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万里行
文/本刊记者 张扬
提到暴利行业,人们首先会想到房地产、药品、通讯等行业,但是从2003年开始,眼镜行业也同这些垄断行业一起,被列为十大暴利行业之一。此后的几年,尽管这个榜单上面的入围者有所变化,但是眼镜行业一直位列其中,眼镜行业逐渐成为消费者眼中“名符其实”的暴利行业。
在眼镜行业内有这样一句顺口溜:“20元的眼镜,200元卖给你是人情,300元卖给你是交情,400元卖给你是行情。”消费者在实际购买过程中也经常会发现这种情况,一副出厂价50元的眼镜,进了验配店的柜台,身价可能就一下飙升到了500元。如此高的利润率,再加上全国近4亿的配镜人口,说眼镜行业暴利并非言过其实。 但是,眼镜镜片、镜架的生产厂家,各个验配店的经营人员,却均不承认自己所从事的是暴利行业,他们表示从生产企业到验配单位,实际利润率都很低,而且随着同行间竞争的日趋激烈,经营状况不但没有广大消费者所想的那么理想,反而有逐渐走下坡路的趋势,由于消费者对眼镜行业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因此才会把其归于暴利行业之列。 那么眼镜行业究竟是否是暴利行业呢,是否如广大消费者所看到的那样真的利润率高的吓人呢,还是像业内人员所表示的那样,其实是一个利润并不高的薄利行业呢? 眼镜行业构成:从下向上连锁反应 徐鸣是江苏亚细亚电子光学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在眼镜镜片生产领域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他最早是从销售人员做起,一步步成为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由于广泛接触过眼镜行业从生产到销售再到验配的各个环节,因此对目前眼镜行业的构成和现状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 徐鸣认为,眼镜行业同房地产、通讯等行业不同,并不是垄断性的行业,因此当前眼镜行业总体来说是一个从消费者到验配店再到经销商最后到生产商,由下游向上游产生连锁反应的行业,具体来说就是针对消费者的不同要求,验配店会选择不同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同时这也决定了验配店会选择不同经销商做自己的产品来源,而不同的经销商又对应着不同的眼镜生产企业。 因此,消费者需求成为了决定眼镜行业销售情况的第一要素。徐鸣根据目前市场上的实际情况将消费者分成了两大类,第一类人群对自己所佩戴的眼镜要求较高,选购眼镜时除了注重眼镜质量,还比较关注品牌、款式及其他的增值服务,甚至要求不同的场合佩戴不同的眼镜。第二类人群对眼镜的要求相对较低,消费水平也相对较低,认为眼镜只要适合即可,对品牌、款式等没有特殊的要求。 这两类消费者决定了目前市场上两种不同的验配店经营模式。针对第一类消费者对眼镜和服务质量均有比较高的要求,出现了诸如大明、宝岛等知名品牌店,在这些知名验配店中,各种品牌云集,购物环境舒适,对消费者的服务比较到位,验光、配镜技术也比较好。 而针对第二类消费者,一些路边小店、社区店、学校附近的小验配店就应运而生,这种验配店,一般进货的价格比较低,眼镜的款式也相对比较陈旧,因此售价也相应较低,验光、配镜的技术也比较的低。 目前,消费者对于眼镜行业暴利的质疑主要就集中在验配店这个环节上。许多消费者发现,自己在比较知名的验配店购买的眼镜看起来同在路边小验配店购买的眼镜不存在太大差别,但价格却可以用相差悬殊来形容。另外还有一些人提出这样的质疑:在丹阳这种大型的眼镜生产基地,镜片的出厂价往往只有几十元一副,在当地配一副眼镜连工带料也就是一二百元的价格,但是到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的验配店,配一副眼镜却往往要花费数百元甚至上千元,其中的暴利成分可见一斑。 徐鸣在出差时也遇到过这样的质疑,当别人得知他是从事眼镜生产和销售工作时,第一反应往往就是“你们眼镜行业是暴利行业啊!”徐鸣觉得,眼镜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还是有很多的消费者认为这是一个暴利行业,多多少少让他感到有些郁闷。他认为,消费者之所以认为眼镜行业是暴利行业,一是因为对这个行业了解不多,二是因为眼镜行业的特殊性造成了其透明度不高。 眼镜行业无法称为暴利行业 许多业内从业人员同徐鸣有着同样的看法,认为眼镜行业是被消费者误解了的“暴利行业”,分析其中的原因,大约有以下几条。 首先,有些消费者把眼镜的成本等同于所有成本,也就是直接把眼镜出厂价和它在市场上的最终零售价拿来做成本核算对比,但这并不能客观说明眼镜店的商品成本,眼镜暴利的感觉也就从此而来。 徐鸣介绍说,开一家眼镜验配店,第一个要面对的问题就是高额的房屋租金。眼镜店的营业额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客流量的大小,二是客单价的高低,三是成交量的多少,这三个因素决定了验配店必须要抢占一个城市中最好的地段进行经营。但是像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这样全国闻名的商业步行街,都是寸土寸金的地段,就是在一些二线城市,比较好的地段店铺租金也已经涨得非常高,如在江苏省镇江市,目前一百平米铺面的年租金已高达100万元。 除了要支付高昂的房屋租金外,各个验配店为了抢占市场,都不惜花大价钱购买各种验配设备,例如一套组合验光台的价格就超过十万元,一台全自动磨边机也要十几万元,再加上测光仪、焦度计、瞳距仪等辅助设备,一个比较有规模的验配店购置设备的费用最终要超过30万元。 由于眼镜行业具有一定的技术性,验配店的工作人员都须持有验光师资格证上岗,验配店也应该拥有眼镜加工许可证等相关资质,因此验配店每年还要支出一部分经费进行人员培训和资质验证。对于一些比较有规模的验配店,每年还要投放一部分广告做宣传。以上这些成本综合起来,最终都要体现到消费者的验光费和制配眼镜的费用中去。 