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结构上一直有个矛盾,储蓄率过高而消费率过低,结果是内需始终起不来。
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人们作为消费者制造需求,又作为生产者自行满足需求,既不给别人以投资机会,也得不到来自别人的机会,总体上既没有内需也没有外需。到了“madeinChina”的世纪,美国得克萨斯州草原上的龙卷风,可能在中国深圳富士康厂区引起一场暴雨,“需求”成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研究对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必须改变过度依赖外需的局面。 我国经济结构上一直有个矛盾,储蓄率过高而消费率过低,结果是内需始终起不来。我国学习日韩经验,用净出口形成的外需弥补内需,支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低级的出口导向战略也积累了问题:一是廉价资本、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力不可能一直拥有;二是贸易顺差换来的是对方的纸币,过多的外汇结余产生货币超额发行、资产泡沫形成等宏观经济后果,日韩都曾有过惨痛的教训;三是出口必须依赖海外大国的消费,在海外大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出口不可能独善其身。这次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这三个问题都凸现了。因此,必须采取两方面措施:一是出口产品要向科技进步和效率提高转变;二是通过经济结构和分配制度的改革,调整各种要素所有者在生产和收入中的结构,改变储蓄率太高、消费率太低的局面,推动内需的增长。国家在需求上的战略调整,对投资机会造成什么影响?外需方面,随着海外大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和人民币升值,出口行业需要由单纯的“拼体力”进行转变,既要“拼体力”也要“拼技术”和“拼战术”,政策退出行业的投资机会越来越淡,而受益于海外刚性需求、升级换代需求的行业和中国独有商品的企业,可能继续享有相对乐观的边际收益。内需方面,人口绝对值增长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刚性需求,企业和居民收入绝对值上升引发的高端消费品、新型消费品需求,城市化进程和农村需求增长带来的快速消费品需求,可能是下一轮必须重点关注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