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展览馆1号馆 世博是任务,还是一场改变?(1)



 对于这一群人而言,世博会不仅是上海的机会,更是实现个人梦想的机会。可即便如此,同样的世博会,他们的视角不同;追求的目标不同,因此看到的机会点不同;借力机会的方式不同;把机会变成目标的过程也不同……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能看到要如何找到并把握住属于自己的机会。

  

  作为一个28岁的创业公司老板,朱子梓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公司业务的冲击和自己35岁挣够足够钱退休的梦想,选择了提前在上海开出分公司,在离目标客户最近的地方发挥优势,抓住机会落地生根——

  公司受益,哪怕7天只睡4小时(详见后文)

 世博展览馆1号馆 世博是任务,还是一场改变?(1)
  

  作为职业经理人,蒋啸钧面对职业发展的瓶颈时,曾在创业和打工间徘徊,希望能找到更大的“战场”,在看到一个可能是关于世博会的职业机会时,他毅然做出了选择:没有机会能像世博会项目一样,舞台足够大,未来上升空间足够广——

  转折下一个十年,男人需要大战场的证明(详见后文)

  

  作为一个外企小职员,杨黛诺渴望更有挑战性的工作,渴望一个平台能够让自己产生质的飞跃,而不仅仅是企业中的一个“螺丝钉”,当找到一家服务于世博会的企业时,虽然那家企业刚刚成立不久,她也选择加盟。这个选择让杨黛诺迅速从一个“小兵”成为一个“领导”,从一个“螺丝钉”成为一个“多面手”——

  付出时间,从单一角色变至多角色(详见后文)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执行董事、拥有11年管理咨询经验的专家陈江,用理论和经验来告诉你——

  投身世博会,如何衡量你的成本和收获?(详见后文)

  

  

  

  

  1982年出生的公司老总

  公司受益,哪怕7天只睡4小时

  23岁时,这个上海女孩毅然离开上海,独自北上创立公关公司。四年后,她重返上海,在多家竞标公司中胜出,接下世博零碳馆5-8月的公关活动,从开幕式到场馆内外的大型宣传,整整123天,她将经历着创业生涯中最熬人、最艰难又是最精彩的一段历程。

  文/钱丽娜    摄影/李伟

  

  世博会开幕在即,朱子梓的睡眠时间随着倒计时同步减少:每天临晨三点睡觉,早上八点准时赶到合作伙伴处或世博园旁的办公室,从2009年8月接下世博零碳馆的公关项目以来,她带领员工以每一至两周出一个提案的频率,做了20多个活动提案,报批后因各种规定又被打回重做了六七次,而为了完善提案,每个方案又至少修改五至六次,每次修改得花上三至四天……即使方案审批通过,由于零碳馆尚未完工,只要最后场馆内部构造稍有变动,按场馆图纸准备的现场物料和搭建工作都得重修,而这种随时随地待修改的状态要保持到零碳馆开幕前的最后一分钟。子梓的心天天吊在嗓子眼。尽管如此,能接下世博如此重大的项目,仍是子梓最开心的事,毕竟公司才成立四年,而自己又那么年轻,居然把很多从业十几年的人都比了下去。

  

  世博会让我学会在束缚中工作

  

  零碳馆内,子梓分别接下了开幕式和为期两个月的生活体验区的活动。

  为了有个出彩的开幕式效果,子梓采用亚克力玻璃做了一个地球仪,通过剥离球体外表包裹的纱状物质,向观众呈现从污染到洁净的颇有寓意的魔术效果,借助成本高昂的3D技术,将沙漠化、两极冰川融化以极具震撼力的方式呈现,低碳的意义不言自明。子梓想出这个主意只用了20多分钟,但是报实施方案的过程却是一遍又一遍地与细节做斗争。

 最让子梓累心的是与国内汽车厂商合作的“绿色环保大使”试乘试驾活动。世博开幕后的两个月内,子梓将分四个阶段组织近两百名全国各地以及国外的报名者在上海试乘试驾清洁能源车。活动要求在上海17个区,每个区配备10辆清洁能源车,每辆车配备一名熟悉上海路线的司机和一名导游,单是这些人员的召募就让子梓头痛不已——“绿色环保大使”必须懂得如何拍摄反映绿色环保概念的DV作品或是摄影作品,可是在开展前,相关部门不允许大张旗鼓地做宣传招募工作。即使两个月后活动结束,子梓还要组织评选工作,获胜的绿色环保大使将继续参加其他馆宣传低碳理念的活动。此项目跟踪时长将超过世博会期的184天。

