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作为传递策令、沟通信息、推动公务活动开展的重要工具,特别注重对各种词语的 选择和使用,讲究“炼词”的艺术性。它直接关系到公文的内容表达,关系到它的质量和效 力。就通常而言,在公文写作中要做到正确用词,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要注意区别词语的不同含义,务求词义确切
现代汉语的词汇非常丰富,词义也极其复杂,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在 公文写作中,对于词语的使用首先应当做到词义要确切,包括同义词的辨析、词义的轻重、 适应范围以及切合对象等方面,必须做到准确无误。要特别注意根据公文表达对象的要 求,严格辨析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准确加以选用,使所用之词符合表达对象的实际。请 看如下几例:
(一)“有来犯者,只要好打,我党必定站在自卫立场上,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之 (不要轻易打,打则必胜),绝对不要被反动派的气势汹汹所吓倒。”(引自《毛泽东选集》第 4卷,第1052页。) 这里,作者连用了“彻底”、“干净”、“全部”等三个近义词,突出强调了我党歼灭“来犯 者”的态度和决心,语意极其强烈。
(二)你们的这样许多言论行动,既然和敌人汉奸的所有这些言论行动一模一样,毫 无一致,毫无区别,怎么能够不使人们疑心你们和敌人汉奸互相勾结,或订立了某种默契 呢”《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64页。这段文字,作者一连用了“一模一样”、“毫无二致”、“毫无区别”等三个近义词语,旨在 强调国民党反动派与敌人汉奸的言论行动完全相同,从而充分有力地揭露了国民党的反动 本质。
(三)“我是主张先把本民族的东西搞通,吸收外国的东西要加以融化,要使它们不知 不觉地和我们民族的文化慰合在一起。这种融合是化学的化合,不是物理的混和,不是把 中国的东西和外国的东西‘焊接’在一起。”(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 此例中,通过“融化”、“融合”、“化合”、“混和”、“焊接”等意义上有联系但又有区别能 词语的辨正,来形象地说明“融化”是这样的,不是那样的,从而进一步阐明“融化”的真实 含义。 在对近义词进行认真区辨、准确使用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对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 词等关键词语的锤炼。因为锤炼体现着公文写作者语言表达的功力,如能恰当选用,可以 收到最佳的修辞效果。高尔基说:“必须善于从中挑选最准确、最明晰、最生动的词语。” (《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文文意的正确表达。
二、要注意区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对于感情色彩,主要指要明确表示出作者的意图和指向,或赞成或反对,或歌颂或暴 露,必须旗帜鲜明,毫不隐讳,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要正确区分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不能错用或滥用,否则就会因褒贬失宜而影响词义的正确表达。对于语体色彩,主要包括 口头语体色彩和书面语体色彩两种,要注意区别使用,即要用严谨、庄重、简洁而又典雅的 书面语体,摒弃口头语体,勿使介入。例如:“宋庆龄同志……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 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是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的久经考验的先驱,是全体中国少年儿 童慈爱的祖母……”(《中共中央关于接收宋庆龄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的决定》),这 段话用词极富书面语体色彩,如果使用口头语体入文,例如为了表示“亲切”,将书面语词 “祖母”换成同义词“奶奶”,就会破坏全文的庄重色彩,削弱这一决定的严肃性。
三、要注意区别词义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变化
即要掌握好一词多义的运用,既要注意它的基本意义又要了解它的引申意义,而这对 于保证用词的准确性和丰富变化、提高公文写作的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应当说,一词多义, 是语言发展的结果,因此,写作时要区分场合,正确使用。
四、要注意选用通俗
易懂之词,不要生造词语,也不要使用那些 专业性特别强而别人难以看懂的专用语 比如“龌龊”、“怯懦”、“彷徨”等词就不如“肮脏”、“胆小”、“犹豫”等词易懂。有人把 “成人教育”生造成“成教”,把“为外宾参观游览进行向导”生造成“旅游外导”,还有人生 造四字格式的成语“言笔交加”、“风雨联合”等,令人难懂。为了做到明白易懂,即使是专 业性比较强的公文,也应在不损害内容表达的前提下,尽量写得让人看得明白。
五、要掌握公文写作的特定用词
在公文写作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些特定的词语,不同的特定用词分别服务于不同 语境的需要,掌握好这些特定用词对于提高公文写作速度是必要的。如“根据、遵照、为了、关于、随着……”均属公文开端用词;“我(处)、你(局)、本(委)、贵(校)”均属公文称谓用 词;“拟请、恳请、特、报请、可否请批示”均属公文中的期求用词;“责成、交办、试办、办理、 执行、可行、可办、同意、照办、批准、原则同意”等均属公文中审批、批办用词;“为荷、特此、 为……而努力、祝……”等均属公文的结尾用词。对上述一些公文常用词语,应当根据公文 表达的不同对象和行文的不同关系,按照不同需要有选择地加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