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冬天尤其漫长,对于A股市场的投资者来说更是如此。
在北京、西安、哈尔滨等地,经历过4月飞雪的极端天气之后,自然界的寒冷方才恋恋不舍地远去,A股市场的极度深寒又接续而来。
从表面上看,股市此轮接近700点的急剧下跌和股指期货上市在时点上有着惊人的巧合,后者遂被部分投资者认为是大跌的“罪魁祸首”。
但是,在更多的市场人士看来,宏观调控的“内忧”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外患”上下其手,才是造成A股“飞流直下”的真正根源,而股指期货所担当的角色不过是“替罪羊”罢了。
股指期货“魔咒”
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日,A股市场迎来划时代的变革。
首批上市合约为2010年5月、6月、9月和12月合约,以沪深300股票指数为标的,挂盘基准价均为3399点。截至4月15日,累计开户9137个,其中自然人8944个,一般法人193个,机构身影寥寥。
股指期货上市当天,全日成交额达605.38亿元;参与客户5154个,占客户数的56.5%。从全天运行情况来看,股指期货早盘各合约均高开,但收盘价均较开盘价下跌。
与股指期货高开不同的是,当日的上证指数却丝毫不给“面子”,低开低走,最终录得1.10%的跌幅,深证成指也表现萎靡,最终以0.77%的跌幅报收——传说中的股指期货行情并没有到来。
股指期货行情不但没有到来,反倒让它的信奉者们深受伤害。在北京CBD一家跨国公司就职的吴静(化名)正是受害者之一。
有着近5年投资经验的吴静将自己归类于“价值投资者”,作为“价值投资者”的吴静对大盘蓝筹股情有独钟,并认为股指期货的推出必将带来市场风格的转换:小盘股的狂欢戛然而止,被低估的大盘股将重见天日。
2010年1月8日,A股收盘之后,证监会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宣布,国务院已原则同意开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和推出股指期货品种。
经过一个周末的深入思考之后,吴静决定买入将极大受益于股指期货的大盘蓝筹股——中信证券(600030.SH)。1月11日早晨,由于观测到买盘活跃,吴静决定以涨停价参与集合竞价并最终成交。
然而,中信证券在开盘后不久便高开低走,走出了技术派所称的“墓碑线”行情:虽然指数是翻红的,但是K线上一根大大的阴线和成交量让人一看好似墓碑,而墓碑代表死亡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