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小时候的故事 华罗庚小时候的故事

陈景润小时候的故事 华罗庚小时候的故事

  华罗庚小时侯很爱动脑筋,下课了,小伙伴们都出去玩了,他还在教师里想老师讲的问题,有时候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同学们叫他都听不见。久而久之,同学送他一个外号,叫他“罗呆子”。

老师打开华罗庚的数学作业,发现许多地方都有涂改,一点也不整洁。老师开始很不满意,后来,发现华罗庚是在不断改进和简化自己的解决方法。他的数学才能被老师发现后,就尽心培育他。初中毕业后,华罗庚考进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到最后一个学期,家里实在拿不出50元食宿费,只好退学,所以他的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他失学回家后一边自学数学,一边帮助父亲照顾小店,华罗庚一钻进数学题就好象如了无人之境,不是忘记接待客人,就是把客人气走了;就是算错了帐,多找了钱。父亲气极了,有一次,他把华罗庚的数学书烧了,华罗庚心疼得晕到在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763271/646555466.html

更多阅读

名人故事系列:二 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 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

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 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姐姐和同学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与对称奇素数定理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与对称奇素数定理吕明进“任意大于4的偶数都可表为两个奇素数之和”的哥德巴赫猜想,自1742年一提出,国际上就有许多著名数学家力求攻克它,但直至20世纪20年代,进展甚微,均未获得成功。因此,英国著名数学家哈代于1921年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 哥德巴赫猜想 徐迟

陈景润是世界有名解析数论学家之一,他在50年代即对高斯圆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的以往成果,作出了主要改良。60年代后,他又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进行普遍深刻的研讨。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

陈景润和哥德巴赫猜想 居里夫人和镭

陈氏定理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发表,1973年公布详细证明方法。这个定理证明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1+2”。陈景润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  汉族,福建

声明:《陈景润小时候的故事 华罗庚小时候的故事》为网友渘綪亻以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