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学院 中国资本市场变革路线图



 中国资本市场迈入弱冠之年,驻足这个已然成年、体犹未壮的关键历史时点,放眼远眺,资本市场的未来如何发展与创新?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日前举行的上海论坛2010“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与创新”圆桌会议上,

  资本市场的精英们围绕这一命题,直抒胸臆

  人口红利消退倒逼变革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创新不能脱离经济发展,今后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这些年中国的经济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当然和改革开放分不开,也得益有利于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结构。20年前,大量的农民工涌向了城市、涌向了沿海,所以有了很多沿海地区公司的发展。

  中国劳动力市场还在增长,但已经不像过去那么供给充足。1990年中国农民的平均年龄是25岁,现在民工的平均年龄是35岁。刚进入新世纪时,年轻力壮的人出来找工作不容易;但根据中国的人口结构,2010年中国劳动力占比开始下降,相反不能干活的尤其是老人急剧上升。并且现在中国沿海的出口导向经济型地区,不论是土地价格,还是人工成本都有向上的趋势。

  中国的人口结构是很有问题的,现在有那么大的劳动力市场落差,说明劳动力已经不是非常充裕。这会影响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尤其是2015年之后,中国的劳动力数量可能就下去了,人口结构不会是“橄榄型”。“拐点”过去之后,将是人值钱,钱更值钱。

  农民工在城市很多年后,还是要回去的,因为他们可能在城市买不起房子。中国如果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话,现在20-29岁的人有2亿多一点,未来的5年中年轻的群体会进一步上升;未来中国的房价还有一段时间会涨,但可能到2015年之后就不会再涨。同时,农民的资本是家里的宅基地,但是没有买卖权,他们不能卖。另外,农民工没有城市户口。因此,农民进城打工迟早是要回去的。这种情况一定要改革,进行土地改革,应借鉴境外的一些方法。

  资本市场应服务国家战略转型

  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立军认为,资本市场应服务于国家的经济转型及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

  资本市场已经走过了20年,过去的20年确实在过“儿童节”。现在中国的市场发展了,像以前那样模仿外国来发展已经行不通。金融是经济的血液,资本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资本市场不能脱离经济增长。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关键是变革。我们要考虑未来10年、20年的经济增长,未来20年应该走什么道路?中国经济必须转型,资本市场就必须服务于这个方向。因此,资本市场的转型一定要从如下三点出发:一是资本市场的体系要继续完善,未来要做的是转战平台,这个平台可能会像过去一样集中在资本市场的方面,为未来的市场提供一个来源;二是发行制度要改革,以往发行制度创造的泡沫非常严重;三是对市场的定价要服务于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 

  另外,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够。政府隐含了一个想法,即人民币要成为未来的国际核心币种。这应该是非常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一个战略。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也有三件事情要做:第一,国际板要推出,不仅要强调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最重要的是中国经济的提升,美国最重要的也就是华尔街和企业的创新;第二,资本市场国际化需向台湾学习;第三,要加强中国证券市场的融合。

  总体而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未来就是两个服务:第一,服务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第二,服务于中国经济国际地位的提升。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创新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罗凌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非常快,其中券商的经纪业务、零售业务、研究业务、销售业务中创新非常多,但中国资本市场还是一个政府管制的市场,特别是从市场的参与者角度来看,目前的情况是不利于创新活动开展的,产品的创新、制度的创新都非常缺乏。

  如何创新?第一,创新是一种意识。这种意识不是对少数几个人,而是全社会的意识,很多的创新过程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过程。业务方面,实际上有很多服务的类型,更多的是从实践到规范。这个过程靠公司的几个人是做不到的,必须靠整个公司的流程。券商在创新意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二,市场和行业的创新、股指期货的产生并不会直接促进产业的发展,没有一个强大的产业结构,业务创新是做不到的,业务创新必须有强大的产业结构为依托。第三,整个证券公司的内部是一个产品结构,要结合实际重建证券公司的内部。内部的组织结构、内部的整合都是一种创新,证券公司在未来的三五年应该会完成这个过程,届时内部结构、服务形式都将发生大变化。

  期指功能发挥最快半年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雍志强博士认为,股指期货的功能发挥需要一个过程,股指期货会因市场机构数量的充足而走好。

  从国际市场经验来看,推出股指期货意味着“蓝筹时代”的来临。在一个起起落落的市场中,机构投资者若长线持有蓝筹股,最终很可能会一无所获。这样的市场特点迫使机构投资者只能在两种策略中选择,或短线操作,或投机所谓“题材股”。但这种状况可能在股指期货上市一段时间后出现根本性变化——因为拥有套期保值、套利交易等避险工具,机构将敢于并乐于长线持有蓝筹股。

  股指期货推出前人们预期,伴随股指期货推出,屡屡被市场热炒的“垃圾股”、庄股将逐渐边缘化,而恶意炒作的“降温”,最终会带来市场波动性的不断降低,这一创新交易机制的亮相将引领A股市场实现风格转换,作为重要标的大蓝筹股将成为市场“稀缺资源”。然而直到目前,大盘蓝筹依然未能走出价值“洼地”。这是因为,从海外市场经验来看,股指期货的功能发挥都需要一个过程。一般而言,只有当股指期货名义成交金额超过现货股票市场交易额的50%时,股指期货的功能才会逐步得到发挥。从这个角度来说,股指期货的起步意味着A股市场正进入大变局的“前夜”。

  以目前上万名投资者规模测算,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初期日均交易量可达2万至4万手合约,按目前每手合约近100万元的价值计算,日均名义成交金额将达200亿至400亿元,远大于海外其他市场股指期货上市初期的交易量。由于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时初始条件远好于一些海外市场,预计半年到一年股指期货名义交易金额即可达到现货市场的五至八成,届时股指期货将可有效发挥其避险和价格发现功能。

  此外,尽管短期内股指期货投资者中机构投资者比例有限,但随着各类特殊法人参与规则的逐步明朗,股指期货将迅速步入“机构投资者时代”。而机构投资的“蓝筹化”,将最终催生A股市场的风格转换。

  本文由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博士根据录音整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00641.html

更多阅读

科学网—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问题

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吴晓波我们这个国家从两千多年的经济发展史来看,只要没有内忧外患,只要没有战争,用30年就会变得非常繁荣,用50年就会成为全球经济最强的国家。但往往在国家强大了以后,国家主义又要统治这个国家,然后民间经济就会被

企业营销模式 中国企业营销模式路线图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消费水平的提高与消费结构的多层次出现与成熟,很多行业与市场的竞争目前已经进入白热化、同质化的程度。而渠道作为联系企业与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作为产品从企业通往消费者的必须通道,显得更加重要。对于中

零食消费市场调查报告 中国消费市场变革机遇调查

     中短期内最可能改变中国消费者行为的七大趋势  目前,全球经济处于高度不确定的状态,面对这一动荡的局面,中国政府已经着手将投资和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变为能够促进人均收入平等增长的消费型经济。这一转型为中国的面向消费者

声明:《中国资本市场学院 中国资本市场变革路线图》为网友沧桑为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