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界与学术界的关系常爱恨交加。很多商业巨头喜欢将自己的退学经历(比如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拉尔夫·劳伦)讲成神话,也有一些非常热爱母校,为全美各地的商学院大量捐款或设立奖学金(比如李·艾柯卡、T. 布恩·皮金斯、菲利普·奈特)。
事实上,学校是由学生组成的,其中一半学生会找到坚定的发展方向,而另一半则对接下来的职业发展毫无头绪。不过在过去10年,很多商学院已经不再只是提供纯抽象的商业理论研究,而是为学生开辟一条联通学校和现实世界的桥梁,这是前所未有的。随着学术界越来越重视创业学和商业计划开发课程,商学院逐渐成为21世纪版的传奇惠普车库(惠普公司诞生于车库)。商学院的温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绝佳机会,他们可以在商业界最出色的人物指导下完善自己的理念。很多情况下,这还让他们有机会在创意失败时不至于毁掉自己的名声或破产。 结果如何?现在你很容易就能找到在教室里发展出商业理念的创业者,差不多和那些在硅谷白手起家的新创业者一样普遍。我们访问了一些在学校成功奠定创业基础的创业者,请他们来谈谈创业教育如何成为其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中学夏令营计划:迷茫中的灵感 1996年,彼得·范德利(Peter Findley)在华盛顿大学读三年级,正处于迷茫之中。 “我花了一年时间去读工程学士,但发现不适合我。我又花了一年为学医做准备,但发现并不喜欢。”他说,“于是我申请了商学院,觉得人生中总会有用得着的地方。然后我参加了一个开放参观活动,看到有一个新开的创新与创业课程。我的眼前突然一亮。” 这个课程的重点是创建一份可行的商业计划。因为缺乏资金和专业知识,他先后放弃了100多个创意,最后决定去做他熟悉的事情:教育和技术。由此,关于Giant Campus的理念诞生了。 范德利起草了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要开办以教授初高中学生新媒体课程为主题的高校夏令营计划,课程包括多媒体和网站设计,夏令营的地点就在大学校园。这份计划书不仅帮他拿到了学位,还赢得了全美商业计划大赛的第一名,利用大赛中赢得的15,000美元启动资金,Giant Campus公司成立了。5年时间内,Giant Campus在70多家高校开设了夏令营,其中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韩国和沙特阿拉伯的院校。 范德利的注意力最近从夏令营业务上转移,开始集中精力为高中设计网络课程,提供类似创业学、司法、法律和兽医等选修课。“网络教育正发生巨大变革。很多学校没有足够的人力在传统课程基础上加开高端课程。”他说,“在学校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供更有趣的选修课和职业培训课。”这个模式很成功:2009年期间至少52,000名学生参加了Giant Campus的课程。范德利认为,他注定会进入教育行业,但商学院的学习经验为他打开一条特快通道。 他说:“我最终肯定会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但学校让我在一个有商业专家教授帮助的环境下找到自己的梦想。大学是知识的枢纽,有人给你提意见是好事,尤其当你很年轻时。” 减少浪费的礼品:课堂上的营销技巧 2008年,百无聊赖地坐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商学院的“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课堂上,MBA学生萨姆·霍格(Sam Hogg)打开钱包,盯着一张塑料制成的礼品卡,那年圣诞节他收到了好几张这样的卡片。他说,“我当时想,‘这真是又无聊又浪费’,于是我把课堂笔记丢到一边,开始构思这个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