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题主已经提到了猫爸和虎妈对于孩子教育理念的主要区别:压力。排名第一的答案获得了4000赞,认为对孩子应该实施严厉的教育,这与我国传统观念的教育观念有关,诸如“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棍棒底下出孝子”、“玉不琢不成器”等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是随着现代学科,例如脑神经科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越来越多对此的质疑和反对。
孩子心理压力来源孩子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六个方面,包括父母、老师、环境适应、同伴关系、功课学习和其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包括生理上的反应、行为上的反常、情绪上的变化和个性上的改变。孩子年纪越小,接触的社会环境越少,其压力越多地来源于父母,包括家庭矛盾、 父 母对孩子期望太高, 家庭内部缺乏沟通等(李江雪,2006)。
压力对孩子的影响
通常来说,孩子具备正常的压力反应系统,但一旦他们身处的社交环境充满了愤怒,孩子的压力应对系统就会失效,致使其要么始终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要么彻底崩溃。甚至有人尖锐地指出:要想让婴儿的大脑发育出问题,不必将他扔进集中营,只需一醒来就让父母不断拳脚相向就可以了。(John Medina,2014)。压力会影响到孩子的思考、行为和感觉的方式(Zeitlin, 1994),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理。引起头疼、肚子疼、睡眠障碍、入厕困难、免疫力下降等。
2. 行为。引起规避性行为,如回避他人目光、很少交流、独自流泪等;破坏性行为,如顶撞父母和老师、破坏玩具等;倒退性行为,如尿裤子、咬指甲、口吃等。
3. 情绪。引起情绪失常,如闷闷不乐、爱发脾气、缺乏信心、不活泼等。
4. 性格。引起性格改变,如易燥易怒、爱钻牛角尖、退缩孤僻、不合群等消极性格。
孩子尚不具备较好的自控能力和辨识能力,因此过渡给孩子施压将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当然,可能有人会说,也有“越挫越勇”的情况啊,这是怎么回事呢?
心理弹性(resilience)儿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又观察到另一种现象,即那些曾经经历过严重压力和逆境的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心理社会功能问题(Fergusson & Lynskey, 1996)。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儿童对他人的心理揣测能力(mind reading),以及其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要优于缺乏心理弹性的儿童,具备更积极的人际交往特征,更倾向于谨慎的认知,并能调配更多的社会资源应对压力和逆境。
能“越挫越勇”的孩子,首先要发展出健全的心理揣测能力和心理理论,在此基础上才会遭遇逆境和压力时更好地应对,不至于产生严重的心理社会功能问题。因此,孩子越小,越不要给予他们太大的压力。
父母为什么给孩子压力?1. 转嫁。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爱尔坎德 (Elkind) 的 “儿童压力说” 理论认为, 父母自身就承受了各种压力,并随之把压力转嫁给孩子。例如,不少父母发现周围的人都在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后,为了证明自己也是称职的父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严格要求孩子的学习。
2. 控制。
很多父母将对孩子的监护权理解为对孩子的控制权。西方学者认为父母对8-19岁孩子的控制包括严厉控制、限制控制、要求控制、干涉控制、专断控制等五种(MacCoy),并在观察中发现两个极端:一方面,父母要求少或要求低的孩子有高攻击性特征;另一方面,父母严厉控制下的孩子会产生负面特征,如有情绪压抑、盲目顺从等过度自我控制倾向。
3. 映射。
有的父母将孩子当做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因此希望孩子能实现自己当年未曾实现的愿望。例如没考取大学的父母可能希望孩子能考取大学,没有学过钢琴的父母可能希望孩子能习得琴技,从事体力劳动的父母可能希望孩子能从事脑力劳动等等。为此,父母给给予孩子压力,在潜意识中迫使孩子代替自己实现未竞的愿望。
4. 发泄。
心理学上还有一个概念叫做“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这是一种情绪的传染效应,并且由于存在力量、社会地位、等级的区别,居于弱势的总是只能向比他更弱势的群体发泄怒火。而孩子总是家里的弱势群体,往往就成为了这种坏情绪和压力的“牺牲品”。
父母为什么体罚孩子?排名第一的答案中,答主提到自己曾经把女儿关在小黑屋里的行为,这与打骂等体罚并没有本质区别。为什么父母会体罚孩子呢?根本原因是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具体而言,有以下这些体罚孩子的借口:
“因为他们做错了。”
即便孩子做错了事,处理方法也有很多,而不仅仅是“打”这一个选项。
