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聪明的人很难成功吗 导演当老板很难成功



  作者:熊晓鸽 IDG全球常务副总裁

 不聪明的人很难成功吗 导演当老板很难成功

  早在1997、1998年,我就请了一个电影投资顾问,到处做市场调查,当时得出的结论是:那时候投资中国电影产业还太早了。

  十几年过去了,中国的电影市场仍然处于早期投资的阶段,因为它规模很小啊!目前VC/PE在电影产业的投资不到总资金的1%,单个项目很少超过4000万美元。2008年,沈南鹏几百万美元投资保利博纳,开玩笑说一部电影的票房还不如一家酒店的销售额。

  有几组重要的数据:中国的电影银幕加起来有5000块,而美国有4万块(包括IMAX),中国影院快速成长,即使一天增加2块银幕,要赶上美国也要47年。

  中国每年进口20部大片,如果平均放两个礼拜的话,基本上把多厅影院占掉了一多半。中国每年拍400多部电影,其中能够有10部赚大钱是蛮难的。

  对比一下美国和中国最大的13家传媒与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数字(2008财年),就会发现,时代华纳、迪斯尼、新闻集团等美国的Top 13总销售额为1690亿美元,而电广传媒、新华传媒、歌华有线等中国的Top 13只有26亿美元,仅占美国的1.5%;市值分别为1760亿美元和97亿美元,其中,美国只有5家企业盈利,平均市盈率为28,而中国13家企业全部盈利,平均市盈率为119,是美国的4.25倍。也就是说,中国电影人口多、底子薄,但未来前景很大。

  IDG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关注很深,2009年跟上影集团一起投资了《高考1977》,还投资了张艺谋“鸟巢版”的《图兰朵》,跟中影集团投资了《未来警察》。今年我们跟中影及华谊投资了李冰冰主演的《雪花秘扇》和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

  这倒不是我们投资人太功利,看到电影市场快速成长就杀进来了—你要知道一点,任何一个产业只有投资人赚了钱它才会成为一个健康成长的产业,因为投资人赚了钱他才会带动更多的投资商参与投资。为什么中国电影过去做不起来?大多数情况下可能演员赚钱,编剧赚钱,导演赚钱,但投资人不赚钱,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我认为华谊兄弟开了一个很好的头,使人们真正认识到电影是可以使投资人赚到钱的,成为一个可以赚钱的产业了,这是功不可没的一件事。

  我认为中国未来会出现下一代的张艺谋,下一代的冯小刚,目前中国太缺乏培养商业导演和电影造星的成熟机制。一本书上说历代的大人物有三个特点,第一是爱才如命,第二是挥金如土,第三点是杀人如麻。延伸到电影上,也需要爱才如命、挥金如土、“杀人如麻”或者“死人如麻”(战争片、动作片、灾难片),还要加上一点,做电影要耐得住寂寞,要有一个长期的打算,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实力能够坚持7年以上。7年之痒,是很有道理的。

  张伟平之于张艺谋,王中军之于冯小刚,我认为他们不仅是非常出色的制片人,而且是非常好的投资商。他们的最大贡献,实际上是为张艺谋和冯小刚创造了一个好的创作环境,使导演不需要自己去找钱—张伟平在张艺谋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他,前几部片子都赔了钱,坚持下来真的不容易,我对他们很尊敬。

  即使在好莱坞,导演当老板也往往很难成功。斯皮尔伯格(S)的梦工场是他和动画片奇才卡岑伯格(K)、唱片业高手大卫·格芬(G)三个合伙人做起来的,没有后面的K和G具体执行,绝对没有S。(梦工场1994年创立,出品过《拯救大兵瑞恩》、《怪物史莱克》、《变形金刚》、《太平洋战争》等经典影片,2005年底被派拉蒙16亿美元收购。后来梦工场试图自立门户,遇到金融风暴,与环球影业合并不成,2009年2月被纳入迪士尼旗下。)

  总之,电影的投资门槛是极高的,你要想投资这个东西你就必须要赔得起,能够赔得起钱和时间,有更多的专业投资商参与进来,市场才能最终做大。

  如果到哪一天,中国能把现在桑拿按摩的时间减掉90%以上,全都挪到电影院里,就一定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消费市场了。当然,这只是我的希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00183.html

更多阅读

《不满足的人比满足的猪幸福》作者:周国平

常有人问我:不去想那些人生的大问题,岂不可以活得快乐一些?我想用英国哲学家约翰•穆勒的话来回答:不满足的人比满足的猪幸福,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满足的傻瓜幸福。人和猪的区别就在于,人有灵魂,猪没有灵魂。苏格拉底和傻瓜的区别就在

世界十大最聪明的人 世界最聪明的人排名

普通人的智商一般都是在90-110之间,智商超过120就算是智商优异,然而在当今世界却存在这样一批人,他们的智商高的出奇,大家最为熟知的便是斯蒂芬·威廉·霍金,其实和众多高手相比,霍金的160也并不算高。下面就为大家盘点一下世界十大最聪明

爱上一个不存在的人_塔罗牌女巫 爱上塔罗牌

爱上一个不存在的人,比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还要令人绝望。我想在本文中讲述的不存在的人,说的是某种概念式的人物,我们需要他/她的“存在”来标榜我们的价值,有时候也需要他/她的“不存在”,来抵御成长的责任和面对现实的压力。听起来有点

中国人不跪的人——我们的朗诵比赛 我是中国人朗诵稿

12月2日 晚我们进行了十个朗诵比赛,我们板载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取得了全年组第一名的成绩。面临强敌,面临每一位竞争对手,我们拼尽全力,展现出了强烈的团队意识,我们的声音超过了其它有两个班级共同组成的对手,面对强敌,我们始终保

声明:《不聪明的人很难成功吗 导演当老板很难成功》为网友我的青春高八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