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作品分析 王小红 “大师”为什么这样红?
“大师”忽然成弱势,我见犹怜。电视片停了,广告牌撤了,悟本堂扒了,“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悟本”忽然成“污本”,抚今追昔,人们不仅要问:“大师”为什么这样红? 或曰“大师”能红,必有异禀。坊间传言:你和他讲道理,他跟你耍流氓;你和他耍流氓,他跟你讲法治;你和他讲法治,他跟你讲政治;你和他讲政治,他跟你讲民生;你和他讲民生,他跟你讲养生;你和他讲养生,他跟你讲养心;你和他讲养心,他跟你讲孔子;你和他讲孔子,他和你讲老子;你和他讲老子,他给你装孙子…… 照这么说,“大师”是无敌的了?那也不至于。“大师”背后的人,才是真主,破他们的阵,其实只消两个字:良知。 法治也罢,政治也罢,民生也罢,孔子也罢——人类所有的正说,其“核心生成”无非人类的良知。 比如“大师”的“教父”——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总经理鄢良,明知道张悟本是个没有任何中西医资质的草包,却置人民群众的健康不顾,把他“拉扯成人”。
你的良知何在! 比如“大师”的“话筒”——湖南卫视的李隽宇,上其健康节目爽到只要“从出版界了解到他的书销量不错”就可以了! 你的良知何在! 比如“大师”的“推手”——著名出版家贺雄飞,一个出过《逝去的年代》,并曾呐喊“用思想的光辉去唤醒那些麻木的灵魂”的人。 你的良知,何在! 够了,张悟本说他受够了。我们也受够了。 中国的事,严复先生曾痛心到一句话说绝——“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于丁。” 他就没想到,民品固劣、民智固卑,但民之粹者——知识精英一旦甘为劣者卑者之“教父”、之“话筒”、之“推手”,则“民品”将更其万劫不复矣! “大师”为什么这样红呢? 暮春草长,不妨一问“大师”背后的衮衮诸公。 (主笔 胡展奋)
更多阅读
李银河王小波 《他们的世界》 王小波和李银河
李银河与王小波合著的研究同性恋的作品。 作者序 当我们对我国的同性恋现象进行研究时,常常为这样的问题所困扰:你们为什么放着很多重大问题不去研究,而去研究同性恋?假如这种诘难来自社会学界的同仁,并不难回答。正文中将有专
王小波的意义 有关论语的论文
在小波辞世十五年之际,我想谈谈王小波的意义。起因是有记者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主流文学界一直对王小波不予置评。他们采访到的一些官方评论家甚至说:王小波是谁?我没读过。一个客观事实是:尽管王小波在全国的大学生(甚至一些比较好的中学
宋朝为什么这样弱 宋朝为什么那么弱
宋朝为什么这样弱?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王朝。说它特殊,一方面似乎它很有值得国人引以荣耀的地方,另一方面,它更多的是勾起人们伤痛的回忆。这是一个经济繁荣、科技创新的时代,更是一个民不聊生、思想禁锢的时代,这是一个崇尚和谐、
《王小波作品精选》读后感 三十而立王小波读后感
【书单·2014(42)】《王小波作品精选》王小波书中收录了“黄金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和“红拂夜奔”等。《黄金时代》和《革命时期的爱情》都以文革为背景。我对文革的了解不多,很少看相关书籍。偶尔在某些为民主摇旗呐喊的网络大
朱长超:有些中国人为什么这样兴奋?
最近,有些中国人似乎又遇到了大喜事了。他们嚷嚷着,欢呼着,歌唱着,舞蹈着。正如古籍《诗·大序》上所说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