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是康德说的,我则是听蒋勋说的,蒋勋同学谈美学的时候也谈到很多与感官相连的事儿,而林东林的这本书,恰恰是与很多身体感官相连的审美。 圈子就这么绕回来了,你也不能说孕妇的逻辑性不好。
小学的时候,离开过父母几年,寄居在亲戚家里,对父母的思念,是一种抽象的,那个年龄还不十分懂得的东西。高一开始又远离父母千里在校住宿,那时候思念就具化成经常做的一个梦,梦里打开冰箱,冰箱里满满的食物。
以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宠溺贪嘴的我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予丰富的食物,冰箱里会有3种以上的乳腐,5种以上的牛肉干,妈妈去成都出差永远不忘去锦江饭店买一盒糕点。对父母的思念如此具体,具体成冰箱里的每一样食物,具体成心里的满足感。
爱华阅读配图
林东林的这本书我看了一个多月,我写邮件给他说很喜欢这本书,想写一篇配得上我喜欢的书评出来。
孕后各种器官变得敏感异常,首先肯定是嗅觉,一有油烟味,捏着鼻子就跑老远。然后是味觉,以前喜欢的荤腥大肉,一概嗤之以鼻,弄得家人一直觉得我蛋白质摄入不够。然后听觉也开始敏感,无法忍受刺激激烈的声音。
咦,这些都是已经遗忘了的感受啊。
书的目录顺序是 饥饿感、疼痛感、五官感、生活感、审美感、孤独感、归属感和灵性感。
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嘟嘟已经成形,甚至可以说活跃异常,对甜食异常敏感。可是当他要来到世上,这些感官是他都要一步一步经历的。他会经历饥饿,饥饿伴随的是吃带来的富足,是妈妈怀抱的温暖,是有人爱护的满足和安定。 他会经历用眼睛看世界,用手触摸玩具,用鼻子闻亲人的味道。他也会慢慢经历那些物欲,那些在书中所表达的,与生活链接在一起的,衣裳、住宿、食物的物欲。
我在看着这本书的时候,想着嘟嘟的成长历程,略有些百感交集,这些在我们成年几乎都已经快忘记的感受,我将会伴随嘟嘟同学,再次一一经历。
甚至,甚至连他大便的臭味,都会变成我幸福的回忆吧?!
康德说,美是无一切利害关系的愉快的对象。把这话换成“爱”大概也是一样吧。爱也是无一切利害关系的愉悦的对象吧? 嘟嘟同学和林东林的这本书,都变成让我再次感受那些我几乎已经遗忘了的感官体验,让我不带有功利性地,把“爱”和“美”重新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