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立新 乔布斯在10年间跨界撕开了3个口子,至今独步江湖,其长袖善舞的功夫绝非刀枪棍棒可以招架。在联想号令天下勇士群起而攻之之时,我斗胆建言,联想不要将iPhone作为目标,不要将苹果视为对手,我想说的是,颠覆苹果不是联想的终极目的。 联想可以轻松地搭建起一个“江湖平台”,抵达客户想必不会有问题,从渠道起家的联想很容易这么想。这么想是有道理的,乔布斯的商业模式不就是把大家伙串联起来吗?如果乔布斯能,为什么联想不能?

这里可能有一个细微的差别。乔布斯是凭借其穿透力,洞悉了客户脆弱而隐秘的需求之后,挟“客户”以令“渠道”,所以在他强势对待伙伴的背后,站着被他“绑架”了的客户,那些伙伴即便觉得委屈,也走投无路。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联想占有天时地利:严格的政府网络监控以及独特的三网融合机遇。但是,归根结底,答案最终还是在客户手里而不在渠道。联想如何揭开客户需求的秘密,如何打造铁杆粉丝团?如何像预警飞机那样,从高空侦测敌方目标? 想想联想此前的成功,毫无疑问是联想根植中国大地及其产业报国使命感的成功。Passion(激情、热情)这个被成功人士反复引用的词汇,也有“受难”的意思。也就是说,只有那些负有使命感并且愿意为此受难的人,才会有持续的热情。如果没有柳传志这份使命感所赋予的激情和动力,面对着磨难或诱惑,联想可能早就放弃了。如果当初柳传志也是与常人一样惦记着功名利禄,我们断然也看不到今天的联想。 可能有朋友觉得,乐Phone就是乐Phone,与使命有何关系?的确,如果你今天只是推出一款与iPhone雷同的智能手机,只是为了扩大一点点地盘,抖出几个妙招也就算了——但是当你面对乔布斯的时候,你就必须冲击极限高度,为客户提供极限价值。唯有使命感能给你提供所需要的高度。 作者系 IBM 全球企业咨询部首席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