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手机:隐形力量的未来



 中兴手机“保持低调,跟着运营商走”的策略,已经令它成为了终端产业中全球出货量比肩iPhone的一股“隐形力量”。那么,它未来能成为真正的终端巨头吗?

  张思|文  肖南|摄

  联想乐Phone挑战iPhone,汉王电纸书挑战iPad,一时间苹果成为国内众多终端厂商的“赶超”对象。不过,从某种程度上讲,距离苹果最近的中国厂商却是中兴通讯。据国外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调查显示,中兴终端今年一季度全球市场份额位列第七,仅次于第六名的iPhone。

  虽然苹果被不少终端厂商当作追赶目标甚至向它发起挑战,但是最接近苹果的中兴通讯却并没有把iPhone当作赶超或者学习的对象。

 中兴手机:隐形力量的未来
  中兴终端的掌门人、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何士友认为虽然iPhone有其独到之处,但是中兴不会盲目复制苹果模式,因为世界上不少如诺基亚般的终端巨头都难以复制苹果的成功。中兴要做的应该是结合不同的发展阶段经营好自己,何士友坦言“中兴要清醒定位自己的状态,脚踏实地面对现实。”

  大多数国人或许对带有ZTE标志的手机还比较陌生,甚至也有可能因为手机外观设计不够炫而对这个国产品牌嗤之以鼻,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中兴手机市场份额的蹿升。

  在手机出货量方面,2009年第4季度,中兴的手机出货量为1340万部,在全球市场占4%的份额。前4名的诺基亚、三星、LG和索爱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8%、21%、10%和4.4%。虽然有数据显示中兴已经有赶超索爱之势,但是中兴手机内部却达成一致:“还是不要太看重这个排位,低调发展才是关键。”

  不过,低调做事的同时则是充满豪情的目标。何士友给中兴终端提出的目标也是明确的──再用5年左右的时间终端市场份额跻身前三,要让中兴的手机业务从“隐形力量”变成真正的行业巨头。

  自知之明

  最近,3G的盈利模式正在逐渐被运营商与手机厂商发现,各种应用程序商店纷纷上线。不过中兴明确表示不打算跟风。何士友认为苹果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的商业模式,但是这种商业模式给苹果带来巨大成功的同时,也让运营商又爱又恨。“iPhone是好产品,的确可以吸引很多用户。但如果作为运营商来和他谈,苹果就要与运营商业务分成,因为iPhone里面的一些软件运用全部都是苹果公司的,他的付账模式并不是通过运营商付账。运营商希望用iPhone来吸引一些客户,但实际上运营商在增值服务方面所获得的收入却并不多。”

  而对于中兴而言,或者说对于除了苹果以外的所有终端厂商而言,其品牌都很难支撑他们与运营商抗衡。中兴手机也曾参与过2003年左右的手机厂商白热化竞争,最后终于决定在2005年退出国内手机市场。何士友说,那时中兴内部就提出:“一定要清楚中兴通讯的长项是什么?中兴通讯能做什么?”

  设备厂商的血统让中兴终端选择了“跟随运营商,走定制化手机”的道路。事实证明这是一条非常务实的路径:在品牌影响力上,中兴远远落后于诺基亚、三星和索爱这些传统的手机厂商,同时还面临着国内其他手机厂商的低价竞争。

  打品牌、拼渠道都是耗资巨大、风险极高的道路,唯有与运营商合作、与自身的通信设备相结合才是一条最务实的道路。

  随后在手机市场策略上,中兴呈现两种思路:在其设备比较容易进入的市场,其手机是跟随设备进入,为运营商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而在一些中兴通信设备很难进入的高端领域市场,则由中兴手机作为先头部队,取得国际上一些大牌运营商的信任,随后拉动中兴设备进入这部分市场。

  为何在高端市场,中兴手机比中兴设备更容易进入?在何士友看来这就是中兴手机走差异化路线的重要体现:“我们在海外都会和运营商合作,海外的运营商对中兴通讯有了解,虽然消费者对中兴通讯没有了解,但是这些运营商在发展过程当中需要终端,也需要终端能够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兴通讯与运营商之间的合作是有可能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大牌厂商,像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他们因为规模比较大,某种角度上对运营商的定制服务还看不上,甚至他们做这样的产品成本比较高。而小厂商又不具备这样的技术,运营商不够信任,所以我们走了中间差异化的过程。”

  通过在海外市场与运营商的合作,支撑了中兴终端的发展。虽然曾经退出中国市场,但中兴终端的队伍反而更加壮大,中兴通讯内部终端方面的员工已经达到了8000人,其中研发人员达到4000多人。因为有这种积累,随着国内3G网络的建设,中兴终端开始反攻国内市场。

