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是从邮票诞生后派生出来的一项社会文化活动,如果要给集邮文化定位,则属于休闲文化的范畴。现在也有人不认为集邮已形成一种文化,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集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构成一种文化,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我们认为,集邮活动经过近200年的发展,按照文化的属性及其构成因素,集邮已形成为一种文化,结论是肯定的。为此,我曾写过一篇《集邮文化形成标志》的文章,发表在《集邮博览》2005年第5期。我也写过《论集邮文化的多元性》、《社区集邮文化的普及与拓展》等文章,在上述几篇文章中,对集邮文化作过一些论述,一直认为,有些观点没有说透彻而耿耿于怀,于是,我花费了较大精力来查找、分析与研究“文化”及其构成因素。对于集邮是否构成一种文化,我们还得从“文化”这个概念性的定义说起。
一位外国学者曾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不分析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我们想用文字来规范它的意义,这正象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它除了不在我们手里外,它无处不在”。美国人类学者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其著作《关于文化的概念和定义的捡讨》中,把文化当作一个完全自在的研究客体,把文化当作一门独立学科,是近代在西方社会兴起的和发展起来的。这种说虽然有失偏颇,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文化定义的复杂性,这两者间,社会学者还作过一项统计:仅从1871年到1951年的80年间,世界知名学者关于文化的定义就有164种之多,这一现象也表明,文化是可以从多侧面,多学科去进行研究的,文化的概念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界定和使用。
让我们从文化的词源及其语义上来看“文化”一词的构成要素。德语kulter和英语cultre都是从cultura转化而来的,cultura的原意有多种含义,即土地耕种、神明祭祀、动植物培养以及精神修养等诸义。有人研究过,早在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哲学家西塞罗就提出过“哲学是心灵中的cultura”。他把 cultura一词的含义引伸到了人的精神领域,在当时,文化还没有被理解为公民参加社会活动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如此,文化最初就具有了物质精神活动产物的双重规定,被归结为人类所创造的产物。到了中世纪,欧洲以神权为中心的经院哲学派将文化一词用“祭祀”一类的词语所替代。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打破了沉闷的经院哲学的统治,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则以文化说明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到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家把文化当着人类教养的标志,文化成了一种理性的表现,文化成了人类区别动物界的标志。由此可见,古代人们就开始观察和思考文化问题了,客观上,人类文化的起源比这些观察和思考更悠久。
“文化”一词,在中国文化与文明史上也出现得很早,《周礼》上说;“观乎,人文以化为天下”。汉代刘向在《说苑》中指出:“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政,然后加诛”。晋代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