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呼吸道感染了细菌就可能会有痰,喉咙发痒难受,还有痰堵着,那么你知道痰是怎么来的吗?为什么会分泌出痰?下面就由学习l啦小编为你详细介绍。
痰是怎么形成的:痰是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平时也会分泌,但不多。当有炎症时,则分泌过多,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质地。
呼吸道的黏膜有黏液腺和纤毛。黏液腺分泌黏液(较有黏性)和浆液来湿润呼吸道的黏膜也黏住与空气一起进到呼吸道的小碎粒或细菌,黏膜上的纤毛会向上运动,这一种纤毛运动就把黏液和外来异物往上移送藉以清除呼吸道,由此,生理上,痰是由黏液腺分泌出来的黏液及浆液和异物的混合物。健康的人每天产生约 100 cc 的黏液,这些黏液藉纤毛运动被上送到呼吸道的上端后不知不觉被吞咽下去,所以健康的人不会感觉有痰出来。但当呼吸道有病时黏液的分泌增加因此刺激呼吸道产生咳嗽的动作而将痰咳出来。健康人的痰是清的,当有气管炎或支气管炎时痰的颜色就变成白色,而再加上细菌感染时则因细菌和脓的掺入而变黄色或绿色。如果掺入血液时就呈粉红色或血红色。
咳、痰、喘、炎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主征。下呼吸道感染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感染主要的是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多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引起,是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常见于寒冷季节。
当呼吸道发生炎症病变时,呼吸道液体的成分就会发生改变,形成痰液。痰液中包含粘液、异物、病原微生物,各种炎症细胞及坏死脱落的粘膜上皮细胞等成分。痰液中液体主要是由支气管粘膜上皮的分泌粘液的腺体和杯状细胞分泌的。腺体的分泌受迷走神经支配,刺激迷走神经可以促使腺体分泌增加,杯状细胞除了也受迷走神经支配外,在直接受到吸入的干燥空气、刺激性气体等刺激后亦分泌增加。
在慢性气管炎等疾病时,气管支气管内的腺体肥大,杯状细胞增多,分泌物的量显著增加,并且其粘稠度也大为增加,而气管粘膜的纤毛运动减弱,造成痰液清除功能受阻,粘液不易排出。
辩证治痰:中医将痰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
寒痰: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小青龙汤加减:桂枝6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有气喘加炙麻黄6~9克。
风痰: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杏苏饮加减:杏仁10克,苏叶6克,荆芥6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白前10克。痰色转黄,加胆星6克,连翘10克,银花12克。
热痰: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泻白散化 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甘草5克,生石膏30克,黄芩10克,杏仁10克,胆星6克。
湿痰:湿邪侵入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痰为白色稀水样,量多易出,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二陈汤加味:制半夏10克,橘红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15 克,苍白术各10克。
燥痰: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清燥救肺汤出入:北沙参15克,天麦冬各10克,生石膏30克,炙杷叶10克,杏仁10克,生地15克,浙贝10克,玉竹15克。
痰的危害:产生和成分
据专家介绍,痰是呼吸道的分泌物,健康人一般是有痰的。但如果患有呼吸系疾病,受致病微生物感染后会产生大量的痰液。痰中有成千上万的病菌。痰液可传播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霍乱、麻疹等。有人随地吐痰,其他人都有吸入致病菌染病的机会,因为痰中致病微生物会蒸发到空气中,健康人呼吸一些带有病菌的空气,很容易“中招”,痰是我们呼吸道排泄出来的废物,小小一口痰,细菌千千万,保持环境卫生不可以随地吐痰,但是绝不能强忍着咽下,因为痰里面含有大量的细菌,如果咽下去后有少部分细菌可能会被胃液杀死,但是绝大部分的细菌却仍然活着,它们会进入肠道从而引起肠道的疾病,而如果痰中带有结核杆菌则可能会引起肠结核病。这些细菌还有可能通过血液传播到肝、肾、脑膜等部位从而引起这些部位的疾病, 专家指出,有痰憋住不吐也会害人。痰在呼吸道如不及时排出,导致呼气不畅及呼吸困难,可能发展成肺气肿;咳嗽,反复咳嗽会使肺泡发生变化导致功能低下;有些病人的痰还具有抗原性,可引发过敏性哮喘。因此专家指出,有痰还是要“一吐为快”,但注意不要随地乱吐。吐痰,最好用纸巾包好,再把它扔到垃圾桶里。
痰的形成
痰是人体呼吸道的分泌物,它是通过支气管纤毛运动上皮纤毛的运动,从肺部向上呼吸道推动,最后,通过人的正常咳嗽反射从气管内咳出排出体外,正常人痰很少,只是保持呼吸道湿润而分泌的少量粘液。但当人吸入刺激性气体、尘埃、致病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时,上呼吸道就可能发生炎症,或者肺部发生疾病,呼吸道就会分泌增加,痰量就会增加,而痰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可以由粘痰变成黄脓痰。比如:在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空洞形成时,肺化脓性炎症时,黄脓痰的量就会增加,而且里面可以含大量的致病菌。
呼吸道分泌少量的粘液是正常的,它对人可以起一个保护作用。当人吸入比较冷和干燥的空气时,通过呼吸道可以使进入肺内的含氧空气进行湿润和加温,也可以使吸入空气中的尘埃、有毒的其他颗粒以及空气中的含细菌的尘埃颗粒吸附在湿润的支气管壁上,通过支气管上皮的纤毛运动,推向上呼吸道,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起到了保护肺脏的作用。
污染物
肺脏通过呼吸道与外界直接相通,空气的污染物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也包涵了痰液与尘埃结合后干燥的颗粒,通过人的呼吸吸入肺脏,一旦人体抵抗力下降,那么,呼吸系统发生炎症而得病的机会就大大增加。经科学家们研究,认为由于呼吸系统结构的特殊性,感染肺部的致病微生物多而复杂。再说病人又可通过呼吸系统的分泌物,痰液的排出,打喷嚏等可以再污染空气,再可以使人吸入。这样周而复始的传染而感染,所以,呼吸道的传染病流行传染是很快的。况且,结核杆菌在干燥的尘埃中存活的时间很长,所以,危害也就更大。
呼吸道传播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痰液污染了空气,污染了空气中的尘埃。有人通过测定,正常人每天24小时至少要吸入10~12个立方米的空气,否则不能维持人正常活动所需的氧气。这十多个立方米的空气中,能被人利用的也只有含20.9%的氧气,可想而知,这十多立方米的空气中含有多少人体所不需要的东西,其中包含着有害有毒物以及干燥的带细菌的尘粒。所以如何减少这些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物质的吸入,就需要净化我们的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随地吐痰
是一种恶习
随地吐痰是一种恶习。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代文明国家,在东汉华陀的“中芷经”早就指出,结核病是“传尸者,非一门相传而成也,或问病吊丧而得,或朝走暮游而逢。”华陀实际上已经考虑到结核病是通过空气在传染,只是当时科学发展的限制,似乎尚未认识痰(飞沫)→空气→人而传播。痰是呼吸道传播疾病的元凶,所以禁止随地吐痰,随地吐痰应该受到社会的遣责,从懂事的孩子起都应该知道不要随地吐痰,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