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字仇杀队思想 《V 字仇杀队》里的思想理论是什么?

又看到这部电影,不由让我回想起以前跟同学一起观看这部电影,并浏览了豆瓣上那么多人各种激情四射的评论,心中一动,特上众人献上偶的的一篇妙评,文章有些长,大家耐心看!


一、楔子




前几天看了闻名遐迩的《V字仇杀队》,想写点什么,但总感觉憋不出什么P话来。后来某人要求我写一下,那我就写一下咯~



好几年前,很多朋友就向我强力推荐,他们表示这部电影简直就是说出了他们的心声,完全可以用伟大来形容。当时我就想,既然是如此伟大的电影,我认为还是等自己的思想稍微成熟点,再来观赏品味。



直到现在,我自认为思想不再是那么幼稚的时候,看完了这部电影,接着就完全明白为何它在豆瓣上有8.5那么高的评分了。



我相信,很多人打分的时候,完全是冲着那一句看起来非常经典的台词——人民不应该害怕他们的政府,政府应该害怕他们的人民。这样就为电影奠定了一个格调——主题意义大于艺术价值。



呵呵,说句题外话,按照这个逻辑,我可以大胆地推测出这些人最向往的是嗡嗡嗡。在那个时代,人民群众可以持枪,可以随意把政府官员拉出来批斗甚至恶整。国家主席在人民面前,只有颤抖啊。



好了,言归正传。这部电影看起来是在讽刺纳粹德国,实际上是在讽刺英国,当然,中国网民觉得这是在讽刺天朝。而在我看来,电影是在讽刺所有的政府和某个特殊群体。



二、政府不给力



讽刺政府,这个很好理解,影片进行不到三分之一,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就全部中枪。监听国民、制造假新闻、排除异己、策划阴谋、研发生化武器、镇齤压暴齤动等等,五大理事国一样都没少干,说是五大流氓国绝不冤枉。当然,还有其他的政府,比如日本、德国,甚至可以涵盖到所有政府。影片从一开始,就把政府和人民推到了对立面。这让我们感同身受,很容易理解导演的立场,我相信中国的影迷感触肯定更深。



在政府面前,我们还真就是个P,很渺小很无助,看起来是这样,实际上好像也是这样。可是,在P民面前,政府又是什么呢?政府有些时候就是P民的男朋友:(1)你怎么都不管我?(2)要你管我?!(3)你给我个解释!(4)你不要解释,我不听我不听你说的都是骗人的!(5)看看人家的男朋友!



特别是第5条,非常适用于中国P民。



好了,关于电影讽刺政府的话,也就点到为止,相信有非常多的影评都在分析这个,这里就不再赘述。我现在来谈谈我认为的影片所讽刺的另外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就是你,就是我,就是他,就是我们这些P民。



三、忽悠万岁



影片以一个四百年前的故事作为楔子,画面还没呈现出来,就是一段 “要记住、要记住11月5日——火齤药阴谋”的旁白,接着就是呼吁广大P民们,千万不要遗忘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故事中,男主人公某某某要去炸掉象征着统治的议会大厦,不幸被捕,那个旁白还在不断地提醒P民们,这个人是谁无所谓,但是我们要记住这种思想——要有反抗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总结出来就是:杀掉一个某某,还有千千万万个某某,某某的肉体可以湮灭,但精神将会不朽!



乍看起来,还真像是一曲悲壮的赞歌,在导演短短2分钟的刻画下,顿时升华为一起不朽的反抗王朝暴政和权力的里程碑事件。



可是,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呢?



事情是这样滴。



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偏向基督教中的新教,扶植新教势力,结果一群天主教徒突然就觉得自己一秒钟变吊丝了,那肯定是一万个不愿意啊。同样是天主教徒,在欧洲大陆可以当高富帅,凭什么到了英国就成了矮矬穷呢?于是,一些极端分子,决定铤而走险,将詹姆士一世和他的那些新教朋党在1605年11月5日的国会开幕典礼上给炸死,然后扶植詹姆士一世的女儿波希米亚的伊丽莎白继任大统,来建立一个天主教主导的王国(杀其父而立其女,猜不透啊!)于是,他们悄悄咪咪地租到了上议院的地下室,又悄悄咪咪地运了36桶火齤药进去,又悄悄咪咪地等待国会开幕典礼的那一刻,结果在开幕典礼前的几个小时,他们被悄悄咪咪前来的士兵给悄悄咪咪地逮捕了。奇了怪啊~如此天衣无缝的计划,怎么就流产了呢?



