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各地天气降温幅度比较大,人们都开始装备上羽绒服了。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穿衣公式”:比较厚的羽绒服相当于9℃,薄款羽绒服相当于6℃,稍厚的弹力絮棉衣是5℃,厚羊毛衫是4℃,棉背心4℃,抓绒衣服、薄外套是3℃,厚的棉毛衫2℃,薄的棉毛衫是1℃等。若温度为22℃,那么穿一件短袖T恤加一件薄外套就可以:22+1+3=26,控制在26℃就可以了。可见,羽绒服对于防寒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实,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种的羽绒服,质量也参差不齐。价钱更是从几百块到几千不等。那么,面对纷繁复杂的羽绒服种类,我们该如何挑选呢?
一、看填充物
在羽绒服的吊牌中会标明填充物的类别,一般分为鹅绒或鸭绒两种。同等含量的鹅绒比鸭绒保暖性更好,价格也较贵,因为从更大更成熟的鸟类身上采集的羽毛会更保暖,至于是白鹅绒还是灰鹅绒对于羽绒的保暖性影响不大。
二、看标签
有些人在买东西的时候,习惯性的都不看标签,其实,如果是比较正规的商家生产的,标签上肯定会有质量标签、检测报告等,而且上面的羽绒种类、含绒量和充绒量都标得很清楚,如果没有,就是不合格。
三、看含绒量
鸟类的羽毛,一般可分为“羽”、“绒”两类。羽毛中间有一条轴,名为“羽轴”,而“羽轴”两旁的两排坚硬的“羽枝”叫“羽毛”,其主要的功能是在鸟类飞行煽动空气;而“绒”是羽毛中没有“羽轴”的羽毛,看上去像棉花一样,由许多细长和柔软的纤维丝不规则地聚集在一中心点而相连于鸟类的身体上。
“绒”是唯一天然的最佳及最轻的保温物质,羽绒服的含绒量指的是“绒”的含量,户外羽绒服的含绒量一般在80%以上,这样才能保障保暖效果。
一般情况下,含绒量也能够在吊牌中看到,当然也可再检测一下:挑选羽绒服时,用手摸捏羽绒制品,试其手感柔软程度,如手感柔软又有完整的毛片,则填充物较好。
四、看蓬松度
蓬松度也是衡量羽绒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但其测量的相对误差也较大,很多吊牌中不标明蓬松度。挑选羽绒服时,可将羽绒制品放松铺平,让其自然恢复三分钟,再用手按压制品,随即将手松开,如果能很快回弹恢复原状,可说明羽绒服的蓬松度比较好。
蓬松度代表羽绒服的“质”,即指每一盎司(30克)羽绒所占体积立方英寸的数值,可以说蓬松度越高,同样充绒量下的羽绒可以固定更大体积的空气层,保暖性就越高。户外羽绒服的蓬松度一般分为550、600、700、800和900。
蓬松度为500的羽绒服,属超轻型羽绒服,穿着舒适轻便。
蓬松度为800的羽绒服,具有超高的保暖隔热性,同时具备非常好的膨胀感与压缩性,户外运动穿着时无负担,手按羽绒服压下后松手,能看到羽绒服很快回弹恢复原状。
五、看克重
克重是指一件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包括“羽”和“绒”两项,一般来说200多g、蓬松度800、填充95%白鹅绒的羽绒服已经很保暖了。想想看,一条厚羽绒被子的克重也不过是1000g。当然挑选时不能单看克重,还要考虑一件羽绒服的总面积。
六、看面料与做工
一款保暖又轻便的羽绒服,对于面料有什么要求?一是防风、二是防泼水、三是防钻绒、四是轻便,寒风凛冽、雨夹雪的天气时穿着,不会打湿衣服从而使羽绒因受潮而收缩,导致保暖性下降。为了满足这些条件,户外品牌多开发特殊的高科技面料。
七、看拉链
不同于一般衣服上的拉链,羽绒服的拉链要求顺滑、防水、有防夹装置、极寒天气下能正常使用,这些都是根据羽绒服特殊的穿着环境决定的。
八、闻味道
鼻子贴近羽绒服仔细闻,如果有臭味或者其他异味,就证明里面的填充物是劣质的羽绒,就不要购买了。
九、拍一下羽绒服
用力拍一下羽绒服,如果有很多羽绒钻出来的话,或者有其他的灰尘出来,说明布料防钻绒性比较差,而且做工不细致。
十、防水性的要慎选
有些人喜欢在买羽绒服的时候,想要那种防水的,密封性是比较好,而且不钻毛,但是这样面料的衣服透气性也会很差,因为长期穿着,水汽不易散发,羽绒很容易因为受潮而发霉,从而影响衣服整体的防寒性。
提示:购买时还要注意剪裁,用于固定羽绒的格子越多越好,否则洗过几次后,羽绒可能会结团,羽绒分布不均匀,保暖性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