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醒生:面对气候变化,我们无法独善其身(3)



  同时,我们在发展NGO的早期都有一个错误的印象,大家感觉NGO就是年轻人的一种志愿工作,其实NGO组织在美国是一个非常职业的工作。许多大学生就业的首选是到NGO非盈利组织中去,因为获得接触社会机会的范围会更广一些。若干年后,他们有可能在NGO中再寻找新的发展,或者再转换另一个职业。

  在我加入TNC之前,我和TNC当时的首席生态保护官聊天,他说,他是美国的富四代、富五代,从小家里就把他的一切安排好了。他在常青藤学校读书,结果大学毕业后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因为不需要他挣钱,也没有致富的目标,他父母就建议他到TNC做实习生。他在TNC实习之后觉得很有意思,就到TNC申请,希望能转成TNC的员工。但TNC的员工招聘有很严格的标准。告诉他可以做实习生,但实习期满就要回去,当有职位再开放时再考虑聘请。他问如果希望早一点加入TNC怎么办呢?就是去尽可能地参与一些项目,针对这些项目找一些资金,那就可以参与这个项目。他回纽约找到了父母的很多社会网络关系,介绍TNC在附近的项目,说他想参与这个项目,但是现在项目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于是他的父母和朋友们就同意支持他,因为这也是一个公益的项目。后来,他在TNC做了三十多年,最后做到了TNC首席生态保护官。

  我最近刚刚与亚布力论坛的成员一起去华尔街,一起开会的都是金融机构。我自己还和美国一些顶尖的基金会一起开会,比如索罗斯家族、美国铝业基金会,不同的基金会关注的方向不一样,大家讨论的问题完全不一样。比如美国铝业,他们是全球最大的铝业集团,它所关注的是开采一些矿区时,尽可能将对周围环境的损害降低到最小。如果不得不有损害的时候,就一定要在生态环境保护设计方面从其他地方补偿回来。当他们考虑这些的时候,就需要参与项目的设计者。NGO组织从最开始就介入其中,这一系列人事物的参与,同时说明了社会分工正在更加多元化。

  亚布力观点:您刚才提到了美国富五代到TNC实习和工作的经历,那中国目前有没有专门的NGO组织人才的培训机构呢?

  张醒生:没有,非常遗憾的是中国没有一个正式的院校对社会NGO事业管理进行培训。这也是为什么去年当TNC和SEE颁奖的时候,我们增加了一个项目,就是对中国NGO管理者进行培训,我们和美国印地安纳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一起联合对中国NGO组织的领军人物进行培训。

  但是,我最近非常高兴地听说,北京师范大学可能会设立中国第一个NGO的管理专业。这就与我刚才谈的NGO法的出台是一样的,当社会没有需求的时候,也没有这方面的考虑。2008年四川大地震是中国NGO的元年,大量的NGO组织成立以后,社会上就有这样的需求。这是一个市场的规律,当有需求的时候,就一定会有为这个需求来服务的机构出现。所以我一点不怀疑在未来的几年中,中国有实力的大学或者是非常具备基础的教育机构会开展NGO管理专业的培训,NGO管理和其他的企业管理有相同之处,事实上他的管理模式和我在爱立信的管理模式是相当相似的,所有的现代管理理念,无论是360测试、SWOT分析、战略规划都是一样的。

   

   

  慈善事业不是脉冲

  亚布力观点:中国有一个现象,比如哪个地方需要救灾了,有时候是政府直接从企业拿东西,就好像下达任务一样,规定了这家该捐多少、那家该捐多少,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您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张醒生:我认为这不可能持久。虽然现在因为政府有资源,要做捐赠工作时,一是跟企业打招呼,第二是利用媒体资源号召企业,有些企业也需要救助行动来彰显一下自己,这都可以理解。但是慈善事业不是一个脉冲,它应该成为一个流水,像河流流水一样,天天都在流淌,这样才能持久,不能是脉冲,否则就变成应付自然灾害的短暂行为了。

 张醒生:面对气候变化,我们无法独善其身(3)

  更重要的是中国要出台NGO法和慈善法,这样使得所有企业可以将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规划纳入到自己的企业中来,否则今天让企业捐5千万,明天捐1亿,那这个公司将来如何规划呢?如果这个公司是上市公司的话,它拿出来的钱是否经过股东同意了呢?比如前些时候CCTV对青海玉树的慈善晚会,曹德旺父子捐了一个多亿,但要特别说明是他们个人捐款,如果是他们上市公司捐款可能就要经董事会或股东会批准,所以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会碰到法律的挑战。

