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权是指劳动者享有的法律规定的解除与用人单位劳动法律关系的权利。你对辞职权有多少了解?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辞职权的法律相关知识。
正确行使辞职权的方法劳动者的辞职权,准确地来说,应该叫劳动合同解除权,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劳动者对劳动合同的解除权可分为任意解除权和法定解除权。
正确行使辞职权的方法
一、劳动者的无因辞职权(又叫任意解除权)。
根据劳动合同法37条规定,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该条规定,劳动者只要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内提前三日) ,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劳动者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以提出辞职,同时也不需要单位同意或者批准,只要履行了法律规定的程序,劳动关系即在30日后(试用期内三日后)得以解除。
在这里,笔者有必要提醒劳动者,在行使任意解除权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1)采用书面形式。法律明确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而对于在试用期内的辞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为避免日后纠纷,建议同样采用书面形式。
(2)提出辞职后,在3日或30日的通知期内,劳动者必须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勤勉尽职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同时配合用人单位进行工作交接。
(3)了解行使辞职权的法律后果,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6条,46条的规定,劳动者行使任意解除权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劳动者的有因辞职权(又叫法定解除权)。一般是指,劳动者可以因用人单位的违法情形而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38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同时,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根据上述规定,只要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形出现,劳动者就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行使法定解除权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对于行使法定解除权有无前置性程序的规定;
(2)采用书面形式提出,并能提供确切证据,证明你已向单位递交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
(3)明确写明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
(4)留意当地司法实践对于劳动者行使法定解除权有无做出一些前置性要求。
(5)了解行使法定解除权的后果,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46条的规定,劳动者可能获得经济补偿。
相关阅读:
解除权德类型
依合同解除权产生的条件不同,可将其分为约定解除权和法定解除权。
1、约定解除权。即指通过当事人约定于一定事由发生时,一方或双方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
约定解除权的产生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的约定,而不是单方所能决定。这种约定可以在订立合同时在合同中约定,也可以在订立合同后另行约定。根据《合同法》第93条第2款“当事人可以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的规定,当事人在约定解除权时,对此种权利的行使可以附加一定的条件,如解除权的发生情形、行使条件以及行使解除权的效力等。
值得注意的是,当发生符合行使约定解除权的事由时,并不当然出现合同解除的后果,而是必须经由解除权人在解除期限内向对方发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通常情况下,解除合同既可在诉讼外提出,也可在诉讼中提出。而如有解除权行使方法特殊约定的,则应依其约定。
2、法定解除权。即指由法律直接加以规定,当一定事由发生时,一方当事人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中国现行《合同法》在充分吸收了两大法系及国际公约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对法定合同解除条件作了较为严格的限制。根据《合同法》第94条的规定,单方当事人行使合同法定解除权的情形有下列五种:
(1)因不可抗力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现象。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只有其致使合同目的完全不能实现时,则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享有合同解除权。
(2)因拒绝履行主要债务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这是指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对于这种情况,另一方可不进行履行催告,径直行使解除权。
(3)因迟延履行主要债务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债务人无正当理由,若对于未约定履行期限,在债权人催告后仍未履行的,债权人便可享有合同解除权;若在合同履行期间届满,仍未履行合同主要债务,则债权人可不进行催告即享有解除权。
(4)因迟延履行或有其他违约情形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致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违约形态有多种,包括迟延履行、不完全履行,以及履行地点不符合合同约定等。在此情况下,债权人可不经催告而直接解除合同。
(5)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情形。这是一个概括性的规定,当以上情形都没有出现,而法律规定其他情形合同也应该解除时,合同就解除。这实际为将来法律的发展留足了空间,同时也防止法律出现漏洞。
看过“正确行使辞职权的方法”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