  “心理压力太大了。”子梓不无感慨。她以前做的公关活动最多持续两三个月,而世博会几个项目齐头并进,每个项目都要跟踪半年以上,且不说心理压力,单体力上能否支撑下来也是个问号。

  “因为年轻,你的壳不如人家厚”,子梓有时会感到应接不暇。由于此前大众公关经验多,政府公关经验少,在很短的时间内子梓本人连同手下人马必须得很快地转换思路。“我的切身体验是你跟政府官员打交道,跟政府项目负责人沟通时,与商业客户是不一样的。你只有在他们搭的大框架下才是他们的老师,要告诉他们活动怎样做才好看,不能跳出框。”这个经验部分源自子梓在北京奥运会项目中遇到的问题,那时子梓按照品牌商设计方案的思路,做出来活的确很好看,但在政府活动中,却是不被允许的。就像零碳馆的活动,客户觉得方案没问题,但馆方会担心这个问题、那个隐患,子梓不得不来回重新修订方案,“人的思维是有限的,在一遍遍否定之下,真想找堵南墙撞上去。”

  世博会开展后,子梓公司的员工必须要在早上七点半赶到展馆,晚上十点半闭馆后才能离开,一天下来工作强度相当大。

  

  找对抓住机会的方法

  

  大学毕业那年,活泼好动的子梓进了英特尔做培训师。用子梓的话来形容,那叫“敲铃的日子”。朝八晚五,班车接送,365天下来,子梓只做了一件事,教人如何做芯片,而芯片型号几乎半年不换一个。前半年别人培训子梓,后半年子梓培训别人,教的人不同,说的话一样。正巧子梓的一个大学同学在公关公司工作,子梓参加活动时那种热闹和忙碌一下子让她找到了感觉,这正是她想要的生活。

  回来后,子梓在网上搜寻公关公司的信息,毫无经验的她凭着出色的英文翻译,撞进了一家台湾的公关公司。子梓进去后才发现,这家公关公司的负责人居然是台湾东森电视台副台长的公子,有着极其丰富的人脉资源。

  这位老总对子梓的培训就是:到岗第一天就出张火车票让子梓赶往南京做潘玮珀代言妙脆角的活动。而在紧接着的9月活动高峰期,子梓一刻不停地做着各种时尚和娱乐类的公关活动,等到年底,子梓已经完全了解公关是怎么回事,半年间积累起来的品牌商、媒体圈和演艺圈的朋友已经足够让子梓自立门户。同时子梓也看清了公关行业发展的瓶颈,这个行业不是待得越久资历越高,而是要拼资源,资源越多段位才会越高。公关是把资源化为资金,把资金化为资本。至于选在哪里创业起家,子梓认为上海出钱的人多,北京要卖的东西多,起家时得去北京把可以卖的东西攥到手里,才能在上海找到出钱的人。打定主意后,子梓立刻跟老板辞职,只身北上。

  

  看到机会的苗头,要提前迎上去

  

  2006年,子梓在北京开创了自己的公关公司,至2007年底,上海和北京都有了业务,公司进入轨道,开始陆续在其他城市开办分部。子梓觉得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不够,就联合了从事视频业务的中学同学一起做合伙人,他为子梓带来了新的渠道资源;而在北京发展期间,他俩又发展了一个做设计的合伙人,进一步拓宽了资源。三个人虽以一纸契约绑定合作,但更多的是互信、互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01874.html

更多阅读

李世默清华演讲,你为什么会来? 李世默演讲

李世默21日在清华大学演讲学生、校友争看TED演讲“真人版” 600人会场被挤爆李世默清华大学演讲现场12月21日下午3时,应清华大讲堂邀请,TED视频演讲名人、上海春秋研究院研究员李世默来到清华建筑学院报告厅,以“从全球政治学新视野

声明:《世博展览馆1号馆 世博是任务,还是一场改变?(1)》为网友为你的一生买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