第二个让眼镜出现高昂价差,使消费者误解其为“暴利行业”的原因在于目前眼镜销售环节上采用的代理经销制,它使得眼镜从出厂到销售再到消费者手中要经历总代理——区域代理——眼镜验配店三级价格盘剥,从而使得眼镜的售价始终处于高位。 据了解,眼镜经销总代理一般会以现金支付的方式向厂家购买产品,而其下一级的区域代理和验配店则采取赊销的方式向上一级进货,这就是业内所说的铺货代销。也就是说,验配店支付给区域代理的货款要依实际销售额而定,同样的,区域代理也要等到验配店把货款结回后才能给总代理结款。 正是这种铺货代销的销售方式,让眼镜行业从总代理到区域代理再到验配店都承担着一定的货品滞销风险。据业内人士透露,经销商一般不会接受验配店几十副的订单,因此验配店每次订货的数量都比较大,但一款眼镜至少会出现30%的滞销品,而这些滞销品的生产成本在无形中累积到了在售商品中,最终由消费者买单。 那么,为什么验配店不省去经销商这个环节,直接从眼镜生产厂家进货呢?徐鸣介绍说,虽然有些验配店是从镜片、镜架生产厂家直接进货,但是大部分规模比较大的验配店,由于其销售的款式较多,客户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从一家厂家直接进货很难保证货品的齐全和质量的稳定,因此他们往往选择通过经销商和代理商这一中间环节进货。 另外,由于眼镜行业的信息透明度较低,再加上这个行业的一些特殊性,也使得他无意中被扣上了“暴利行业”的帽子。 眼镜行业同其他行业相比,有其特殊性的地方,生产企业生产的镜片、镜架都要通过验配店加工后才能销售出去,对生产企业来说他们的产品仅仅是半成品,因此,几乎没有哪家生产企业积极去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这样就造成了消费者对眼镜产品的不了解,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在购买眼镜时不了解相关知识,往往只能通过价格的高低来判断眼镜质量的好坏,认为越贵越好,多花些钱买个放心,无形中助推了眼镜价格。 眼镜作为一件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每天的佩戴时间至少在12个小时以上,但是更新的周期却比较长,往往一副眼镜要戴两年甚至更久才更换,而同样一双五、六百元的鞋子,也许穿一年就因为款式过时等原因被消费者束之高阁了,但是消费者往往不会认为制鞋业是暴利行业,这种在消费理念上的差异也导致了眼镜行业“暴利”的帽子无法摘掉。 总之,从总体情况来看眼镜行业还无法归入暴利行业之列,眼镜行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可以用九个字来概括,即“高成本、高单价、低利润”。 鱼目混珠者带来不良后果 虽然眼镜行业从总体来说不能算是暴利行业,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眼镜市场的情况还比较混乱,并不像国外已经将验光配镜定义为一种医学行为,不具备相应软件和硬件条件的人是不允许从事这个职业的。在我国,眼镜行业的准入制度还不健全,许多并不具备这个行业从业资格的人也加入到了这个行业中来,通过各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从中牟取利益,鱼目混珠的情况时有发生。 徐鸣在接受中国质量万里行采访时就表示,一些路边小验配店经营规模不大,也没有足够的品牌意识,同大型验配店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因此通常就会在进货渠道上做文章。这些小验配店往往会去眼镜批发市场采购镜片、镜架,但是这样的产品质量较差,所以售价也会比较低,这样反而给那些大型验配店带来了负面压力。因为一副眼镜的优劣往往很难通过肉眼识别,所以在消费者看来,相差不大的一副眼镜大型验配店和路边小验配店的价格却相差悬殊,自然而然会产生眼镜是个暴利行业的概念。 还有一些小验配店甚至连验光师资格证、镜片加工许可证都没有,更有甚者是花钱买来的相关资质证书,根本就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小验配店会打出验光免费、配镜免费的招牌吸引顾客,而实际上他们验测出来的镜片度数存在着很大误差,同时他们还将本来并不高的镜片、镜架售价提上去,将验光费的成本一并计入眼镜的成本中,结果不但造成了眼镜价格的虚高,同时还对消费者的视力健康带来了很大影响。 这些不规范的小验配店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在数量上却占据了绝对优势,并且已经深入到了每个社区、街道和学校,因此给整个眼镜行业带来了比较消极的影响。再加上媒体有意无意地推波助澜,眼镜行业因此被渲染成了一个暴利行业。 实际上,过分宣扬行业暴利对一个行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对消费者的负面影响更是潜移默化的。把竞争性行业的个别暴利等同于行业暴利进行指责,就会误导消费者一起犯逻辑性的错误,进而对消费观念产生误导,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比如许多消费者会认为大多数眼镜生产企业都是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大多数验配店都是从这些小作坊进货,因此整个行业的利润将达到几倍甚至几十倍之多。验光配镜的技术含量很低,并且在购买眼镜过程中的作用很小。 这样一来根据消费者希望以最低的代价购买最大价值的心理,既然整个行业暴利惊人,买的越贵越上当,越来越多的顾客自然会去购买档次低,价值低的眼镜。既然规范的验配店和路边小验配店卖的是一样的眼镜,技术服务也没什么差别,那还不如直接去小验配店里买打折眼镜。这样就会造成更多的顾客涌向档次低、技术水平低、服务没有保证的验配店,最终在市场上造成了“劣镜驱逐良镜”的反常现象,使得生产企业、验配店和消费者三方的利益均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