  “中国的3G网络建设更加需要终端厂商,所以这个时候中兴通讯回到了国内市场。”就在诸多手机终端厂商还在观望如何站队的时候,中兴宣布支持3G的全线三个标准。“我们未来就是围绕运营商定制,围绕整体解决方案的优势。我相信中兴终端是能够在一流厂商里面具有竞争力的,可以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就是这样一种务实的态度,令中兴终端的发货量近3年来突飞猛进。何士友的目标:未来几年里面,我们的年复合增长必须超过30%;如果持续不断保持这样的增长,在5年左右的时间,中兴的终端有希望进入全球前3名。

  目前来看,苹果的路是成功的,然而苹果的成功却很难复制。从掌门人何士友到中兴终端的每一个人都清楚:苹果的路并不适合中兴,紧跟运营商才是一个具有设备厂商血统的终端厂商的成功之路。

  把握转折

  今天中兴终端的快速成长中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2005年的那次抉择。从2002年开始,国内的手机终端市场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众多国产品牌如波导、TCL、夏新驰骋市场,居民手机拥有量大幅飙升。

  一切看起来那么美好,而在繁荣景象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回忆那个时期,何士友用了“疯狂”二字。终端厂商疯狂地铺渠道,疯狂地追求销售量,然而庞大的渠道支出与可观的销售量换来的却不是利润。

  中兴也曾疯狂,也曾在那个时期卖出过不少手机,但是何士友和中兴其他的高层却发现产业链已经极其不正常:“表面上看你的业务有非常多的出货量,但是实际上如果看经济效应,则风险太高。也就是说你做的越多,风险越大,赔率越多,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之间是不平等的。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风险,手机厂商、渠道、厂家都应该有风险,但当时这些风险都叠加到手机厂商那里。”

  高投入换来的是高风险,这在中兴内部是不允许的,于是2005年引发了前文提到的中兴手机内部的讨论:什么事情中兴通讯能做?什么事情中兴手机不能做?中兴的长项是什么?

  中兴当时的商业模式面临两种竞争:一种是来自一流厂商的竞争;第二来自其他国内厂商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兴希望能够选择一个其他国内手机厂商攻击不到、同时一流厂商暂时不重视的市场,“那么我们就能够发展下去,起码能够生存下去”何士友坦言,“所以我们当时做出一些调整,首先放弃做渠道,这些并不是中兴的专长。”

  事实证明,这一次放弃保住了中兴手机。从2006年开始,盛极一时的诸多国内手机厂商纷纷死去。从2005年中兴手机放弃渠道,转而在国际市场通过与运营商合作寻找机会。经过2006年一年的整理,从2007年开始,中兴终端迎来了快速发展的3年。2007年中兴手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16%,并保持了21.7%的较高毛利率水平。

  聚焦新市场

  提到中兴终端的发展,很多人都更为关注中兴手机,但是何士友认为中兴终端的另外两个业务也相当重要。一个是数据移动宽带多媒体(即原来的数据卡业务部门)业务,另一个则是家庭移动宽带融合类产品。

  “2009年,中兴通讯数据卡全球出货量逾2000万部,较2008年增长200%以上,增长速度位居全球第一。”中兴通讯移动宽带产品线总经理张亚东给出了这样的数据。随着3G数据卡业务在全球的推出,中兴数据卡脱颖而出,也和运营商之间的密切合作分不开。

  据何士友回忆数据卡业务是从欧洲率先开始发展起来的,“我们在跟欧洲的沃达丰合作的过程中,2006年沃达丰提出要发展数据卡业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第一时间研发,2007年推出产品。”由于数据卡是一个创新类的产品,消费者品牌概念并不强。比起手机,数据卡更容易打入欧美市场。

  率先与全球运营商开展合作的中兴和华为,已经获得了合作先机以及成本优势,在数据卡产品上将诺基亚和三星这样的传统手机巨头挡在了门外。比起最后沦为鸡肋的上网本业务,数据卡反而更具有“3G杀手”的基因。

  在何士友看来,数据卡并非是一个阶段性的产品,未来也具备较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作为一个能够植入更多增值服务,又不需要像上网本那样付出高昂补贴的产品,必然会受到运营商们的欢迎。

  中兴未来比较看重的第二类产品就是家庭融合类产品。随着移动宽带的发展,数字家庭将会从概念逐渐转化为应用,“这个数字家庭会结合家里所有的家电、消费品,包括家里的安全、监控等等。而融合类产品正好就是中兴通讯的优势,市场对品牌要求不高,而这样一个非常复杂的融合类产品,又是中兴通讯做网络和整体解决方案的优势。”

