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缺乏推动慈善的主角,还要对别人的慈善之举无端非议,这说明我们缺乏好的观众
民营经济慈善事业的路依然艰难,根据一份慈善公益组织的调查显示,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各类企业超过1000万家,有过捐赠纪录的不超过10万家,撇开捐赠数额不谈,即大多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捐赠。民企也非常缺乏“企业公民”意识。200多年前,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已经为我们画出了财富轮回的方向。财富可以用于流转和再生产,那是刺激经济生长繁衍的资本;也可以变成珠宝和豪宅,那是娱人视听的奢侈享受;还可以救济穷人和孩子,这就是慈善。在财富的这三种流向当中,第一和第三种流向,一个着眼于经济增长,另一个则追求社会平衡,两者都因为对社会的贡献而值得尊敬。 资源是稀缺的,让稀缺的资源“效用”最大化无疑会让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往外移动。而对于企业家来说,慈善公益活动会加大企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知名度,很多商人都很看重这一点,这样有利于公司加强与顾客的联系、合作。而在管理上,会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由于企业对社会负责,让员工更有归属感,他们将会更尽职地工作,这样或可避免人才流失,人才方面的费用投入就降低了。同时,企业家也会更有成就感,获得精神上的收益,对企业家的事业也会起推动作用。而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可以从教育、生活等方面得到帮助。民营企业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将能形成多赢的局面。 但是,还有一些因素,阻挡了民营慈善企业的发展,由于中国的慈善事业还很“小”,大约从10年前中国的慈善事业才开始逐渐起步,而今天尽管有些知名慈善基金大多数人已经耳熟能详,但今天国内的一些慈善机构信息依然不够透明。比如,捐助善款的接收和使用上,缺乏完善的监督追惩措施。捐款的来源、流向等这些捐款者应该知道的信息并没有公开,捐款者的知情权被忽略了。而企业家更担心的是,我们缺乏推动慈善的主角;坐视不管还要对别人的慈善之举无端非议,这说明我们缺乏好观众;慈善门槛过高,我们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企业家也呼吁政府尽早构建一个有利于善举的慈善事业机制,来监督善款的使用过程,让“好钱用在刀刃上”,以此提升企业捐款的积极性。 尽管中国的民企慈善时代还没有真正的开始,但有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各种大小“氛围”也正在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慈善捐赠渠道也在逐渐完善,基金运作逐渐成熟。随着“企业公民”意识的逐渐普及,慈善事业正在融入民企的发展战略之中。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财富与社会责任应该成正比——这样的观念也在深入人心,所以作为逐渐的成为当前经济主流的,具有雄心壮志、高瞻远瞩的民营企业家,必须得对社会尽责,才会获得社会普遍价值观的认可,才会受人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