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语词的含义
古语词是现代人为了满足交际的需要,进一步丰富现代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已经形 成的基础上所吸收的古代汉语词汇。它包括一般所说的文言词和历史词。其中前者所代 表的事物和现象依然存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诸如“若干”、“如此”、“之”、“乎”、 “者”、“与”、“及”、“亦”等;后者则系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的历史上的事物或现 象,如“宰相”、“钦差大臣”、“丞相”等。在公文写作中,古语词尤其是文言词的使用是常见 的、大量的,它具有特殊的表意功能。如能恰当地运用,可使公文语言精练简约,典雅庄重, 富有概括力,从而极大地增强其表达效果。
二、古语词在公文中的使用
古语词在公文中的应用范围极广,而且在长期的公文写作实践中,人们对古语词的使用已经形成了具有较为稳定的规律性特点。它既可用于公文标题之中,也可用于正文的主 体部分,还可用于开头和结尾。兹概要举述如下:
(一)标题。公文标题中运用古语词,最主要的是“若干”一词。在表意上,此古语词较 为宽泛,具有不定指性,但给阅者的概念却极为准确、明晰,而且由于它的使用,还给整个标 题涂上了一层庄重古朴的色彩。这也是公文语体风格的重要表现之一。如《中共中央关于 加速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 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等便是。这些标题中的“若干”即系文言词, 属于古语词。显见,由于它的使用,极大地增强了公文标题的表现力,倘若代之以具体概 念,则不仅与实际情况不符,而且还会使整个标题黯然失色。
(二)开头。古语词在公文开头部分运用频率也较高,其中最主要的有两方面:一是表 示行文的引据,如《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县县直属机关设置和编制总额的批复》一文 的开头:“你县年月日《关于县直属机关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请示》收悉”。其中的“悉” 即为古语词。二是用以表示行文的缘由,如《中共中央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等文 字缺点的指示》一文的开头:“现在党政军来往电报及其他报告、指示、决定等文件,写得好 的,确实不少。这些电报或文件,写得清楚明确,生动活泼,使人便于阅读,发生极大效力。 但同时尚有许多文电,在文字上存在着严重缺点,必须予以纠正。这些缺点之最常见者,有 滥用省略、句法不全、交代不明、眉目不清、篇幅冗长五类。兹分别规定纠正办法如下。”这 段文字的中心意向在于阐述行文的缘由,以便使受文者深刻认识和了解发文的必要性和重 要性。其中加着重点之处均为古语词,由于它们的使用,使得行文简练、庄重,表意明确严 整,充分体现了指示文种的语体风格!
(三)主体。公文正文主体之中使用古语词的频率就更高,可谓俯拾皆是:不妨随机举 述两例:(1)“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 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t钦差 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此例中 运用了“钦差大臣”等一系列古语词,极其生动地为主观主义者画了像。又如“这些朋友们 的心是好的,他们也是爱国志士。但是‘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的看法则不对,照了做去, 一定碰壁。因为估计不符合真相,行动就无法达到目的;勉强行去,败军亡国,结果和失败 主义者没有两样。所以也是要不得的”:(毛泽东《论持久战》)此例中,作者运用古语词 “先生之志则大矣”,具有明显的讽刺意义: 决定类、告知类和法规性公文中,古语词的使用就更为多见。这是由它们自身的性质 和特点所决定的。
(四)结尾。公文结尾运用古语词的情形较多,主要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结尾语,往往使 用不同的古语词。如请示文种的结尾“妥否,请批示”,“妥否”一词的使用,既简练又庄重: 其他诸如法规体公文如“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批复文种的结尾语“此复”、通知文种 的结尾语“特此通知”、函文种的结尾语“即请函复”、“请予大力协助”等等,均属此类。由上所述,不难看出,在公文中恰当运用古语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它可使行 文简洁匀称,生动有力,富于节奏感。例如“伯承最反对军事指挥上墨守成规,粗枝大口十,大 而化之”。(《悼伯承》,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87页。)此例“大而化之”中的“而”、 “之”均为古语词,它们与“大”、“化”结合使用,其作用在于与前面“墨守成规”、“粗枝大 叶”一起构成四字句,能够收到简洁匀称之效。其次,它可使行文具有庄重严肃的感情色 彩。最后,恰当运用古语词,还可以表达幽默、讽刺的意义。这些,可从上述实例中略见一 斑,此不赘言。 公文中运用古语词应注意两点:一是要适度,不要用得过多过滥。否则,“之乎者也”之 类充斥全篇,势必影响其表达效果;二是要贴切。即指对古语词的使用,一定要注意结合特 定的语境和上下文内容来进行,做到恰切得体,切忌牵强附会,生拼硬凑,否则就会使公文 显得不伦不类,从而起不到应有的表达效果,甚至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