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上几句话:未想到这个回答能引发如此多的共鸣,但何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曾经受过伤或正在受伤的我们懂得,偌大世界里不是我们一人孤身前行。
因为自己的经历以及所在行业的原因,所以看到很多有“问题”的孩子背后大多有着存在诸多问题的家庭教育。我谈论的主要是这种行为造成的恶果,而父母错误教育的成因,王雪岩老师说得更专业,对我们更有启发。
很多人问及“如何去做”“看了哪些书”的时候,说实话,扭曲性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自我的改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于我而言,不是哪一本书或几本书让我发生改变,而是贯穿于我整个成长过程的每一本好书,点点滴滴汇成涓涓细流,自幼便热爱阅读,或许在阅读之中可以获得精神上的净土,得以逃避父母的伤害,或许在阅读中那些人物的故事或是言语给了我前行的勇气。
此外,就是知行合一。懂得是一回事,有勇气去做,突破自己心里的安全区又是另一回事。可是,try it,fail it,fail better.不断尝试之中,虽然时有失败,但时机来临之际,终将绽放光彩。而那艰难取得的成功,让我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强大。
最想强调的一点,就是,请尽快的认识到,父母对我们的伤害只会给我们带来一段时间的影响,而不应该为我们人生的所有失败负责。把自己性格弱点全部归咎于父母是错误的,因为这样会让我们形成一个错误的认识:都是你们的错,才形成了现在的我——这不是全无道理,但是会阻碍我们自我改变——是的,他们犯了错,但现在的我,有能力,也应该为自己剩余的人生负责。接受无法改变的,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而自己才是自己的国王。当你发现自己越来越好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可以摧毁你。即使知道自己的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但是,自己也一定可以安然度过——这才是真正的自信,不是么。
也曾抱怨过自己的出生,自己的生长环境,羡慕过在开明家庭生长的孩子,但经历了种种苦难,不断突破这些先天局限,淬炼出更好的自己的时候,发现或许这就是上天给予的指引——它给予我的苦难,是为了其他人不会再承受。
祝大家新年快乐。冬天已经远去,春天正向我们坚定的走来。
-------------------------------------------------------------------------------------------------------------------------------------
这种父母经常性冷嘲热讽的行为,我们可称为“家庭冷暴力”或“家庭精神暴力”。
家庭教育中的暴力,一般分为身体暴力和精神暴力,身体暴力(热暴力)不在这次讨论范畴,而家庭精神暴力是父母实施的经常性的伤害子女人格尊严的行为,分为情感虐待和语言暴力,情感上的虐待通常表现为父母的态度冷漠,缺乏与子女的语言交流和情感沟通,严重时子女在家庭生活时会产生严重窒息感。对家庭成员语言上的虐待则是精神暴力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例如,冷嘲热讽子女的缺点和失败,用言语伤害、打击子女的自尊等,子女常常在心理上感到痛苦或伤害。
但我们要将这种“精神暴力”和“批评教育”区别开。批评教育也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模式。林崇德说过:“表扬是爱,批评也同样包含着爱。”从我的教育教学经历来看,过分温和会有失教育者的威严,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无批评的教育是一种伪教育。但是,批评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引起孩子在思想上的变化,使孩子能够端正态度,提高思想认识,从而避免犯错。这样的批评一般具备就事论事、具有合理性、公正性的特点,而且,艺术性的批评更能让孩子心悦诚服,当然这需要父母高超和耐心的教育智慧。相比之下,“语言暴力”则是父母以孩子学习、生活中的不足或错误为突破口而实施的个人的情感宣泄,这与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理念背道而驰。家长的侮辱和谩骂只能使处于成长期的的少年产生恐惧感、自卑感,压抑感,叛逆感。因此,无论是在表现形式上,还是在效果作用上,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十分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并不能区分这两者,“有多少罪恶是以爱之名”。
