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的握手



 代表着中美两国共同诉求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于2010年5月2425日再次拉开帷幕。在穿越了5年的时光隧道后,S&ED如今变得更加的成熟与饱满,中美两国政府对其寄予了厚重的期待。

  从对立到对话

  必须承认,无论是在意识形态还是价值观念,抑或是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方面,中美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由此产生了两国间不仅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功能性问题,如人民币汇率、贸易逆差、市场开放、产品安全、环境保护等,而且还存在许多战略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既关系到两国的现实利益,又关系到两国的战略利益,因此亟须中美在长期的战略利益与近期的国家利益间建立起多向沟通机制及寻找双方利益平衡点。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的握手
  从动态的角度审视,中美对话在推进中反映出了以下五个明显的特征:

  第一是对话主题不断扩展。从首次中美战略对话的“中国的发展道路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这一单边主题发展到后来“奠定长久的中美经济伙伴关系的基石”以及“凝聚信心恢复经济增长,加强中美经济合作”的双边主题。

  第二是对话内容不断丰富。从最初只重视政治和安全等战略性话题转为后来经济、能源、环保等专业性议题,务实性不断提高。

  第三是对话形式不断开放。由当初中美双方在对话中处于谨慎和试探状态,以及对外将主要议题进行模糊化处理转为后来双方完全对外公布对话议题及达成的共识和取得的成果。这不仅吸引了公众的视线,而且有利于公共舆论的参与。

  第四是对话规格不断提高。由当初的副部级对话级别发展到后来的正部级,再提升到了内阁对话规格,而且在首届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双方国家元首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其中。

  第五是对话力量不断均衡。由于中美对话基本上拷贝的是美日对话模式,即美国对日本的“施压模式”,因此在最初的中美对话中,美国是以“强人”姿态出现的,中美之间呈现出“非对称性”格局。但随着对话的发展,中国力量尤其是中国在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和抵御金融危机等全球重大问题上所发挥的特殊作用,美国开始修正对中国的姿态,中美之间的“非对称性关系”也由此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双方均衡、平等的协商关系。

  从互信到互利

  从2005年8月中美启动第一轮战略对话至今,双方截至目前共经历了6次战略对话和5次战略经济对话以及两次战略与经济对话。通过对话,中美双方从相互理解到扩大共识,再到增进互信和拓展合作,双方不仅收获了丰硕的意识形态成果,而且两国在对话的平台上获得了双赢性的经济成果。

  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双方不仅签署了促进美国对华出口的融资便利、中国加入泛美开发银行及美国在中国设立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代表处等协议,还达成了价值5.5亿美元的4单合同。

  第二次对话的焦点集中在中美金融合作和市场开放上。对话不仅使双方在扩大合资证券公司业务范围,提高QFII投资额度及扩大人民币日交易浮动区间等问题上达成了协议,且在双边对话结束后,超过200家的中国企业代表团赴美签署了至少2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同时人民币正式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

  关注食品质量安全和能源环保是第三次对话的议题,双方不仅签署了能源和环保领域加强合作的10年规划,而且两国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市场透明度、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和经济平衡增长等8个领域达成了31项合作共识。

  及至第四次对话,双方在贸易、投资、金融、能源和食品五大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签署的贸易协议总额达136亿美元;同时,启动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在金融领域,美国表态欢迎来自中国的主权基金。

  第五次对话使双方在宏观经济合作及金融服务、能源与环境合作、贸易和投资、食品和产品安全及国际经济合作5个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最终达成了40余项积极成果。

  2009年7月,在华盛顿举行的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具有特殊的意义,即启动了中美两国一种新的高层对话机制——“战略”与“经济”两大方面“合二为一”,表明双方欲将经济与战略性事务纳入同一个对话框架下进行,同时也表明双方的合作由双边向多边的转变。另一方面,具体对话过程中形成了一条主线,两条平行的对话渠道,特别是有的议题,比如气候变化和能源议题,涉及两国的部委是多元的和交叉的,把这些相关部门都统筹到一个机制下进行协调,无疑会更有效率。也就是在首次S&ED上,中美对话由部长级升格为内阁级。

  今年5月底启动的第二轮S&ED无疑又会使双方收获到前所未有的成果。一方面,中美将围绕碳减排市场的开发在风电、光伏、清洁煤燃烧、智能电网和生物能源等方面签署一系列协议;另一方面,针对后危机时代中美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和纠纷,双方在进行深入的沟通协商后会作出一揽子实质性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引导。

  链接两国的脉动

  活跃于国际舞台上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不仅赋予了两国之间丰富的时代意义,而且可能成为引导国际关系的风向标。

  首先,对话有利于两国关系的良性稳态发展。自中美双方举行高层次对话以来,对话机制经历了由不成熟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其总体框架的指引下,中美关系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尽管两国之间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和不信任,但双方并没有因为猜疑而分道扬镳,甚至出现对抗,而是努力尝试了解和理解对方,从而寻找出共赢的途径和方式。

  其次,对话大大降低了摩擦成本,有利于中美之间的增信释疑。中美两国间关系在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摩擦,甚至双方有时会出现“误判”,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两国的贸易成本,削弱了产品的竞争力。通过对话,可以消除误解或求得对方的宽容与谅解,由此使双方在战略层面的互信明显增强。

  再次,对话提高了双方意见的交换频率,有利于推动中美间现实问题的解决。中美之间虽然共有20多种对话机制,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在一个纵观全局的、高级别的、兼具综合性与战略性的平台上,致力于推动解决两国间所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问题,双方通过意见的交换和各自诉求的表达求得一致,进而可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最大化,可以说对话是迄今为止双方找到的最好沟通形式。

  最后,对话有利于推动全球经济和国际关系的良好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美两国之间的摩擦越小,世界经济受益就越多。S&ED还可以协调中美两个大国之间在地区热点问题上的立场,有利于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同时对话广泛涉及全人类安全的重大问题,有利于推动全球问题领域方面的国际合作。显然,在中美对话这一互动模式下对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而言无疑是一个福音。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还可以作为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妥善处理彼此关系的一个成功案例。历史上,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的互动多伴随着战争,但中美之间通过S&ED机制却可以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作者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经济学教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02163.html

更多阅读

中美战略对话的过程是不愉快的:汉风1918|2012-05-05

中美战略对话的过程是不愉快的(2012-05-05)关于网友‘古战场的炮’互动:“在“我们”面前,我完全可以放下一切个人的争执心,尊重“我们”的决定,力求在虚拟和现实保持高度一致。思考良久。。再跟一帖,表达下自己的反省心,不抵触并接受大家

惊人独家披露:张成泽被“清除”前后的四次“谈话记录”

朝鲜第二号人物张成泽被当众逮捕,很快被机关枪处决独家披露:张成泽被“清除”前后的四次“谈话记录”随着张成泽的被逮捕和枪毙,朝鲜的政治又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其实,不断的“清洗”是金日成到金正日几十年来夺取权力、巩固权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美国战略对话的盘算

 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之所以会成为“老大难”问题,不仅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中美贸易,还涉及美国众多利益集团的切身利益  文/刘涛  5月24—25日,第二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在京召开。从会后双方公布的清单来看,战略

声明:《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的握手》为网友颓废的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