咱们不妨来YY一下,当詹姆士一世端坐在上议院,和议员、贵族们交谈的时候,36桶火齤药一齐爆炸,好几百号人突然就被爆了菊花,那是怎样的壮观?那是怎样的血肉模糊?很多人想都不敢想,可是偏偏就有个人去想了。他就是这起阴谋的骨干——弗朗西斯·特瑞山姆。他是这样想的:火齤药这么大威力,被爆菊花的人肯定不止国王和新教徒议员,也会包括天主教派的议员们。那么,没有菊花的天主教议员们,还有能力领导我们么?一群没有菊花的领导,怎么来领导高贵的天主教徒们?于是,他连夜给某个天主教议员写信,内容是啥就不得而知了,估计就是希望他通知一下天主教议员们:五号议会要爆炸,新教要被爆菊花,天主教徒躲一躲,满城尽穿铁裤衩。



后面的情节应该可以猜测得到了,就是这个议员毅然决然地背叛了他们,并把这封信交给了朝廷的人。不是历史不给力啊,实在是人类社会几乎所有的斗争就是围绕利益两字展开,演绎了几千年的老套剧情,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于是乎,东窗事发了,电影中的那个人,也就是历史中的盖伊福克斯,被审判并判处死刑。



讽刺的是,从盖伊福克斯被绞死的那一刻起,英国P民们纷纷涌上街头,自发组织起篝火晚会,甚至放起了焰火,来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卑鄙无齤耻呆板保守的天主教徒们终于被法律制裁了!这个传统,还有个专属性的历史名词,叫做“盖伊·福克斯之夜”。即便到了今天,英国P民们依旧会在11月5日,焚烧盖伊·福克斯的肖像,来庆祝和呐喊。电影中多次出现的烟花,在真正的历史中,实际上是英国P民用来庆祝火齤药阴谋被粉碎的,但到了影片中,导演一出乾坤大挪移,烟花就成了P民们心中的那种心灵寄托:对权力和压迫的反抗所激发出来的力量。



顺便提一下,本来对天主教徒还算比较宽容的詹姆士一世,从此彻底不淡定了:娘希匹的,敢爆朕的菊花?他颁布法令:禁止天主教徒居住在伦敦附近,禁止他们从事法律和医药行为,还威胁一部分富有的天主教徒,要想继续当高富帅,就马上加入新教,不然朕叫你们一秒钟变吊丝!于是乎,原本骨头硬得很的天主教徒们,一个个缴械投降,纷纷表示自愿加入新教。这么看来,所谓的斗士,在大棒面前,也不过如此,真逗!



历史就是这么个历史。我敢保证看完这部电影的,10个里面有9个压根就没去查证什么是“火齤药阴谋”。可是到了电影中,导演稍稍用了点小技巧,就把看电影的P民(特别是中国的P民)忽悠得高潮迭起。才2分钟,前戏都没开始,P民们就被忽悠得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了万能的思想,掌握了伟大的反抗精神”。



四、吊丝的逆袭



接着,一个长得很抱歉,但口才极好的自恋狂,出现在电视中,他是整部电影的关键元素之一,也是第一个被V解决的。他在脱口秀中尽情地嘲讽美国,说美国不过就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罢了,美国人该为三百多年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负责了,甚至给美国人取了个外号叫做“烂屁齤眼的美国鬼子”,台下一片欢呼。当他说到“力量来自团结、团结来自信仰”、“我是敬畏上帝的英国人,我无比骄傲!英格兰必胜!”的时候,台下完全狂热了,掌声尖叫声不绝于耳。



我想说的是,当年的吊丝——希特勒就是靠这种天赋,把P民们忽悠得分不清东西南北的。德国的P民们,从此毫不怀疑地认为日耳曼民族才是世界上最优秀最纯正的民族。结果他得到了什么?P民们一人一票地将纳粹党选为国会第一大党,希特勒也一步步地成为总理、元首。P民们内心深处那一点民族主义,被人稍微忽悠一下,就全部迸发出来了。无数人拜倒在元首的脚下,愿意为元首、为大日耳曼、大德意志战斗到最后一刻,犹如钢铁战士附身一般。