家庭身体暴力是显性的暴力,而家庭精神暴力则属于隐性暴力,伤害强度大,或者持续的时间长,或两者兼而有之,这一点在你叙述中已经有所体现。
中央综治办和中国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对 1000 多名普通未成年人进行了调查分析,当问及“你认为自己性格有何特点”与“家里人对你怎样”,在家里被“经常骂”的孩子不良性格特点最为明显,有 25.7%的孩子“自卑”,有 22.1%的孩子“冷酷”,有 56.5%的孩子“暴躁”。(徐景:“学生何以成暴君”,载《齐鲁晚报》2004 年 3 月 23 日)。
孩子性格缺陷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当以孩子为话题中心的家庭语言暴力发生时,缺乏辨别能力的儿童会吸收来自家庭成员对自我的消极评价,这种评价直接影响了孩子最初对自我心理和行为模式的判断,从而心理上趋向于这种消极的评价。孩子被贴上消极的标签以后,容易产生自我怀疑甚至自我否定,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在人群前容易感到自卑或耻辱,导致抑郁挫折的悲观情绪。
一个人被打上标签之后主要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烙印的产生,二是自我形象的修正。当标签在孩子的内心被被动认可以后,他就会在内心里把这种标签和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被认可和接受联系起来,而且视这种标签为自我价值的显著特征,对孩子来说,心理和生理的不成熟以及自我认知的不全面使其成为受害者,当没有外界强有力的矫正因素的情况下,少年自我引导力量匮乏,他们渴望得到关注和尊重,渴望得到群体的认可和接受,但是家庭冷暴力的环境却为他们带来了扭曲的心理情绪和行为模式,一方面渴求被认同,一方面又不断负面强化标签,这种矛盾极其导致青少年产生嫉妒、愤怒、怨恨等不良情绪,遇到挫折时会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易成长为人格不健全的人。
至于为何有的父母会采用“精神暴力”来教育小孩,有着复杂的成因:
就个人层面而言,完美主义人格倾向的父母更容易采用这种教育模式,他们有的自幼也是生长在这样的环境,即使在成年后,他们对自身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尤其当有的人因客观因素而限制自己理想发展的压制,比其他父母具有更高的期待和更少的耐心。
另一方面,传统家长的权威性并没有在当今社会得到消解。儿女的不顺从容易产生不孝等评价。而且家庭冷暴力与家庭成员的社会压力相关。当你成为大人后,你会发现,父母不仅仅是父母,他们还是职员(教师),还是丈夫妻子,还是儿子媳妇,还是别人口里的好同事好上司(好老师),尤其面临经济条件的压力、工作上的压力、家庭的变故、夫妻矛盾等等时,他们更容易选择精神暴力作为情感压力的宣泄口。所以,父母压力的合理释放和调节,在家庭教育中十分重要。
从我个人经历而言,还想补充一点,为人父母最困难的一点,如何成为好的父母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个人探索,而错误的经验有时会强化错误的教育模式。例如你父母如果在苛刻的教育环境长大而有所成就,那么他很容易认同这样的教育方式。我有一个成绩极为优异的女学生,经常挨打,原因很简单,她亲姐姐也是这样被打着考进北大的,所以无论怎样和家长沟通,都无法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这真是一种悲哀。
至于你所问的,如何避免这种桎梏,我们要明白,改变父母,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困难。我们永远不能低估成年人的固执,尤其是作为权力下层(孩子)对他们提出建议时,只有民主型的家长才会顺利接受,非常遗憾的是从你的描述来看你的父母并非如此。还有的就是当你出现很大问题时,或许你的父母会有所警醒,但那个时候为时晚矣,所以就成本和成效而言此路不通。
我能告诉你的,唯一能脱离父母给你的枷锁的方法,就是尽快成为一个心智成熟,能依靠自己强大内心消解父母教育负面影响的人。了解这是他们行为的不当,体谅他们的不容易,改变不了就漠视它们的负面影响。
实际上我从小受到的教育和你非常类似,我印象里基本没有得到过父母的正面评价,我拼命努力即使考到第一也只会得到你千万不要骄傲,考到第二就是你看看你离第一名差距有多大,手工做不好就会被斥责笨手笨脚怎么生了你这个笨孩子等等,所以,我曾是一个自卑,很喜欢讨好别人,性格隐性暴力,容易嫉妒别人的人。但幸好读了一点书,有了一点点阅历,努力将自己雕刻成另外一个样子,虽然有时候这些负面的性格在逆境时会冒出头来,但基本上我现在是一个温和,宽容,性格开朗,容易满足,爱笑,懂得欣赏的人。
《犯罪心理》里有一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被虐者,长大后,或成为施虐者,或成为抓这种人的人。
与君共勉。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