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难受怎么办 成绩优异,没钱留学只能保国内研究生,而成绩比我差的申到国外好学校,心里难受怎么办?

土鳖邀请土鳖,好吧,虚晃一枪,借花献佛。

推荐杨早老师写于2005年的这篇博客:

毕业赠言

杨早

陶希圣,中国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总主笔,蒋介石的“文胆”之一。

这样介绍陶先生,意在说明他也算是一个成功人士。近读他的自传《潮流与点滴》,觉得他早年找工作的经历颇有意思,写出来大家看着玩儿。

陶希圣192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先到安徽法政专门学校当了一年教员。1923年到上海,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当小编辑。

当时的商务印书馆编译所,附设百科辞典编译部,是国内最大的编译机关,人员总数超过300人。每个人的薪资都是所领导直接发给,互不相知。陶希圣待了一段时间,才摸清楚其中的不同。

像他自己这样,北京大学毕业而有教书经历,月薪80元,用的是三尺长、一尺半宽的小桌子,坐一条硬板凳。桌上的墨水是工友用开水壶式的大壶分注到若干个小磁盂中,一人一磁盂。

若是日本明治大学一类学校毕业回国的人,月薪120元,桌子长到三尺半,宽到二尺,也是硬板凳。如果是日本帝国大学毕业,月薪可到150元,桌子长到四尺,宽到二尺半,藤椅一把。桌上有水晶红蓝墨水瓶,另加一个五格的木架子。

若是欧美一般大学毕业回国的留学生,月薪达200元,桌椅同于日本帝国大学。如果是英国牛津、剑桥,美国耶鲁、哈佛,那就是各部主任,待遇顶了天,月薪250元,桌子上有拉上拉下的盖,除自己坐藤椅外,还有一个硬凳子,给访客坐。

陶希圣说,他进编译所半年内,编了六本书,并校阅英文日文译稿多部。连所长王云五都承认,他的工作,比欧美留学生周鲠生等人做得多,做得好。陶于是想:“周鲠生比我差,为什么他的月薪二百元,坐大桌子藤椅?”

那时陶希圣带着妻子和两个小孩住在上海,每月薪水80元,却有一半拿去买书,另一半用来支付房租水电柴米油盐。陶太太后来练成了穷家绝技,用一根柴可以烧熟一顿饭菜。

陶太太有一次抱怨,家里实在过不下去,不该买那么多书。陶希圣答道:“我总不能在商务印书馆过一辈子。我要图上进。”陶太太再不说一句埋怨的话。

北伐军起,陶希圣跑到武汉参加革命。1930年,陶再度回到商务印书馆,这次阔了,担任的是总经理的中文秘书,待遇大变,“我坐的椅子是四面转的。桌子可大了,长到六尺,宽到四尺,满桌的大玻璃板,右手边还有两架电话机。上下班且不用打卡”。

我抄这个故事,因为毕业在即。前几个月找工作时,像我一样的土鳖,因用人单位的偏见,被海龟们屡屡抢先的,怕也不在少数。可是俗话说:“出水才看两腿泥”,如陶希圣在文末感慨道:“从千百人里超拔的有数的国内学生,论学问,论见识,不比留学生差。中国是个农业国,若是做学问的人,不知学问的艰难和人生的甘苦,也很难在学问上有什么成就。”

这个“桌子的故事”,权当励志的赠言,与全国的土鳖兄弟们共勉。
另外,这个问题依然属于我回答过的这个问题:


我在上面这个回答里提到了沈宗翰先生,这里再推荐一篇:

摘录:

克难苦读志在兴农

  沈宗瀚,字海槎。浙江余姚县人,生于1895年(清光绪21年)12月15日,在他出生那年,我国历史上有两件大事:一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台湾割让给日本;二是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首创农学会,并于《中西日报》公开刊登《创立农学会告同志书》。

  沈宗瀚出身于耕读世家,祖父、伯父、父亲都是秀才,有兄弟6人,他排行第4。他10岁启蒙,先在私塾读诗品、孝经、四书、左传。14岁开始学史地、算学。15岁入余姚县城诚意学校(高小),由于成绩优异,争得清寒学生待遇(谓之“寒额”,免缴膳宿费)。课外经常阅览《新民丛报》等进步报刊。学业与思想,随之大有长进。17岁,正值辛亥革命前后,对黄花岗72烈士之壮烈殉国,分外激动,志愿投笔从戎,因体检不合格而未能如愿。后来受一位曾去日本学农的高班同学的影响,转而倾向于农业。他在日记上写道:“余生长农村,自动帮助家中农事,牧牛、车水、除草、施肥、收割、晒谷、养蚕、养鸡等,颇为熟练,且深悉农民疾苦,毅然立志为最大多数辛劳之农民服务。”由于他的文章写得好,师友多劝他学政法,但他还是决意学农。

