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激励机制。
孩子大多在两岁半以后就能体会到有玩伴的乐趣,到4岁左右尤其喜欢和小朋友玩合作性游戏,一旦找不到玩伴,孩子会感到无聊、失落,有的孩子甚至会说:“没有小朋友,一个人玩多孤单呀”一类的话。
但是,即便是跟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孩子也不希望时时彼此交融,而是要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就像阳阳和依依形影不离,可两人玩做饭的游戏时不停地发生争执,原因是阳阳用树叶当菜、雪当盐,而依依常常往阳阳锅里抓一把土当盐使,类似的举动经常使二人的关系突然恶化。于是,在他们拉开“战事”之前,阳阳妈对阳阳小声说:“你反复说不跟依依玩了,可他就是不离开你,你要想办法让依依自己也做一个菜,做好了俩人比一比,看谁的味道好,这样她就不会随意往你的锅里放东西了。”这个方法果然灵验,因为孩子的好胜心是最强的,都想争第一,哪个肯被比下去?如此,阳阳拒绝依依的目的达到了,两个孩子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二人把自己的美食作品描述得几近完美。
商量是一种交往技巧。
拒绝别人有时要和对方反复“磨嘴皮子”,直到对方认可。比如月亮不想把过山车给辉辉玩,抱着车跑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与其如此,不如找一个理由,对他晓之以理,让他心平气和地接受。比如,前面提到的月亮在以后遇到此类事情,就对小朋友说:“来,咱们先比比个儿吧。我比你高好多,你太小了,还玩不了这么大的车,太危险了,碰着你准得流血,等你长大了,我再教你玩,好吗?”遇到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孩子,月亮有时会说:“我的车快没电了,我先玩一会,明天换了电池给你玩行吗?”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很快,只要这个“岔”打过去,哪还记得以后和明天?以如此商量的口吻和小朋友对话,巧妙地守住了自己心爱的东西,又避免了一场暴风雨。
体验别人的感觉。
孩子是最单纯、善良的,当他了解到自己的一句话、一个举动给小朋友带来了不愉快,心里也会感到不是滋味。父母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解释清楚,他的言行在对方内心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前文中的丽丽妈妈,在去游乐场的路上问丽丽:“假如你去小雨点家,高兴地玩她的玩具,这时她让你走,还往外推你,你高兴吗?”“不高兴。”“如果她说想早点去,能早点回来,等她回来一定和你玩,还有一些你没玩过的新玩具给你,你会怎么说?”“好吧,你可一定得早点回来。”“你刚才那样对小雨点好吗?”“不好,我要是让她下午来家里她就不哭了。”当体验到了他人的感受时,孩子也能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怎样让对方高高兴兴地接受自己的决定,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
泰然接受他人说“不”。
即便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也应该在宝宝头脑中强化一个概念———别人的东西不属于我,只有在人家同意的情况下,才能享用一会儿。3岁的贝贝总是看着别人的东西比自己的好,拿不到手就哭,或是让爸爸妈妈去跟小朋友要。父母当然不能代劳,于是召来贝贝发更大的脾气。父母采取冷处理,待他平静之后再讲道理。妈妈告诉他,每个孩子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人家的东西贝贝没有,贝贝有的别人也可能没有,但如果贝贝能和小朋友换着玩,一件玩具就能换来很多种,孩子们都能玩到自己没有的东西。后来贝贝接受了这种方法,每每如愿,偶尔碰了“钉子”,贝贝也能一脸的无所谓,一会儿又能发现新的目标。因为他已经尝到了“交换”的甜头,由此领悟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