结果十几年后,盟军打过来了,钢铁战士变成了小娘子,一夜之间一个个全部成了纳粹的受害者,哭哭啼啼地跪在盟军大爷面前,声泪俱下地控诉纳粹。这就好像嗡嗡嗡期间,红卫兵们整起人来那叫一个争先恐后,每天都是斗倒一切牛鬼蛇神,但是嗡嗡嗡刚完,都说自己是挨整的受害人。所以,我倒觉得,这部电影中最经典的台词,并非什么“人民不应该怕政府,政府应该怕人民”,而是V在电视中演讲的那句话:不过话说回来,你们如果要找罪人的话,照照镜子就行了。



可是咱们这些P民们,从来都是自我安慰:错误那都是政府犯下的,和P民没有关系,因为P民人微言轻,不是历史的创造者,无法改变大局。 即便偶尔犯错误,那也是被政府影响,被迫无奈的。于是,二战的全部罪责都推到了希特勒和纳粹身上,嗡嗡嗡的所有错误都给了太祖和TG。



五、洗脑的至高境界



有一幕,我印象非常深刻:伊芙在V家中醒来的时候,V正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庆祝复仇成功。当年在实验所对V施暴的司令官,如今被V以自己的,或者上帝的,或者公众的名义“正法”。伊芙看着眼前这个神秘的男人,各种猜不透和看不懂,还以为他精神分裂了。



V解释道,他模仿的是最喜欢的电影《基督山复仇记》中的经典桥段,并邀请伊芙一起观赏。伊芙马上问道:是大团圆结局么?V说:是电影特有的团圆。于是伊芙马上答应观赏。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问一句:到底是政府用和谐的电影来洗脑,还是P民本身就追求和谐的电影?



对于这个疑问,导演依旧利用V在电视中的演讲,给出了答案:我知道你们为何这样,我知道你们害怕。谁不会呢?战争、恐怖事件、疾病,曾经有无数的问题企图要摧毁你的理性,剥夺你的常识,恐惧控制了你,你在慌乱中投向了元首先生,亚当苏特勒,他许诺给你们秩序,他许诺给你们和平,所要的回报,是你的服从和沉默。



的确,恐惧使得P民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和政府来给予他们力量和安全感,他们愿意用自由换得安稳的生活。在安稳生活来临之前,P民觉得这是一笔划算的交易,政府也确实兑现了诺言。我们可以看到,在演讲开始前,导演呈现给我们的P民们是这样的生活:一家三口坐在舒适的沙发上看电视、老人们坐在养老院里喝茶下棋、男人们坐在酒吧里饮酒畅谈,但是,当某个自诩具有独立之精神的“公知”V先生出现后,P民们的三观,突然就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在现实中,P民们一方面追求安稳,一方面又追求自由,既想政府跑,又不准政府吃草,这种不可思议的矛盾,使得P民们陷入了不可思议的YY。最终,P民们自己将自己忽悠到了高潮:宗教因此应运而生。神,可以给自己力量,又不至于束缚、剥削自己。P民们跪在神的面前,无比“虔诚”地祈求神可以给予自己无穷的力量,满足自己无穷的欲望。有些人爱钱,祈求神可以让自己中大奖,这样就可以想做啥就做啥;有些人爱生命,希望神可以给予自己青春永驻的身体,这样就可以想干嘛就干嘛。



可以这么说,P民创造了神,而神在P民的YY中创造了世界,世界又创造了P民,这样循环往复,莫名其妙……在潜意识里,P民们热爱真善美,拒绝假恶丑,希望自己可以活在没有痛苦的世界里,钱多得花不完,寿命多得自己都嫌长。到底是谁在洗脑?几千年下来,其实都是P民在给自己洗脑,但为了给自我一个台阶下,就偏偏要说这是政府在给自己洗脑,灌输河蟹理念。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贱”吧?在影片刚开始的时候,导演就借着V的口,毫不留情地嘲讽了P民一把:这样的例子是太多了,人们往往用至诚的外表和虔敬的行动,来掩饰一颗魔鬼般的心。到了后来刺杀主教的时候,V的嘲讽更是升华到了一个全新境界:我就这一从圣经中,偷出断章残句,来掩饰我赤裸裸的恶行,外表上装作圣徒,暗地里却是魔鬼心肠……这句话既是说给衣冠禽兽的主教听的,也是说给政府听的,更是说给所有P民听的。



如果说政府是真小人,那么P民绝对是伪君子……六、魔鬼PK神的使者



这部电影有一个终极拷问——V,到底是什么?



