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余华 你如何评价余华?

我最喜欢的是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对一个青年人的内心描写非常到位。
没想到随手写的一句观点也能得到大家的赞同,所以我想详细谈谈我对余华的看法。
首先我很认同一点:余华有特点,但总感觉差了一点什么。我平时读书很少,但余华是我为数不多基本把所有作品全都看过的作家之一,从初中开始,陆陆续续看了他的长篇,再到中短篇,也包括最新的十词和第七天,余华的作品让我又爱又恨。爱是自然的,不然也不可能坚持看了这么多年,恨是恨在不得不承认,余华在走下坡路,而且坡度还挺大。还记得当时和我一个高中同学合买了兄弟(高中毕竟手头不宽裕),他买的上,我们看完后挺期待,然后我去买了下接着看,拿到手翻完都有些傻眼,略略就有种下不如上的感觉。然后再到大学里自己抽时间看了十词(十个词汇里的中国),也第一时间买了最新的第七天,对他的期待一下子有点破灭了。
因此,我个人倾向于将余华的作品分为两个时期,分界线就是兄弟,上和下各占一边。自下之后即是所谓下滑期。从我的阅读顺序来看,我最早接触的他的长篇,活着、许三观、细雨等几篇都是佳作,且每篇的风格都鲜明而独特。活着很哲理,余华给福贵残忍的安排了全家人死的一个不剩这种天煞孤星的结局,但最后福贵还是笑嘻嘻的牵着老黄牛,告诉你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喜欢电影,我觉得没必要用外物去强化人活着这一信念,毕竟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本身,片尾象征希望的鸭子完全是画蛇添足,曲解了余华本意的。
许三观是余华作品里最不悲惨的一部了,很平凡、很真实、也很感人,至少同作为一个浙江人我觉得他所写的市井小民的生活很有说服力。此外这部小说语言极其有特点,特别是对于对话的写法,初一看你觉得正常人不会像这样有些傻气的说话,但读多了合上书再咂摸咂摸却发现还很有趣。这一是由于他先锋派作家的身份使得他愿意去尝试新的表达方式,二是我猜测他也确实对传统对话的写作方式驾驭得不是很好,没想到最后的结果也还不错。这种独特的对话写作方式从他之前的很多中短篇开始,再一路贯穿到后来的兄弟,脉络也很清晰。
接着说个人最爱的细雨,初看时我并不是很喜欢,但是看完后脑子里竟不时冒出细雨里的词句,于是又重新翻开,才发觉写的是真好。细雨打动我的有这么几点:一是对于青年的心理描写精确无比,当时作为一个高中生,想象中将自己代入文中情节,竟发现自己所想和余华文中所写丝毫不差(比如有关遗精的那段),因而深受震撼。加之作为一个浙江人,小说环境背景很能切合我的个人经历,因此可能受到的影响会更深一些。第二是思考的可能性,相对于活着和许三观,余华在细雨中不但不再采用单纯的时间顺序,而且将主题更深的隐藏起来,因而增加了探索的乐趣,所得到的个人体验也更丰富些。
如何评价余华 你如何评价余华?
接着说说他的中短篇,由于体量的关系这些中短篇并不像长篇那么充实丰满,往往只是对某一特定主题的叙述,并且人物脸谱化的现象很严重,有的甚至只是为了表达而抽象出来的工具(其实他的长篇也存在人物形象不饱满的问题,但这不一定是缺点,见仁见智吧)。但这并不妨碍我对它们的喜爱甚于大部分长篇,或者说前述内容在我看来甚至是优点,余华能不用顾忌太多人物刻画的问题而专心致志直奔主题,干脆利落。与长篇相比,他的中短篇要悲观黑暗的多,有时还会夹杂一些半真半假的灵异鬼怪来强化这种氛围,比如我印象最深的世事如烟和现实一种,而且他在叙述时选择一种冷静到近乎冷血的语调,不夹杂任何情感,读来使人有种颤栗的快感,欲罢不能。也难怪很多人认为这是余华最"先锋"的一面了。当然中短篇里也有类似于我胆小如鼠、空中爆炸这类很有趣的作品,可以说这是他后来长篇行文风格的源头,语言和内容都让人觉得很有意思,读完总让我嘿嘿一笑。
再说说兄弟。之所以把兄弟从长篇里单独拎出来,因为我觉得这确实是一部很奇怪的作品,上部我能很明显看到许三观、活着乃至细雨的影子,但到了下,看得出余华想做些改变,但我觉得这种改变失败的比例占得大些,明显是用力过猛了。剧情过于荒诞的结果是宋钢的自杀也不那么顺理成章,包括前面的性描写也有些让我觉得有种因不完全必要而产生的突兀感。我能理解他的意图,但不赞同他表达的方式。
再到他的十词,希望没看过的朋友不要抱太大希望,我更倾向于把它定义为给不了解中国的外国人提供一种观察角度的ABC指南,既然是指南,文字和内容自然不能深到哪里去,有时甚至还需要一些不恰当但必要的比喻。这本书的定位就是给入门级的外国人看的,咱们也就没有很大看的必要了。最后一句话说说第七天,看完总觉一股浓浓的微博公知段子风,说的貌似很诚恳也很尖锐,实际上什么也没说,我心目中的余华不该只看到这个层次。
罗里罗嗦说了这么多,总结回答一下原问题:仅从作品角度我对余华此人做出如下解读:以先锋派作家身份出道的他在刚开始写作时特立独行、标新立异、力求以独特的文风和见解来彰显自己。此时作品多悲观,在冷峻的外表下其实隐藏了对世事的种种疑问,以他的中短篇为代表。这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阶段。接着他尝试了改变,他的几篇长篇开始不那么冷峻残酷,这在当时也曾被广泛质疑他是否不再"先锋",不过现在看来当时他的改变还是很成功的,许三观等几部作品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也因此开始为人所熟知,我觉得这也是他最接近大师的阶段。进入新世纪,他又开始尝试改变,写了兄弟,但这次改变不太理想,至少在我看来不很成功,给人感觉有些刻意想找回作为"先锋派作家"的"先锋"之感,重形却轻了质。至于十词和第七天阶段的余华,算了不提也罢。回答完毕。
说点题外话,从题主的补充说明来看题主应该是比较喜爱余华的,但建议不要因此失去了价值判断的原则和标准,好就是好,不好自然也不能美化成好。承认他的不足才能使他的长处显得更可贵且具说服力,毕竟人无完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550103/6177.html

