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前,一个著名主持人在综艺节目上说到自己与母亲:每次回家,母亲都会让我带许多东西走,而我总是用不耐烦的语气对她说,不要不要。我的态度很差,到了机场,我就开始后悔。可是下一次,依旧如此,循环往复。说到这里的时候,他的眼眶就红了,许多人也沉默了。母亲,于许多人,便是扮演了那个温暖、安全却肆无忌惮、默默付出的港湾。
我想起这一幕,是因为前段时间遇见的一对母女,我不敢说这会不会是终身难忘的一件事,但至少如今,我每次看到父母,无论发生天大的事,都会节制自己的情感,哪怕心烦气躁,哪怕无可奈何。
那是城市八九点的公交车上,每个人都自顾自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休息。
我的身后是一对母女,母亲的话很多,有一事没一事地说着家里的琐事,唱着独角戏的她说得很高兴,我猜一定是很久没有见到女儿了,抑或是很久没有单独与女儿在一起,便格外珍惜这样的机会。
期间女儿接了一些电话,声音竭力抑制着,保持着心平气和,却与人在争论些什么,听上去像是白天工作中的不愉快。女儿挂了电话,母亲又开始继续讲。母亲的话显然并没有停下的意思,平缓而迫切地说,翻来覆去地说,并竭尽全力地想在短暂的彼此相处的空间里说完想说的话。而女儿的焦躁其实一直都在。在二十多分钟的车程里,除了听到女儿接了几个电话,我没有听到她有任何对谈,坐在她的前座,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她的“啧啧”中的不耐烦。
终于……
女儿终于说话了,她的声音很响亮,不出意料:你这些事跟我讲了无数次了好不好!每次都是那么几件事,烦死了!所有的人都把头转向了身后,而公交车也使劲地震了一下。
女儿拎起包,匆匆来到了等候区,她没有回头,在下一站独自一人跑下了车。女儿应该与我一般大的年纪,神情有点疲惫,她下车的时候,皱着眉,怒气冲冲地走出车门。我没有看到母亲跟着,那一刻,她们早已在那一声责备中各自划清了界限。
这之后,我至始至终都不敢回头去看看这个母亲的正脸,可我坐在她的前面,可以明显感到,她的呼吸有点急促,伴随着些许的擤鼻子的声音。这个老人可能在哭,我不知道素日这对母女的关系如何,但此刻,她俨然就像是一个被人丢弃在路边的孩子,找得到回家的路,却可能早已黑灯瞎火不知东西。
这不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也不是我第一次感觉到一种手足无措和深深刺痛的感觉。我的手足无措,来自于面对这个母亲,我不知道是该去安慰她还是假装不声不响。她显然是需要安慰的,没有一种眼泪比老泪纵横更让人难过,可是我又该怎么安慰,每一个父母眼中的女儿都是容不得别人用任何话语冒犯的,而你知晓了她们的秘密,也未必正合时宜。至于那种深深刺痛,是因为女儿对于母亲,早已在成长的路上凌驾在了母亲身上,她的情绪可以随意宣泄在她的母亲身上,哪怕这些情绪的来源或许并不来自于她。
我想起一句话,我们总是喜欢把最坏的情绪留给最爱我们也最亲近的人。
父母,我不想说父母于我们究竟有多伟大之类的话,我也不肯定天下每一个父母都是称职的。但大多数人的父母都是拼尽一切让你拥有他们所认为的最好的世界。
为人子女的时候,是不懂“父母只有你”的这样一种依赖,是不懂得当父母的无私与默默付出,就像龙应台的一篇文章中曾表达的:即使你平庸,父母也未必失望。而只有年岁增长之后,才知晓,那些我们以为她们所有对我们的成长的不尊重的做法,是因为她们过度放大了她们理解中的社会的不堪,所以拼命希望我们成为足够强大的人,成为他们所认为的强大的人,来抵御这个世界或许会袭来的枪林弹雨。他们对我们的依赖随着他们的老去是在与日剧增的,有些时候,他们不停地用他们的方式来引起我们的关注,而我们也该知道,他们的迎合是对自己的未来的不自信,也是对我们的不确定。