在P民眼里,他是一个“思想”的传承人,一个拒绝洗脑的智者,一个值得P民膜拜的神的使者。



在政府眼里,这是一个不守规矩的人,一个破坏社会秩序的人,一个需要消灭的魔鬼。



应该说,P民和政府都受到了立场的蒙蔽,是片面的。那么谁能客观的评价他呢?这个人就是女主角伊芙。在一开始刚接触V的时候,伊芙对他并不了解,对他既好奇,又畏惧。可以这么说,伊芙在这个时候,对V的认知和评价绝对是客观公正的。于是,看完《基督山复仇记》后,V问伊芙:喜欢它吗?伊芙突然冒出这样一句回答:喜欢,但让我同情海黛小姐,因为他关心复仇胜过关心她。V听后尴尬了一下,没有做声,我想他确实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紧接着,电视马上切换到了BTN的新闻,正在播报政府喉舌——路易斯的死讯。V看后想立即关上,被伊芙阻止。伊芙看完报道后,认为是V拿着自己的通行证去把路易斯杀死的,便开始质问V为什么要这样做。V很淡定地回答:暴力可以用来做好事。我不知道这句话如果是从政府口中说出来的,会引起P民们什么反应。但这是从一个自认为代表正义的公知口中说出来的,一句万恶的话,却一下子成了真理。
v字仇杀队思想 《V 字仇杀队》里的思想理论是什么?



V的家中摆着一面镜子,上面有一句话:藉由真理的力量,我在有生之年得以征服万物。伊芙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你的座右铭。V却答道:这是浮士德说的。伊芙很冷淡地说道:浮士德讲的是欺骗魔鬼的事情罢了,言下之意就是少拿这种妖魔鬼怪的事情来糊弄我,你比魔鬼好不到哪去,满口的真理正义,一肚子男盗女娼。



我突然就想起了戈登坐在自家的密室对伊芙说的那一句话:你开始失去的不仅是口味,你戴面具的时间太长,以至于都不记得面具下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了。自始至终,V都只是一个复仇者。他在整部电影里,做的最专注的事情就是把当年在研究所研究、虐待自己的人物,一个个地杀掉,并在最后把整个事件的主导者苏特勒元首给杀掉。至此,他的仇全部报完,他也就选择了死亡。至于炸掉国会和占领国会,那都是伊芙和P民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了。



很难想象,一个脑袋里装满了仇恨的人,只演讲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把P民们忽悠得高潮迭起;只花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把一个被政府洗脑好几年的女孩,给彻底洗脑了。可是,V就这样做到了。他不仅做到了,还很成功。



P民们在听完他的演讲后,突然一下子就觉醒了,一下子就发现政府是充满谎言的,一下子就发现自己原来还存在着“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一下子就发现自己原来还可以反对政府甚至推齤翻政府。这么多想法,一下子爆发出来……我不由得想问:早干嘛去了?



最神奇的是伊芙。她被V关在小黑屋里,疯狂地折磨了几十天,连头发都被剪掉了,却仍在内心坚守着那份信念——我要保护V的安全。在这段时间里,给予她力量的,就是一张纸条。纸条上面写满了一个叫做瓦莱丽的姑娘对于社会和政府的抗诉。



最后,她以为自己坚守住了最原始的“良知”,却发现这一切竟然都是V的骗局。她愤怒了,抓狂了,不停地质问V为何要这样。V很淡定地回答:艺术家用谎言来道出真相,没错,我是制造了一个谎言。但是正是因为你相信,你才找到了自己真实的一面。把镜头推向影片开始不久,伊芙在V的家中不停地后悔自己对警齤察所做的事情,V安慰道:你做了你觉得正确的事情。伊芙说:不,我不应该那么做,我当时肯定发神经了。V马上反问道:你是真的这么想的,还是他们希望你是这么想的?