更多阅读

如何评价华国峰同志 对某某同志的评价材料

华国峰同志于2008年8月20日因病医治无效而逝世,享年87岁,8月31日,中央在八宝山公墓为华国峰同志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中央的主要领导全部出席,向华国峰家属致以吊唁和慰问。我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全过程,也亲眼目睹了华国峰政治革

如何评价柴静《看见》这本书? 柴静 看见

【秦春山的回答(31票)】:太过喜欢的东西总是不敢轻易评价,我只说一下我在这本书中看到的自己。如何看事情:有人和我说过换位思考,有人说穿上人家的鞋子走路,但是真正实现起来很难,因为你受过的教育,你所处的环境,你站的位置,你的性格,这些都

经典老歌500首(含歌词) 60后经典老歌500首

馆友“灤水鍾靈”:您好!您的文章“经典老歌500首(含歌词)”深受广大馆友的喜爱,于2012年5月3日进入“阅览室”频道的“影音/休闲”下“歌曲”类别的精华区。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慷慨分享!360doc个人图书馆最浪漫的事(

北京劲松鬼楼 政府承认的闹鬼事件

讲一个曾经听说的故事:劲松鬼楼  说相声的姜昆、李文华你一定认识吧!他们俩都住在这个小区里,只不过姜昆家远些,已出了劲松东口,而李老家仅与我家隔三座楼,那是一座五层高的普通红砖居民楼。    84年左右北京发生了件大事,当时人们、

转 李世默在清华演讲:今天我们如何评价中共

【转】李世默在清华演讲:今天我们如何评价中共按:2014年12月21日下午3时,应清华大学时事大讲堂邀请,TED视频演讲名人、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世默来到清华建筑学院报告厅,以“从全球政治学视野看中国共产党与改革”为题,给听众

声明:《如何评价余华 你如何评价余华?》为网友十分帅七分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