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拉丁美洲有3个重要的国家纪念独立运动开展200周年。首先是5月25日的阿根廷,其次是9月16日的墨西哥,最后是9月18日的智利。这三国都是在1808年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出兵侵占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宗主国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各自采取独立行动的。虽然最终宣告独立的年份不一,但墨西哥和智利都把1810年视为独立建国的开始,唯有阿根廷另外确立1816年7月9日为独立日,不过仍把1810年5月25日视为国庆日。
拉美三国200岁,本当普天同庆,可是三国民众却喜忧参半。这其中,阿根廷因外债尾大不掉引发的危机不断;墨西哥则因毒品泛滥暴力横行,被美国看作“濒临失败的国家”;智利虽于去年12月12日受“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之邀成为会员国,但今年2月27日的地震却降低了智利庆祝独立200周年的气氛。
阿根廷:能不哭吗?
联合国今年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阿根廷外国直接投资(FDI)同比下降50%,降幅仅次于委内瑞拉的990%和厄瓜多尔的69%。这一经济下滑态势,是全球金融海啸的直接结果,却也跟阿根廷政府在2005年对4年前所积欠的1020亿美元债务进行的不彻底的重组有关。那次重组遗留了约200亿美元未清偿债务,相关的利息支出却在与日俱增。
今年阿根廷有130亿美元的国际债务到期,面对沉重的债务负担,总统克里斯蒂娜·基什内尔在1月份要求央行行长雷德拉多从480亿美元外汇储备中拨出66亿美元用来偿债,未料遭到拒绝,故愤而将任期尚有8个月的雷德拉多撤职。雷德拉多不服,与总统对簿公堂。联邦法官认为,总统动用外汇未经国会同意违宪在先,故推翻其撤职之决定。总统随后依照法律程序提请国会将雷德拉多罢免,这才平息了由央行独立性引发的一场宪政危机。
阿根廷财政危机可追溯至上世纪的军政府。据统计,1976年军政府上台时阿根廷的外债仅70亿美元,到1983年军政府垮台时陡增至450亿美元。军政府年复一年滥借所累积的债务,让后来的民选政府无力偿还,最后竟无视信用破产的风险径自宣布债券无效!
阿政府2001年的“赖账事件”不仅成为国际投资者的梦魇,也令阿根廷从此加入拉美左派大合唱。当时阿根廷失业率高达20%,更因950亿美元外债违约面临一系列诉讼,因此在国际信贷市场完全失去融资能力,只能向左派的委内瑞拉等国借贷。到2009年10月,联邦法院仍在追究前总统德拉鲁阿当年镇压百姓造成5人死亡107人受伤的法律责任。
克里斯蒂娜于2007年12月自其夫婿内斯托尔·基什内尔手中接过总统权杖以来,其家族政治及诸多民粹政策亦引发相当争议。由于其夫在总统任内与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过从甚密,故美国司法部门在克里斯蒂娜就职后不久抛出“政治献金案”,指查韦斯透过美籍委内瑞拉商人向她提供竞选资金,因此造成美、阿关系一度非常紧张,此其一。2008年10月,克里斯蒂娜总统表示计划将10个民间退休基金收归国有,但国会议员坚决反对,表示退休基金应专款专用,绝不可挪用于公共工程或用来偿付国债,此其二。2009年6月,克里斯蒂娜为增加税收调高农产品出口税,结果引发农产品生产商与出口商之间的对立,导致袭卷全国的罢工风潮,副总统科沃斯甚至因此与她反目成仇,此其三。由于克里斯蒂娜和“第一先生”涉嫌洗钱及非法致富,反对党议员于2009年7月向联邦法官提交诉状要求调查,经查,总统伉俪财产自2003至2008年间从190万美元猛增至1210万美元,此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