V一面让伊芙从政府的洗脑中“解放”出来,一面又用政府的洗脑方式(或者是比政府更加厉害的方式)将伊芙的脑子给洗得一片空白,除了仇恨,什么都没有。他要打造一个和自已一样的伊芙:眼里只有仇恨,构成世界的基石,仇恨支撑着自己吃饭睡觉呼吸,连血管里都充满着仇恨。在于V的相处过程中,伊芙逐渐拒绝被政府洗脑,当她自以为发掘出真相的时候,却被V洗脑了。



从后来的发展来看,V的目的达到了,他把伊芙变成了一个连昔日的亲密同事都认不出的人。V在她面前抱怨——他们对我做的事是非常恐怖的。伊芙的反应是什么?很淡然的一句:他们也创造了一个非常恐怖的人。而现在,V又创造了一个更加恐怖的人。看过龙珠的都知道,当眼里只有仇恨和愤怒的时候,就会变成超级赛亚人……于是,影片的最后,V先生放心大胆地把炸掉国会大厦的“重任”交给了伊芙,而他选择去见那个曾经创造了他的人——苏德勒。报仇是当务之急,至于所谓的托起P民心中的那一份希望的“神圣使命”,那实在是很其次的事情。



V报仇完毕,艰难地走回来,伊芙却还是在那不停地挣扎,她一度动摇了。借用《让子弹飞》里面的台词来形容V的归来——有时候死人比活人好用。V用最后的生命,将伊芙的信念彻底坚定,促使她即便是面对手齤枪,依旧毅然决然地扳下了按钮,那列装满火齤药的地铁,载着V的尸体,载着V的忽悠,载着伊芙的仇恨,载着P民们的“希望”,迅速驶向国会大厦。



伊芙以为自己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她却不明白:所谓上万年的人类文明,从来是按照DNA式的螺旋状前行的。循环往复,去去回回。所谓的新纪元,无非是历史的一个圈。



七、那些年,他们搞过的G情



在这部电影中,除了V和后来被V煽动得去占领议会大厦广场的P民外,反对政府,嘲笑政府的还有谁?当然少不了伊芙的好朋友,电视人戈登。他在里面做的最出彩或者说最出格的事情就是,制作了一期嘲笑元首苏特勒的节目。



在这期节目里,对元首的辛辣讽刺,逗得观众们哈哈大笑。戈登先生非常得意,他认为自己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良心”的媒体人。他未必不知道得罪元首的后果,可是他却依然去做了,这是为什么?是真的具备大无畏的“公知”精神么?不需要观众去猜测,他自己在后面就给出了答案:我会做某种形式的道歉,做些无聊的筹款活动,与此同时,我们的收视率会打破记录。说难听点,这叫“哗众取宠”。自以为抨击了一下政府,嘲讽了一下元首,就可以获得P民们的崇拜和仰慕,就能成为P民们心中的“精神领袖”。于是,带着P民们的崇敬,他被关进了监狱,然后死去。



戈登先生是不是受害者?他当然是受害者。他的暗室里面,收藏着各种劲爆且“非主流”的禁品,连古兰经这种伊斯兰教徒的东西,他都收藏起来,而且他还是个同性恋,这种不太传统的口味,政府无法容忍,让他很郁闷。就像后来,信中的主角瓦莱丽,她爱上了同性,不为老师接受,甚至不为父母接受,最后被社会彻底唾弃。有人会认为,这是罪恶的政府主导的扭曲价值观,限制人民的恋爱自由。在这里,P民再次成为了政府的受害者。我还是那句话,P民们将罪恶推向政府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照照镜子。



当P民为寻求自我洗脑获得心理藉慰的时候,创造了宗教。但是,起码有一半的宗教对于同性恋是持负面态度的,最典型的就是亚伯拉罕诸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他们中的原教旨主义派,甚至对同性恋持有强烈的鄙视态度,认为同性恋是性变态的行为,个别地区甚至会将同性恋判处死刑。



像19世纪英国著名的文学家奥斯卡·王尔德曾经就因为同性恋而被判处2年监禁。在他服刑的2年里,他的妻子非但不去探望他,反而带着2个孩子改姓,并移居外国。他出狱后,人们对他也是避之不及,他的那些社会界和文学界的好友们更是装作不认识他,而广大P民们也是对他的“罪行”指指点点。三年后,奥斯卡王尔德在众人的非议中,悲愤交加,孤独地死去。八、你被宗教撞了一下腰



说来也真是讽刺,戈登先生冒着生命危险将一本古兰经藏在家中,只为看懂美丽的图画和动人的诗句。不是穆斯林,却胜似穆斯林……可惜,这个世界上对同性恋最排斥的就是伊斯兰教徒。顺便说一下这个宗教排斥问题,历史上,天主教徒曾在教皇的许可下和P民们的狂热支持下,打着圣战的旗号,对东边的异教徒进行了长达200年的宗教战争——十字军东征。这一系列的战争中,几乎每一个P民都参与进来了,大家自发组织,对伊斯兰异教徒进行征讨,经常出现“父亲送儿子上战场、妻子送丈夫上战场、弟弟送哥哥上战场”的盛况。欧洲的P民们,在脑海中创造了一个上帝,然后接受上帝的领导,借上帝之口发出圣战,一路杀烧抢掠。对此,我只能说,政府的洗脑和他们自己对自己的洗脑比起来,简直是弱爆了。