  1912年,他在诚意学校毕业名列榜首。恰遇浙江省甲种农业学校开办,招收新生。每年只需膳宿杂费共约70余元。而且一学期后,成绩在前两名的,还可免收膳宿费,于是他决定前往杭州报考。可是他父亲含泪相告:“如我有田,可卖田为你升学,如我未负债,也可告贷送你升学,现在我债务未了,利息加重,必须每年付清利息。如你不能每年接济家用,我明年连利息也无法支付……”(《克难苦学记》)他犹豫很久,最后表示:“利息不付,固失信用;我不升学,将无前途。我志在报国,家事暂难兼顾了。”说罢,父子相向而泣。他在诚意学校的四年中,因为品学兼优,每期免费,所以一共只花了家里72元的书籍杂费,这就是他父亲一生所供他求学的全部费用。

  有志者事竟成。1913年元月,经过他苦苦央求,又得到亲友的相助,终于得到父母允许,考入杭州览桥甲种农业学校。入学后,不但专心听课,还在课余博览农书,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又自学日文。有一次他花了相当于一个多月的伙食费,买了一册日文的三好学原著《植物生理学》日夜诵读,对其中有关光合作用等篇章,学得津津有味。寒暑假回家,和他三哥一同下地耕作,把在校所学到的农业技术,加以验证,每有所获,深得父兄的赞许。

  当时,甲农的校长陈嵘(日后为我国知名林学家)也是以苦学留日归国,他对乃师分外尊敬,陈嵘对他也很器重。1914年,他跳班考入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北农大前身)。北农的课程,虽较甲农要深,但他都能应付,唯独英文,相当吃力。幸亏比他高一班的余姚同乡吴耕民(著名园艺学家、浙农大教授)主动为他课外辅导。当时,他既要读好各门功课,争取免费;又要赶读英语,所以每天总是提早起床,读熟几十个英文生字,一到上课,便集中精力听讲,以免课后再去花时间复习。1918年北农毕业后,他又进北京青年会的英文夜校,随美国教师继续攻读,并练习英文讲演,用英文记日记,其勤奋辛劳,不亚于求学期间。1920年应上海密勒氏评论报(Ni11ard’s Reriew ofthe Far East)征文竞赛,获第一名,应征题为《Howcan Ameri-coz Best Hel pchinoz?》,以一个农专学生的英文,居然压倒了上海教会办的圣约翰大学的参赛生(得第二名),可见其功力之雄厚。晚年他在回忆录中提起这件往事,认为对他最吃重的是自修英文,但使他的学业与事业最受益的,也正是英文。他写过3本英文著作,都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出版社出版,另有大量英文论著或短篇,散见于各有关报刊。

  虽然沈宗瀚在农专毕业的成绩出类拔萃,而且又有志于为农民服务,不计艰苦,但是在当时竟无法找到本专业的工作,而家里由于他已经“学成”,又一直催他寄钱,不得已只好先出去当了家庭教师。两年后,他的教师陈嵘,介绍他到湖南常德的棉场工作,路途遥远且不说,待遇也只有在北京当家庭教师的1/3。可那毕竟是他的专业,便毅然离开北京南下,到了常德,始知治安条件很差,也不易施展其所长,不久又由陈嵘推荐到南京市一农校教书,接着又到安徽农事试验场当农艺科主任,颠沛流离,难以施展才华,更与他的远大抱负相违。于是他思之再三,决心出国留学。

1923年,经过东借西凑,得以自费赴美。由于当时不少国内的棉作专家,都毕业于美国的佐治亚农业大学,所以他也直接向佐治亚大学农科研究院提出申请,不料该院看了他的农专毕业文凭和学分成绩单,不愿接受,后来又提供了曾从事棉作育种的材料和照片,才同意以棉作为主科,麦作为副科,先行试读。一个多月后,他的各项功课考试,都超过90分,这才让他转正。事实证明,这个学校严格认真,特别重视实践。转正后不久,一位教授惊异地对他说:“我教过不少中国学生,都不会种棉花,你是真正懂得棉花栽培的,也的确有经验。”第二年,他向北京清华大学申请半官费,佐治亚大学正式把他的成绩单与证明书一并寄去,从而得到批准,每月给美金40元。 1924年他获得硕士学位。由于他的研究重点已趋向遗传育种,于是他又转入康乃尔大学研究生院,以作物育种为主科,作物及植物生理为副科。幸运的是他的指导教授,恰巧是遗传育种学权威洛夫(H.H.Love),由于他在学习和实习上的突出表现,逐渐引起洛夫的重视。1925年洛夫应聘到南京金陵大学主持作物改良,临行特意和他详谈中国作物的各种问题,印象良好。便预约他回国时,参加主持金大的作物改良工作。这件事,为当时也被邀参加援华的康大教授马耶(C.H.Mayers)和魏根(R.G.wiggans)得知后,对他更刮目相看。不久,经洛夫与马耶的推荐,沈宗瀚被选为世界教育会的研究员,这不但是一种荣誉(英、德、法等国只二三人,中国仅沈一人),而且又有优厚的待遇。第二年,马耶来华主持金大的作物改良事业,他就以世界教育会研究员的资格,同行襄助。