“打了就听话了。”
惩罚确实能在短期纠正孩子的行为,但无法纠正孩子内在的道德感。比如孩子偷钱被打了,也许孩子会更加谨慎小心地偷钱,避免被抓,而不是去改变偷钱的行为。
“简单、粗暴、有效。”
养娃不是驯狗。马戏团的驯兽师会用食物奖励和皮鞭惩罚来驯兽,但孩子不是马戏团的动物,他们不应该只出于外在的刺激去行事,而应该养成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况且是否有效,还很难说。
“和他们讲不通道理。”
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也不关注孩子特有的发展阶段,当然无法和孩子讲明白道理。更常见的情况是,家长自己无法坚持原则,例如说好不给零食了,又忍不住给孩子零食,而当孩子一再要求吃零食时,家长却开始打孩子。这会让孩子十分迷惑,也会降低家长的威信。
“我说的话他怎么都不听。”
家长认为自己失去了对孩子的控制权,而打一顿可以快速地夺回短期的控制权。这种权力的获得,来以伤害孩子的行为来实现的。家长在潜意识中认为:我能使孩子痛苦=我有权力=我比孩子强大。
“男孩皮实,不怕挨打。”
男孩和女孩一样是孩子,他们有同样娇嫩的肌肤和同样天真的心灵。也许正是因为男孩挨打多,才会让他们变得对挨打更加麻木。
“我小时候就是被打大的。”
将自己的不幸投射在孩子身上,是在亲子关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但是,常见并不代表就是好的。通常童年遭受暴力的孩子,成人以后更有可能对别人施暴。
“我太生气了,忍不住要打他。”
打孩子被当做是家长发泄情绪的一种方法。成人生气多半是因为未能达成所愿,或者错误的决定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孩子未能达到我们的期望时,我们会在潜意识里认为是自己教导无方,但是,我们却无法对自己发泄愤怒,于是转而将愤怒发泄到孩子身上。
“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无助的家长很容易选择体罚孩子的办法,因为想不出别的办法了。
“我是他爸/妈,我打他天经地义。”
是不是应该发明个词叫做“家长癌”,专指这些仗着自己是父母,就不尊重孩子的家长?家长固然对孩子有生养之恩,但孩子诞生后就已经是独立的个体了,必须尊重孩子,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
应该怎么做?英国教育部官网有一篇名为Development Matters in the 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的报告,里面提到了孩子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有三:独一无二的孩子自己、积极的关系和能促进孩子发展的环境。
报告对如何建立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的积极关系有非常详细的建议,值得一读。无论如何,国外的研究都强调不要强迫孩子,也不要很快就对他们期望过多。报告对如何建立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的积极关系有非常详细的建议,值得一读。无论如何,国外的研究都强调不要强迫孩子,也不要很快就对他们期望过多。父母的目标不应该是创造一个“天才”,而是应该提供一个充满安全感和温暖的养育环境,使你的宝宝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例如,很多爸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习惯给孩子喂饭,这项活动通常从孩子不能自己吃饭开始,持续进行到孩子上幼儿园,甚至更长时间。并且这个过程通常充满艰辛,甚至是一场“搏斗”。为什么会这样?“饿了就吃饭”这件在大人眼里天经地义的事情,对于孩子而言却是需要探索的。尤其是对于1岁多的孩子,他们开始能自己完成一些事情,并且自我意识也逐渐发展起来,有点“闹独立”的意思。对于面前摆放的食物,与妈妈的母乳有着明显的不同,孩子会充满好奇心的探索,而在大人眼中,这就意味着用手玩食物、弄脏衣服、洒到地上、浪费粮食、让一顿饭的时间无止尽的延长,于是喂饭的战争就此打响。让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衣服脏了可以洗、地板脏了可以擦,换上一套不会摔碎的碗勺,给孩子以耐心和时间,让他们争得自己的“主动权”。家长们要做的是在一边引导,教会孩子将食物送到嘴里,如果能吃得干净不把饭粒洒得到处都是,就及时给予表扬;如果饭粒洒得到处都是,就将嘴边上的引导孩子用勺子拨回嘴里。在吃饭时间,不要让其它的事情吸引孩子注意力(比如喂饭用玩具转移孩子注意力、有人喂饭有人逗孩子等),只让孩子专心探索吃饭这件事儿,几次之后就会初见成效。等孩子到了可以自己进餐的月龄时,如果仍然喂饭,就会产生反抗,因为这本该是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却没有机会做。这种自主意识并不会消失,只会转换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扔餐具吐掉嘴里的饭菜等等。只有放开手,让他/她独立探索,才是避免这场战争的最佳方法。
结论1. 不要为了满足自己而给孩子压力,应该遵循孩子的兴趣和主动性去引导
2. 父母观点不一致而导致的争吵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也会降低彼此的权威性
3. 惩罚有时是必须的,但绝对不要体罚孩子:稍加学习,你就会有很多方法来真正地解决问题
养娃不易,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