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快递业观察
为了将从上海浦东到美国孟菲斯超级转运中心的送件时间缩短两小时,2010年初,联邦快递花费巨资,购买了一架全新的波音777货机,指定中国区专用,代替了原来的麦道11。
![不烧钱的网游 快递开始烧钱(1)](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2074895810632.jpeg)
在快递行业,速度需要资金做支撑,联邦快递的做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与已经拥有675架飞机的联邦快递相比,捉襟见肘的资金链一直是中国本土民营快递企业的软肋。在快递行业摸爬滚打了16年的前宅急送掌门人、现星晨急便的董事长陈平说:“我做了这么多年宅急送,最深的体会就是缺钱。” 为了解决资金难题,3月29日,刚刚成立一年的星晨急便接受了阿里巴巴的入股,为今后的资金与业务找到了坚实的平台。陈平不肯透露阿里巴巴投资的具体数目,面对《英才》记者的追问,他略带无奈地说道:“你知道,这个平台是烧钱的,几千万元也用不了多久。” 风投年 今年内,全国或将有50%的同城快递企业和20%的区域性快递企业被兼并重组或转型。 陈平是幸运的,但是幸运并没有惠及每一家公司。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快递行业里的民营公司,除了规模较大的顺丰、宅急送、圆通几家以外,其他的都在寻找资金。 已经公开宣布的消息有:海航集团旗下的大新华物流正与天天快递就收购后者90%的股权进行谈判;未经证实的消息有:复星集团掌门人郭广昌可能成为申通快递的战略投资者。 没有找到资金的结局不久前已经真实展现——2010年初,有着12年历史的深圳东道物流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 民营快递对资金的渴求,除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外,还有政策因素。2009年10月出台的新《邮政法》对创立快递公司的资金规模设定了明确标准:从事同城快递业务的公司,注册资本必须在50万元以上;从事异地业务的,100万元以上;国际业务,200万元以上。而现有的行业数据显示:目前约80%的民营快递企业不符合这个条件。因此,引入资金或建立联盟是大部分小型民营快递企业眼下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多数业内人士相信,2010年将是中国快递行业的“风投年”。据中投顾问公司的预测,今年内,全国或有50%的同城快递企业和20%的区域性快递企业将被兼并重组或转型。在中国快递协会副秘书长邵钟林看来,这个行业现在也已经到了借助外力快速发展的时候:“中国快递行业目前处在供不应求的阶段,市场空间很大。去年新《邮政法》实施后,这个行业有了正式的法律地位,业外资金进入更有安全感。” 正略钧策合伙人吕谋笃也认同这样的观点——今年是本土快递企业的一个“坎”:“可能有很多企业迈不过去,不过,淘汰弱小将逐渐聚集企业规模,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好事。” 行业巨变在即,对快递企业来说,这究竟是最好的时刻还是最坏的时刻? 与民营快递企业的兴奋点不同,业内的热闹和喧嚣没有打动联邦快递这样的跨国快递巨头。联邦快递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陈嘉良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联邦快递在中国)完全没有收购计划。我们已经过了收购的阶段。” 2006年1月,国内快递业务刚刚对外资全面放开,联邦快递就把之前与天津大田集团组建的合资公司的股份全部买了下来。这次收购花费了4亿美元,联邦快递获得了大田集团在国内89个地区的快递业务资产和全部的国际快递业务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