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撰稿·杨义灿(汇添富基金) 2010年的中国股市震荡下挫颇为剧烈。年初至今上证综指已下跌了20%左右,但是个股表现却出现冰火两重天的场面。一大批创业板、中小板股票持续走强,不少公司股价甚至创出今年以来的新高,TMT、生物医药、餐饮旅游等行业板块也表现出色,而银行保险、钢铁、煤炭、化工等大盘股始终无法完成风格转换,下跌幅度甚至超过同期市场。 今年以来股票市场呈现出的以结构分化为主的运行特征,其实质是与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密切相关的。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任务,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经济而言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2010年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一年,而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在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成必然的背景下,已经对经济基本面变化做出前瞻性的反应。

股票市场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对各种信息天然具有敏锐的“嗅觉”,能快速、有效地配置资源。创业板开板半年多来,已经有60多家企业挂牌上市,这些企业大多属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业,属于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整合经济结构背景下国家鼓励大力发展的行业,已经并将继续得到包括国家财政、税收、金融等各种产业政策的扶持,从而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因此,众多创业板公司上市之后,虽然估值已不便宜,但考虑到其良好的成长性,依然受到了资本市场的追捧,也就不难理解了。 另一方面,在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期,间接融资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金融体系将很可能发生重大变化,这对于以贷款投放与存贷款利差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传统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而言,其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不言而喻。所以,以市盈率为表征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的银行股今年以来始终难以得到市场的青睐,风格转换一直难以进行。 考虑到股票市场在20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可能只存在结构性机会,我们需要在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环境大背景下,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线,从中挖掘出具备核心竞争优势和成长潜力的公司进行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发展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方向。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经济增长的轨迹和旧有的格局都将面临改变,全球经济增长亟需一股新的推动力。 而在经历了本轮金融危机的考验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均意识到谁在科技创新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因此都在努力寻找推动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我国也不例外。国家在金融危机之后适时提出了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已正式启动相关研究工作,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尽早成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从而带来投资机会。而且我们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是最有可能孕育A股未来“tenbagger”(能够涨10倍股票)公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