说说我自己,我也正扮演着一个女儿的角色。从小到大,我都没有离开父母很久,换言之,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这座城市,连唯一能够去远方过远方生活的大学也在本地的一所学校度过,工作也是。所以,我与父母的相处非常长。
总的来说,我与父母的关系非常不错,至少在出嫁之前,我一直保持着晚饭过后与父母在街上散步的习惯,一般是我与母亲先出门,然后约定在某个地点,与父亲汇合。但这并不能否认,我也时常在家里有着激烈的情绪,或许,没有让父母在大庭广众之下难堪,但偶尔母亲也会为了我某句话湿了眼眶。
三年前的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原因,我的情绪非常不稳定。现在想来,也不是天大的事,可当时,一度觉得人生灰暗到底,甚至萌生了环游地球的想法——环游地球,就是逃避现实。
我记得那时,我在家吃饭是不容许父母与我说一句话的,父亲母亲本来桌面上总要讲一些事,为了顾及我的感受,也尽量少说话。而我呢,还是稍微不顺意,就摔下碗,跑进房间里,一个人生闷气。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大到自己已经无法稀释自己的情感,而又不敢自己和盘托出自己的情绪,怕父母担心。后来,母亲说,那一段时间,真的很害怕我度不过去。而父亲也说:母亲夜里常常落泪。
母亲在我心情还算平复的时候,试图与我讲一些好玩的事,她甚至一堆一堆地给我买最喜欢吃的车厘子,好像是98元一斤,那个爱在摊前为了三四毛钱讨价还价的母亲,不惜几十元一天天地给我买。可我依旧一边吃,一边不理不睬。
度过的过程,无非是领导的安慰与依旧认可,朋友用许多自己经历的事实告诉我真的没什么,时间也起着很大的作用,那些人与事的压力在日子中也渐渐淡去。
事情过去了,我是知道自己的错误,并与父母说“对不起”。父母假装没事人一样,笑笑说“怎么了,什么也没发生啊”。
若干年后,父亲与我说:其实,我们也很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一五一十地告诉父亲,父亲如释重负地笑笑,他用了一句很时髦的话:那些你认为过不去的事终于可以笑着说出来了。
那一刻,我才了解到,你认为自己是因为和父母熟悉,才敢随意暴露自己的情绪,可你却忘了,他们希望知道的不是你的情绪,而是你情绪背后的真相。
这些年,随着父亲逐渐老去,而自己也为人母亲,脾气收敛了许多。
以前我非常非常介意我的父亲在我写作的时候,突然闯进来叫我帮他打一些字,父亲电脑技术不熟练,因为一些工作需要打字,所以由我代劳。而我的态度也真的非常不好,常常是“等下,等下,没看到我在写字吗”之类的,然后把父亲打发出去。而现在,如果不是非常着急的稿子,我都会停下来,帮父亲先做完他需要的,然后继续写。
我母亲记忆力非常差,好像是越来越差,她总是会把许多事记错,比如她至今记不清楚我的专业硕士是在哪个学校完成的。我以前也会抬高分贝,纠正她的错误,偶尔还会补一句:这记性,难保以后不会得失忆?我这句话是开玩笑的,母亲也笑。可有一次,当我看到她与我亲戚说起这件事,想不起我的学校,竟像个考试前突然忘记了所有功课的孩子,一脸紧张又难过。那一次之后,我才意识到,母亲真的老了。
我们为什么不能与父母好好说话,为什么要把最坏的情绪给父母,为什么口无遮拦地发泄自己的情绪,或是用沉默不语回应她们的关心和爱护,却忘记了她们真的没有义务来完成你情绪的转变。我们偌大的包容心都给了别人,却把剩余的对生活的严苛留给了父母。
有一句话是父母是你永远的港湾,而我们也该是父母永远的依靠,慢一点与小心一点,节制一点与忍耐一点。我们要像个大人一样了,学会轻声细语地对待父母,学会慢慢让父母获得你给的美好,学会让他们获得他们曾给过你的爱。因为他们的时间有限,因为你与他们相处的时间有限,也因为,他们在老去,你在长大,保护与被保护的角色需要慢慢替换,慢慢接力,然后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