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袁岳
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来,中国公益事业发展开始出现了一些耐心寻味的积极迹象,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更多资助型公益基金会成立与更多本地公益基金资助项目的迅速发展。我本人也因此非常忙碌于帮助不少捐赠人设计公益基金会的战略与发展模式,帮助这些基金会确定传播策略与资助流程的设计,以及帮助基金会评审资助项目。不少新的公益行动组织也在这个时候成立,或者形成了新的项目开发与资金筹集策略。有一点是肯定的,现在中国的公益行动组织有了更多的资助来源,因此活跃度有明显的上升。很多项目小是小,但那是很金贵的小种子,很多都是开创历史性质的公益尝试。 在这种热闹的背后,我们需要一种冷静,因为这样我们才能看到进步的问题。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我们的公益活动通常是缺少评估的。也就是说今天给钱的、拿钱的、用钱的、用完钱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项目开始说的要求与成效是不是达到,大家都是不知道的,也有很多给钱的人根本没想知道,或者不知道原来还需要知道给钱后的成效。 从科学管理的角度来说,如果一种行为的后果是不可评估的,那么科学性就会丧失,同样管理如果不处在评估之下,往往就会走形与扭曲。没有评估如果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也特别容易产生普遍的作弊——我拿了你的钱,我告诉你钱用得很好,你也根本不知道好不好,也无从知道好不好,根本不知道我说的好不好是真的还是假的,那么钱就掉在了黑箱里。这个时候,腐败与滥用的几率就大大提高了。公益的钱只要不在适当的监控之下,是很容易变成公害的。 对公益事业的科学评估有很多方法,有基于受益者感受的成效评估,有基于参与者行为跟踪与受益者报告校验的评估,有基于过程资料的评估,有基于环境反应的评估,有基于参与观察而进行的评估,还有基于项目所导致的社会经济指标变化而进行的评估,等等。我所在的零点公司的经验表明,仅仅以为知道自己的项目会被认真评估,大部分公益项目的执行者与参与者就会更认真地对待自己的项目,项目的透明度与真实度就更有可能。而只要体验了科学评估的结果,大部分的项目管理者会优化与改善自己的工作质量。在目前的条件下,特别需要对于各类公益项目进行普遍的成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公开,作为各类机构组织公益项目的参考,这就为公益项目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