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比尔·费舍尔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国际经济学教授 1980年我是美国政府组建的工作小组成员之一,负责向中国领导人介绍西方商业。这一项目最初的想法来源于时任中国副总理的邓小平和美国卡特总统的一次面对面会谈。 那个时候,中国领导人对全球经济知之甚少,经理人、消费者甚至品牌的概念在中国市场都是完全陌生的。企业家精神被看成少数臭皮匠和卖冰激凌的人的努力,企业家在国家经济中则处于边缘地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农民成为了改革的先锋,他们充分利用机会进入“自由市场”,为他们自己和客户创造了更优越的生存条件。中国如今取得的成就是当年无法想象的,取得这种成就的经验之一就是充分尊重中国人民的能力,要记住这些人并不是“天生”的企业家,他们之前没有市场经验,也没有著名的硅谷模式提供经验教训。 这些率先在中国现代经济中创立私营企业的企业家往往比他们的西方同行年纪要大,接受的正规教育更少,并且之前大部分的时间供职于政府组织,总之,中国的先锋企业家与他们的西方同行非常不同。事实上,关于中国企业家的研究表明,他们常常更倾向于保持或提高企业营收,而不是寻找新的发展道路。甚至可以认为,比起西方“主宰万物”式的企业家,他们更有可能成为市场化不知情的受害者。 思考这些,也是有感于最近著名的瑞士企业家尼古拉斯·G·哈耶克逝世。哈耶克被誉为拯救了危在旦夕的瑞士钟表业。面对亚洲手表的低价竞争,瑞士钟表和运动手表产值由1974年的8400多万美元下降为1983年的3000万美元。瑞士面临的灾难不仅仅是知名产业的损失,更是数以千计就业岗位的丧失。
![中国企业家的十宗罪 中国企业家的更好榜样](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2054951273636.jpeg)
哈耶克于1928年生于黎巴嫩,显然当时已不再是传统概念上的“年轻”企业家,他率领一批瑞士投资者创造了“Swatch”的理念,为垂死的瑞士钟表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通过重新设计手表,减少手表部件降低成本,并通过大胆创新的设计使手表品牌与趣味相结合。总之,哈耶克扭转了瑞士表业的僵局,使整个行业好转。哈耶克并不满足于手表行业,更推动了智能汽车的发展。这项原本命名为“Swatch mobiles”的项目被几乎所有主要汽车制造商拒绝后,最终与最不可能的伙伴——戴姆勒-奔驰签署了合作协议。 哈耶克让我联想到所有早期中国企业家共有的特征。除了同早期中国企业家一样年纪偏大,哈耶克也是参与夕阳产业而不是寻求新的机会。哈耶克具有扭转整个行业局面的能力,重新设计工序,向产品和品牌注入风格和趣味。比尔·盖茨从很多方面来说似乎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企业家,可是那些像哈耶克一类的企业家更适合中国。哈耶克与盖茨两者都是富有远见的人,但是盖茨的创业是以一种自然演进的方式向前发展,而对哈耶克来说,扭转困境和重新振兴企业或者行业更为重要。 哈耶克的例子告诉我们,远见和冒险十分必要,而年龄并不是远见和创新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