  我刚才举了美国的例子,所有的企业如果要做慈善事业,一定不是脑袋一拍就决定捐多少,这不可以。这一定是在整个企业财务规划中已经划拨了,或是已经有自己的基金会了,由基金会来进行支出的管理,然后汇报给公司的基金会管理团体、基金会的董事会,基金会也需要对董事会进行汇报。或是企业做财务规划的时候,一般早就对CSR(企业社会责任)规划出来每年该拨多少钱,就像对研发事业的支持一样,这是一个持续的事情。

  所以我不认为您说的那种捐赠模式可以持久下去,势在必行的就是尽可能地出台相应的NGO法和慈善法。

  亚布力观点: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现在的企业是不是仍处于利润工具的状态,还没有发展到企业造社会的状态?

  张醒生:我觉得企业肯定都有从小到大,从追求利润到追求价值这样一个方向的发展。在公司小的时候,企业成长阶段,不可否认,为了保证企业的生存,必须要获得相应的利益,这时候企业的社会责任更多地体现在稳定企业的发展,然后尽可能地招收更多的员工,为国家、社会做贡献。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利润的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就要发生转化了。这时候就不是一味地追求利润,而是要考虑整个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企业关注的整个目标也会有些调整。前几年大家都在讲企业交税就是企业最大社会责任,但是今天很少有人简单地这么说,他一定会把企业、社会、员工、股东都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企业价值理念。

  我认为这正好是30年开放走的路,我前天参加一个朋友公司十周年的庆典,他从创立公司到完成300亿的规模用了10年,再过十年呢?他已经定了目标再过十年达到千亿。当时,他还宣布了其他一系列指标来支撑这个千亿目标,比如:成为最有社会价值的企业、成为中国纳税最合乎规范的企业、要成为员工最满意的企业、要成为最环保绿色的企业,这一系列的指标列出来之后,也证明企业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环保已成共识

  亚布力观点: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黄鸣说所有的企业都应该带上绿帽子,如果不带绿帽子就落伍了。

  张醒生:这牵扯到我要说的下一个话题——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现在所有人的共识。自工业革命两百多年来,全球人类包括所有的政客第一次都谈一个话题。过去是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国家谈不同的话题,人类很少能够由于一个话题聚集在一起,这个话题就是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原因很简单,如果我们不这么做,大家都没有未来,无论公司做大做小,未来的生存都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我们出去看看,我们会随时都会看到而又都不愿意看到的环境破坏现象。事实上,我们已经天天感受气候变化对人类的惩罚。有人说,去年冬天大雪是气候变冷了,我的比喻很简单,人的正常体温是37度,37度时没有任何问题,不会发烧,身体也不容易不舒服,人的体温只要上升一度,到38度的时候,头疼、骨头疼、浑身疼,有时候呕吐、拉肚子、打喷嚏这些症状就全都来了,地球今天就相当于处在38度的状态。如果人的体温到39度,就必须吃退烧药,到40度就得上医院了,到41度就可能过去了。地球现在就是38度,现在叫做地球极端气候,原因是什么?就是气候变化,地球变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00006.html

更多阅读

张志坤:面对缅甸局势,中国如何应变

缅甸北部地区又一次战火纷飞,地方民族武装与缅甸政府军展开了新一轮的战场拼杀。对此,中国媒体大叫大嚷缅北中国伐木工人的安全,据说外交部门已经派出联络组前往。其实,中国伐木工人的安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国家安全,缅北地区的

张醒生:大自然的罪与罚

     翻看张醒生的微博,很多都跟环保有关——有积极宣传环保理念的,有抵制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如今的张醒生,对环保有些痴狂。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从通信行业的知名企业家到专业公益人士,张醒生完成了一次最华丽的转身。然而,从

《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3)

     如果不明白货币的超发和吸纳问题,就不可能真正弄懂中国楼市和股市的趋势。可以说,两者的大趋势无不与货币紧密联系在一起。  如果货币是水,那么,海绵就好比是货币的归属地。超发货币必须有合适的归属地吸纳它,以寻求某种平衡

张醒生:面对气候变化,我们无法独善其身(6)

  最近我们也在探讨把这种新的技术手段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比如说中国的淮河治理,十几年来,国家投了几百亿的资金,一点成效也没有见到,淮河仍然是一团脏水,就不敢再投了。最后许多人说,其实原因很简单,当地的不法企业主知道白天不让排放污

声明:《张醒生:面对气候变化,我们无法独善其身(3)》为网友爱卜单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