳大利亚人民,而且在政治上也是臭名昭著,如果与这家公司合作,就相当于赞助了南非的种族隔离计划。他们要求政府自己管理钻石的出口业务,而不是把它授权给这家南非公司。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理Malcolm Fraser表态说,他不赞成让南非的垄断巨头来控制澳大利亚的宝物。这些钻石矿最终被力拓和必和必拓瓜分。
与此同时,戴比尔斯在非洲国家扎伊尔也遇到了麻烦。戴比尔斯在这个国家建有最大的工业(非装饰用)钻石开采加工基地。扎伊尔本国对工业钻石并无需求,于是任由戴比尔斯牢牢控制着出口和销售渠道。但是1981年6月,扎伊尔总统蒙伯托突然宣布不再与戴比尔斯续约,因为他从印度和美国钻石商那里得到了更优惠的订单。拿美国人的话来说,“扎伊尔只不过是想多捞些钱罢了。”不论动机如何,扎伊尔的叛变是对钻石卡特尔的沉重打击。另外加上内乱频仍的纳米比亚,以及十分不友好的博茨瓦纳政府,戴比尔斯在黑色非洲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2000年以后,戴比尔斯的市场份额迅速下滑,目前已经缩减到40%左右。与此同时,澳大利亚的力拓、必和必拓,以及非洲的国有钻石开采公司,都已经成长为强有力的竞争者。垄断成为历史,神话渐渐褪色,然而钻石被赋予的特殊含义已经深深植入到人类的文化里,这正是戴比尔斯创造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