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大路通罗马。最直接的方式未必最有效,相反,‘迂回’战术的成功概率也许更高。”从事数据调查行业已有19年之久的AC尼尔森执行副总裁马旗戟“总结”说,“有时,为了论证一个数据的准确性,我们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达成目的。如果只知道‘一条道跑到黑’,不懂得适度‘迂回’,那结果不会好!”“可以自豪地讲,从事数据调查这么多年,我没有做过一个假数据。”马旗戟似乎对善用“迂回政策”的结果很“受用”。“如果用这种理念来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是很有帮助的。假如自己觉得某些行业或者某些工作真的不适合自己,那最好及时做调整,选择自己擅长的,想做的。”马旗戟说自己之所以扎根数据行业这么多年,就是因为当初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这跟我的授业导师有很大的关系,他告诉我,如果所从事的工作正是自己喜欢的,那就值得你付出一辈子去做好它。”现在,马旗戟也会经常跟员工分享自己的职场经历,“跟他们说自己的故事,也是一种‘迂回’,直接告诉他们,他们未必接受。从事数据行业的人,严谨是必须的,但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懂得适当变通,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生活中,马旗戟也将“迂回政策”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因为工作繁忙,马旗戟平时很少有时间陪孩子,但让马旗戟感到自豪的是,“我和孩子的沟通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障碍。”只不过,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来说,马旗戟认为在采用迂回策略的时候要更加小心翼翼,更要讲求技巧,“千万不能跟他硬碰硬,要不肯定是两败俱伤。”马旗戟笑着说。 “迂回式”教育 先承认弱点,再努力克服 传统意义上,很多家长都会正面地教育孩子要坚强、勇敢等等,但马旗戟却反其道而行——先承认弱点,“敢于承认自己的弱点是需要勇气的,谁没有弱点,只要肯承认,然后能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这就行。这也是一种‘迂回式’教育。”马旗戟表示,“孩子现在13岁了,已经开始有自己的社交圈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孩子长大了,我的沟通方式也必须要跟着与时俱进。”

马旗戟从来不怕在孩子面前袒露自己的弱点。“大人们经历过的很多事情也不都是光明正大的,但有些道理却是相通的。不管大人做得对不对,只要把正确的道理告诉给孩子,让他自己去悟。”马旗戟讲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儿子3岁那年,我带着孩子去商场,在商场门口,我看见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钱夹,表情很慌张。当时直觉告诉我,那人是个小偷。等到我和他四目相对的时候,他恶狠狠的眼神让我有一种本能的退缩。最后,等确定知道那人果然就是小偷时,他已经逃之夭夭了。“没什么可说的,当时我就是退缩了。”后来,相同的场景在几年后又发生了,“我看见一个人尾随一位女士,朝着她的手提包‘跃跃欲试’。我当时大喊了一声,这么做,就是想引起注意,结果小偷没得逞。”马旗戟坦言,“我都会把这些事讲给孩子听,让他自己去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