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说不清楚,基金公司“一对多”业务的突然亮相是否是受了阳光私募的“刺激”。从开始正式讨论到开放操作,这一新业务只经历了短短4个月,还不及基金公司筹备一个新基金的平均周期。
2008年的大熊市让阳光私募大放异彩。相比公募基金一片哀鸿遍野,私募的业绩可要“养眼”得多,甚至有私募基金取得了百分之十几的正收益。
私募所奋战的,原本是基金公司曾经忽略的“阵地”。一度,5000万资金是一道“门槛”,门槛之上的客户享受
的是基金公司量身定做的理财服务,即“一对一”专户业务;以下则统统归入公募基金理财,包括资金量在100万—5000万的客户。
实际上,后一部分人群的理财差异化需求异常旺盛,却一直被基金公司“视而不见”,正因此,这部分人群中的一些人出走公募加入私募或者直接选择私募。而“一对多”业务将可能改变这一局面,它满足的正是这一群体的需求,不仅如此,还会抢占私募现有的客户。
“这次公募和私募是正面交锋。”徐凌峰说。徐是长盛基金专户理财部执行总监,有着13年境内外市场的投研经历,在类专户投资管理上已做足4年。
相对于之前的“隔空博弈”,“一对多”业务的出现将公私募基金放在了同一个战场上“短兵相见”,各自的优劣势将会显露无疑。长远来看,公私募将拥有怎样生存空间?单就在基金公司范
围内而言,在原有业绩分化的趋势上,“一对多”业务将会给基金的市场竞争注入怎样的元素?
公私募基金公开对决
“一对多”的运作机制类似于私募,但在个股投资比例的限制上会有所区别。
11年浮沉,国内基金公司在逐步走向成熟的同时,也拉开了彼此的距离,在资产管理水平、规模和盈利能力方面,华夏等一批基金公司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基金大佬”。而“一对多”业务的发展会否使原有的竞争格局发生扭转?
在徐凌峰看来,各家基金公司在“一对多”业务的争夺上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现在各公司第一阶段要做的,就是把这个产品运作出来,有一段业绩记录,就是大家来个期终考试,然后来比较谁做得好,谁做得差,都是用事实来说话,之后形成不同的品牌分类。”
实际上,不管是业绩记录,还是产品创新,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公司的整体实力。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一般大家从一家公司的公募业务表现就可以推测它的专户业务水平,同处一个管理体系,公募业务和专户业务不会有太大的悬殊。
“‘一对多’业务影响不了强弱的大局,不会说一个落后的公司因为‘一对多’做得好,地位就会上升。”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说。
不过,“一对多”业务让公私募基金之间的“掰腕”摆上了擂台。
背靠基金公司“大山”的“一对多”优势显而易见:公募基金的品牌、强大的研究平台、严格的风控流程等都是“王牌”。而私募基金这边也不含糊,多年累计的客户和口碑、个性化的投资风格和灵活的操作机制等也是“独门暗器”。
徐凌峰显然更看好公募基金一方。“国外资产管理公司做专户与对冲基金是一种共存的关系,但现在国内私募的实力有差距,如果要达到与基金公司专户分庭抗礼的程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这样的判断恐怕不会被私募基金所服气。上海睿信投资董事长李振宁就指出,“一对多”产品首先在人才上就竞争不过阳光私募。“做私募的很多都是基金公司投资总监或者明星基金经理出身,投资能力很强。但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很多还只是刚毕业没几年的研究生,经验、能力都很有限。投资者会选择谁为他们投资呢?”
徐凌峰不否认阳光私募中的确有个别基金经理很出色,但他认为,在基金业发展的早期,有的基金公司为了制造影响力,开展“造星运动”,希望靠一、两个明星基金经理打品牌,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渺小的,团队的力量会超过个人的力量,现在的基金时代正在逐渐淡化个人的色彩。
“虽然‘一对多’是个新业务,但基础已经打了很长时间,这块已经做了好几年的人才储备,起码长盛在人才方面不是问题。”徐凌峰自信地说。
阳光私募决策路径更短,操作更灵活,是备受投资者看重的一面,而这实际也是双刃剑。在大势比较配合的情况下,投资的效果很完美,但一旦判断失误,就必输无疑。“基金运作有一个波动率的评价,如果在牛市上涨很多,下跌又亏了很多,这种基金投资人是非常害怕的。”徐凌峰对私募基金运作了解颇深。
“一对多”的运作机制类似于私募,但在个股投资比例的限制上会有所区别。“有的阳光私募个股持股比例不超过20%,或者有更极端的不超过30%,他可以只拿几只股票就可以,而‘一对多’对此的限制就要严格一些。”徐凌峰认为,基金公司的做法会更稳健一些,因为大比例持股在市场剧烈波动时,对净值的损害会很大。
各有所长,同时又各有所短,未来将是怎样的竞争格局?
在江赛春看来,短期内公私募基金之间的竞争将不会明显,但长期来看,面对同一个客户群,“一对多”业务肯定会抢占一部分私募的市场份额,对私募的冲击还是比较大的,但在业绩上,私募中的精英还是会跑过大部分“一对多”。
利益输送不可能?
国内基金公司专户发展迟滞实有隐情,内部利益输送问题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与股市高度相关而导致利润的不稳定,是基金公司的一块“心病”。为摆脱靠公募基金“一条腿”走路的窘境,在“一对多”业务开闸之前,实际上部分基金公司的业务重心已经向以社保、企业年金、专户咨询及“一对一”业务为代表的非公募业务倾斜,目前像长盛、嘉实等一些大型基金公司的非公募资产已初具规模。
“专户业务是一个必须拓展的业务,而‘一对多’肯定会成为非公募业务的主流。”徐凌峰说,目前长盛基金已把此项业务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未来是公募业务、国际业务和专户业务并驾齐驱。”
空间巨大是很多基金对“一对多”业务的展望。在海外,一般专户理财业务总规模大约是共同基金规模的十分之一,是股票型基金规模的五分之一。
国内基金公司专户发展迟滞实有隐情,内部利益输送问题是绕不过去的话题。这不仅表现在操作层面,还有人员配置方面,比如让更优秀的基金经理负责专户业务,这些一直让政策放开慎之又慎。在此次“一对多”开闸之际,质疑声再起——如果一个基金公司专户业务出色,公募业务平淡,这是否说明这家公司存在利益输送的问题?
“这是一个误解,几个方面都能说明存在这一问题几无可能。”徐凌峰以自身的经验解释,在基金公司内部,有独立的组织架构。首先专户的人员和公募的人员是完全分开的。其次,和公募基金一样,专户投资业务也不能做反向交易。从投资策略选择上来讲,专户有自己独立的风格,和公募的风格也不一样。
“这是两个不同的目标,公募追求相对排名,只要比别人跌得少,或者比别人涨得多就可以了,而我追求绝对收益。我选股和操作的方法,跟他不一样。我如果跟他一样,在大盘下跌的时候,我跟着他一起守仓,那就会输得很惨。”
在江赛春看来,相比公募基金规范的信息披露,“一对多”业务相对不透明,所以治理利益输送问题主要取决于监管的力度和措施,但从基金公司角度看,由利益输送得到的利益和所冒的风险之间,并不一定成比例,因此“这种事如果有也会是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