  1926年,他回到康乃尔,专心完成了论文《小麦出穗迟早之遗传》(The influence of Earliness and its Relation to Height of plant ninter wheat crosses),翌年10月,沈宗瀚终于荣获博士学位,半年后,又被选为Sigmolxi科学荣誉学会会员。

==========摘录完毕,全文值得细读。=======

心里难受怎么办 成绩优异,没钱留学只能保国内研究生,而成绩比我差的申到国外好学校,心里难受怎么办?

从上面的摘录可以看到,沈宗翰28岁才如愿出国留学,且是自费。此前他做过很多艰苦繁难的工作,所以他的自传的第一部名为《克难求学记》。面对这些艰苦,他没有止于感慨,不肯自怜,而是面对现实,给点阳光就灿烂,拼命吸收所能接触到的所有精神营养,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正是因为他从未虚度出国前的每一天,每一天他都在真切地体会着农民的疾苦,中国社会愚昧落后的现状,所以他出国求学时格外珍惜所学所得,胡适在回忆录中写道——

“农复会”的沈宗翰先生写了一本《克难苦学记》,要我为他作一篇序,我也就替他作了一篇很长的序。我们那时学农的人很多,但只有沈宗翰先生赤脚下过田,是唯一确实有农场经验的人。

借题主提问,再次回顾陶希圣和沈宗翰的故事,愿与题主共勉:天助自助者,野百合也有春天,土鳖当自强,请君勿自怜!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540103/1562.html

更多阅读

心里烦躁怎么办——教你搞定它 心里发慌 烦躁不安

心里烦躁怎么办——教你搞定它——简介 在生活中,有的人在一些时候会觉得烦躁,内心里好像总是有什么东西似的,如一团火,仿佛憋了很大的一股气,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下面教你几招轻松搞定。心里烦躁怎么办——教你搞定它——怎么办?心里烦躁

酒后胃难受怎么办 喝酒后第二天胃难受

酒后胃难受怎么办——简介生活中我们要是遇到了酒后胃难受该怎么办酒后胃难受怎么办——方法/步骤酒后胃难受怎么办 1、喝点牛奶,保护一下胃黏膜。吃点清粥小菜,清淡的东西。我每次喝完酒,胃就难受,可是有时候不喝又不行,劝你要能不喝还

每次喝酒后胃难受怎么办 喝酒吐了胃难受怎么办

每次喝酒后胃难受怎么办——简介喝酒喝多了冐就会很难受,如果有办法去缓解或完全消除这个“难受”那是天赐洪福啊,喝酒胃好难受的朋友不妨试试下面的办法! 每次喝酒后胃难受怎么办——方法/步骤每次喝酒后胃难受怎么办 1、尽量吃些清

酒量不行的小技巧 喝酒后胃难受怎么办 酒量不行怎么办

导读: 喝酒是从古至今就流传的一种习俗,它是一种“关系桥梁”,很多人谈生意、交朋友都会喝酒,但是喝酒的危害是很大的,因此大家一定要控制好喝酒的度,酒前酒后一些注意事项大家要谨记,下面盘点了酒后7件你不能做的事情,各位快去看看了解下

喝酒后胃难受怎么办 喝酒后胃难受怎么办好

喝酒后胃难受怎么办好我们都知道酒喝多了对身体不好,但很多时候人们通常都会喝多了,并且闹得胃不舒服。那么,喝酒后胃难受怎么办呢?对于经常喝酒应酬的人士,一定要学会几招来应对喝多酒的情况。喝酒后胃难受怎么办方法/步骤喝温开水

声明:《心里难受怎么办 成绩优异,没钱留学只能保国内研究生,而成绩比我差的申到国外好学校,心里难受怎么办?》为网友月下残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