  除了与运营商合作的战略方向不变以外,在这两块新市场的发展,将会是中兴未来快速发展的支点。

  弥补品牌软肋

  很多人不知道,何士友给中兴终端提出的目标是:再用5年左右的时间,终端市场份额跻身前三。想要达到这个目标,把自己这股“隐形力量”变成真正的“行业巨头”,单纯依靠与运营商的合作是不够的。毕竟手机的最终使用者是消费者,中兴终端的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软肋在哪里,而现在所要做的就是恶补品牌这一课。

  中兴终端目前站稳的市场都是对品牌要求度并不高的市场。而与运营商的紧密合作究竟能够支持中兴走多远?中兴终端究竟能否搭运营商的顺风船深入人心?还是随着其他终端厂商加入深度定制,由于品牌影响力较弱而最终淡出消费者视线?

  最近,中兴就在终端外观设计上苦下功夫,以避免“中途下船”。在中兴内部员工的BBS上,大家对于中兴手机的诟病从来没有少过。中兴手机被打上了“工程师设计的手机”的烙印——虽然稳定但是“很难看”。

  最近一年来,中兴终端提出了“设计驱动研发”的策略,在激励机制和流程上做调整,邀请首席设计师,并且对于优秀的设计给予奖励。一改曾经的先做研发,最后设计外观的流程,首先强调设计,比如手机的外形、工艺、材质;接着是设计用户界面;然后再确认低层的软硬件。另外,其每年超过收入10%的研发投入,在传统手机厂商中也是不多见的。

  中兴很清楚,在3G网络发展之初运营商非常需要手机终端厂商的支持,这时候谁最先伸出手就会获得更多的定制订单。然而随着网络的逐渐成熟,众多厂商的加入,品牌仍然是消费者做最终选择的重要依据。除非中兴想永远徘徊在低端机以及亚非等不成熟市场,否则品牌问题就是中兴必须解决的问题。

  已经迈出一步的中兴能否获得市场的认可,还有待时间来检验,目前最让何士友担心的仍然是品牌的影响力比较小,但是他相信“中兴的品牌还是很有价值的,品牌的溢价是被低估的”。虽然如此,何士友的态度再一次展现了中兴终端的务实:“但是你不能抱怨说‘都低估我’,这有一个过程,我们要争取在未来被更多的人使用和喜欢,这时候品牌的价值就自然被体现出来了。”或许这番话能够解释为什么中兴不会跳出来挑战iPhone,也不会疯狂地铺渠道、做广告,反而是采用跟随运营商逐渐渗透的方式,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现在的中兴似乎又与2005年时一样,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把握住机会,或许它就是明天的手机巨头。同样,如果中兴所作的一切——强化设计、加大品牌影响力的做法都没能奏效的话,那么中兴终端崛起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02024.html

更多阅读

2014紫荆之巅:中国中小企业的未来的发展出路在哪里?

2014紫荆之巅:中国中小企业的未来的发展出路在哪里?独立政治经济评论人:蒙玮。前沿提示:2012年,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是史上最具创造性、创新力的“中国天使投资元年”!2013年则是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全面爆发并快速成长发展的一个具有划时

品胜:隐形冠军的O2O探索

系列专题:o2o营销模式观察     提到品胜电子,大多数人都想不起在哪儿见过这个看上去很眼熟的名字。尽管已经连续几年做到了数码电池、充电器、移动电源等产品的销量冠军,但很少有人能第一时间将品胜与这些就在我们身边的3C配件联

黑莓手机:迟来的业务再聚焦

    2011年我发表过一篇关于黑莓手机的文章,当时黑莓手机试图和苹果手机竞争,赢得智能手机市场,我预示这种努力将以失败告终。我在文章中说:“或许,黑莓手机是时候要记住令自己成名的原因,并让自己振作起来,找到自己优胜于苹果手机的特

HTML5:正在发生的未来

     乔布斯留给世界的最后一个预言,可能就是关于HTML5的那个新标准。  在“Thoughts on Flash”的文章结尾,乔布斯预言:“HTML5 等新的标准会在移动设备以及个人电脑上赢得胜利。Adobe 未来更应该聚焦于打造优秀的 HTML5 工具

军情观察室 观察 央视:汇聚力量的公益广告

观察 央视:汇聚力量的公益广告文/实习记者汪恩  发自北京1978年,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央视)开始以文字和画面的形式播出公益广告,这是中国最早的电视公益广告。1987年10月,央视开播《广而告之》栏目,这是中国第一个电视

声明:《中兴手机:隐形力量的未来》为网友棄深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