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其实挺cult的,蜘蛛精那块有伊藤润二的画风,作为一个密集恐惧症患者我看到洞中无数的小蜘蛛真的浑身发麻…..
比丘国王宫让我想起藤崎龙笔下的十绝阵之落魂阵,色彩艳丽,充斥鬼魅妖气的玩具之家,而且里面的妖怪原型也像个玩具,不知是否有参考灵感。
红孩儿的画风很特别,让我联想到村上隆的Mr. DOB,有时看上去非常可爱,有时又面目狰狞。
他的大招三昧真火,很有《功夫》中天残地残鬼武士的影子,而且特效更加绚烂了。
电影的前半段还是挺带感的,尽管某些年轻演员的台词功力让人偶尔出戏,但整个氛围还是延续着之前降魔篇那种魑魅魍魉,群妖乱舞的魔幻感。
后半段包贝尔出来后,我就觉得哪里不对劲。就觉得电影变得特聒噪,总有些莫名皱眉的桥段。
到小善(白骨精)出场后,故事逻辑线变得很费解。
我就一个疑问,九宫真人(九头金雕)到底想干嘛?
姚晨这个boss,看起来天真可亲,却又是全片心机最重的套路王,可她图的到底是什么呢?看完的第一感觉是有些莫名其妙。
莫名其妙地反间计,莫名其妙地开大,又莫名其妙地被收服了。
事实上,《西游记》原著之中并没有九头金雕这个角色,类似接近的角色是九灵元圣和金翅大鹏雕,感觉是这两个妖怪的合体。
九灵元圣倒是有九个头,不过本体是个狮子,原是东极青华大帝的坐骑。能力设定很吊,能够一声狮子吼打开地狱最深处的九幽地狱的大门,颇像《Bleach》斩魄刀的功效。九灵元圣品性其实很不错,也是西游记中为数不多跟师徒四人作对不是为了吃唐僧肉的妖怪。
当然更接近的角色是金翅大鹏雕,如来佛祖的舅父,对如来颇有意见,法力高强,咱们的猴子竟然打不过,最后还是找佛祖求救,跟电影里面的机械降神一样,佛祖直接暴力执法,度灭一切。
以上是背景,不过也许与电影关系不大,总之九头金雕是个很强的妖怪。
他(她?)显然对唐僧肉并不感兴趣,不然也不会设计想让孙悟空打死唐僧了。
所以他设计那么多圈套,引师徒四人入瓮到底图的是什么?
本来看完也就看完了,我也没放在心上,也许人徐克和周星驰压根就没有多想,只是想少年心地释放一番,本来就没有什么佛理在其中,我又何必过度解读。
然而晚上睡觉前随手读了读《楞伽经》,读到其中一段佛陀说宁执我见如须弥山,不执空见怀增上慢。
所谓我见,是对肉体存在,以及物质存在世界的深信不疑和留恋,所谓空见,即学佛者未明如来所说之甚深道理,因为老听佛祖说一切皆空,遂堕于诸法皆无之空见。陷入了绝对虚无主义。
突然兀自联想到九宫真人,忽然觉得颇有意思,有所感悟。
因为《瑜伽师地论》中有说:执着空见之心,则起增上慢,违犯规矩,恣情纵欲,破坏正见、威仪、净命等。
空见常常是一念成魔,因为了解到一切都不是真实的,所以反而放纵了自己。
其实很好理解,如果你在玩一个非常真实有趣的全息投影VR版本的GTA游戏,你知道你所看到和经历的一切都是虚假的,那么为了好玩,你肯定会到处乱来,随心随性。
电影中姚晨饰演的九宫真人,比丘国国师,行径浮夸,随性散漫,还挺颟顸可爱的。
她的出场自带自嘲气质,尴尬地表演着演技很假的法术,连演技一样很假的唐僧都看不下去吐槽。
自语修炼随心随性大法,为人处世但求一个自由自在。
因为我以前很长一段时间的签名就是随心随性随天意,无拘无束无碍。所以第一感觉还是蛮认同九宫真人的想法,觉得有些类似于庄子的逍遥游。
九宫真人和红孩儿,显然是把人世间当做一场游戏,真亦假时假亦真,嬉笑怒骂荒诞不经。
从最后佛祖出现的一段话可知,九头金雕一直在佛前听佛法,但是对佛法的理解有很大的偏差,执着于空见,而生增上慢。
所谓增上慢,是自己认为自己得道了,然后洋洋自得,懒得再听佛祖啰嗦,离开佛祖想要证明自己的想法。
佛经中这样的人很多,不少还是本身就很有智慧的修行人。
他们觉得克制并不能一定获得解脱,于是尝试在另一条放飞自己,放纵自我的路上越走越远。
九宫在最后大战之前就说,我最不喜欢的就是人们克制自己,压抑自己内心的邪恶,生灵应该活在自己的本性之中。(大致意思)
九头金雕的目的,就是想让这佛祖选中的四位自相残杀,暴露他们原来的贪嗔痴慢疑,以及唐僧对前女友的爱憎会,怨别离。以此证明,唐僧等人的内心不堪一击,佛祖的选择是错误的,从而证明自己的理论是正确,就觉得自己比佛祖要高明。
说得好听点是释放自我,回归自然,说得难听点就是混乱邪恶。
这么一想,就觉得九宫真人这个角色很有意思了。她肯定是对自己的想法深信不疑,修行的功力也不弱,以至于最后能召唤出三尊假的如来化身,打得孙悟空毫无招架之力。
结果还是靠佛祖真身机械降神,如来神掌打回原形……
所以如来的意思是,对于修行之人来说,克制(佛教的那些戒律)大多数时候,还是抵不过放肆吧。
所以要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那也需要很高的修养,品性和智慧。
大多数人的直率自我,反而是伤人伤己,造业无穷。
有意思的是,我想到现在看完电影之后,观众们互相争论的永远是好片和烂片的口舌。
周星驰和徐克拍的,我支持,所以是好片;
有小鲜肉主演,演的什么玩意儿,绝对烂片。
于是,当我们看完一部电影,认识一个朋友,读过一本书,我们总是容易第一时间陷入好坏善恶美丑的二元对立之中。
我认为不算好的,就一定要批判为烂。我觉得不是真的,就一定都是假。
我所不喜欢的,别人就不应该喜欢。
我同意的东西,别人都应该赞成。
一旦否定某个观点,就全盘否定某件事物,某个人。这又何尝不是增上慢。
知识越多,本身信念越强,这种对事物的二元对立就越强,分别心越重,到了最后,所知障成了自己看清世界的阻碍。
这些我执。何尝不是日常嗔恨愚痴之心的来源。
如果你不相信克制是通向幸福境界的门钥匙,放肆肯定更不是。
大慧。彼诸外道虚妄计度不如于理智者所弃。皆堕二边作涅盘想。于此无有若住若出。彼诸外道皆依自宗而生妄觉。违背于理无所成就。唯令心意驰散往来。一切无有得涅盘者。汝及诸菩萨宜应远离。
《楞伽经·无常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