影片结尾,当P民们打着觉醒的旗帜,浩浩荡荡涌向广场的时候,当他们以为自己取得最终胜利的时候,导演却用了这样一种首尾呼应的方式,将P民的脸抽肿:影片的开头,当盖伊·福克斯被绞死的时候,整个刑场都沸腾了,大家尖叫着,欢呼着,切克切克闹,把手放在空中甩,我叫你什么都不用管。成百上千的P民,除去那个女人(或许是犯人的妻子)面带哀伤,其余的一律以胜者的姿态在庆祝阴谋的粉碎。几百年后,又是这样一群P民,戴着当年唾弃的那个异教徒的面具(真TM够讽刺),以胜者的姿态聚集在议会大厦下面。他们见证那所谓的伟大历史时刻,就像400年前见证火药阴谋的破产一样……



艺术刻画下的P民是这样的,那么,现实生活中的P民,又是怎样?



答曰:没有最复杂,只有更复杂



在P民构成的这个社会里,出现了种种奇怪的现象:路人总是冷漠无情,网友都是义愤填膺。一个个在外头,乱闯红灯、随地吐痰,到了网上,都TM成了道德帝;在公交车上,看到小偷之后,立即将头扭向窗外,掏出手机发布微薄,开篇第一句:这个社会怎么了?!然后开始对政府各种口诛笔伐。我不由得想问一句:到底是路人从不上网,还是网友永不出门?
九、故事里的事,说是不是就是也是



电影结束了,我的脑海中想起了一段历史往事,不妨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法国大革命时期,吉伦特派当政,鉴于P民们刚刚推翻波旁王朝,法国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来恢复国力,而且波旁王朝在国内仍有相当的基础,为了避免再次动乱,他们主张温和改良,并反对处死路易十六。可惜部分热心的群众认为,这是软弱无能的做法,既然是革命,就要把路易十六的命拿来。当时的反对派雅各宾派,感觉到了民意转向,立即跳出来高喊:必须处死路易十六,必须延续暴力革命!



于是乎,P民们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了,在雅各宾派的带领下,推翻了吉伦特派。由于政权的更迭频率太快,整个法国陷入了无止境的动乱,雅各宾派又分成了2派,一派为了顺应“民意”,主张放松恐怖统治;另一为了更加顺应“民意”,主张革命恐怖政策。正当2派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雅各宾派内的一个超级大佬罗伯斯庇尔站了出来,仅仅用了2个月不到的时候,把2派镇压了,并在之后将2派领导人给杀死。接着,他又把路易十六和许多吉伦特派的骨干人员给送上了断头台。



吉伦特派的领袖之一罗兰夫人,毫无疑问的被拿来祭旗(值得一提的是她可以逃走的,却选择自投罗网),走上断头台的时候,她面带微笑对着革命广场上的自由雕像说了一句千古名言:自由啊自由,有多少罪恶假你之手而行!咔嚓,手起刀落,罗兰夫人的头颅滚了下来,前来围观的P民们无不高潮迭起,大家载歌载舞,自发组织起来庆祝这一盛事。当P民们自认为取得最终胜利的时候,罗伯斯庇尔的威望也达到了顶峰。皆大欢喜,P民十分开心,雅各宾派也十分开心。



所谓的十分开心,其实也就是开心十分钟。当罗伯斯庇尔先生被P民公投选作“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独裁官(这头衔叼)”和“法兰西护国公”之后,他理所当然地顺应“民意”,开始了其犀利的恐怖统治:清理保王派和吉伦特派的余孽,打击那些扰乱市场和社会的投机分子,顺便也把P民们也整了一遍。P民们就不开心了,加上一群保王派的煽动,独立自主的思想和精神又从脑海中冒出来,于是乎,各界群众纷纷走上街头抗议雅各宾派的“暴政”。于是乎,雅各宾派倒台,一群大资本家在P民的拥护下执政,是为“热月政变”。



在热月党人执政的那几年里,公道说来,还是做了些好事的,为法国的发展提供了安稳的环境。一方面清除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和激进措施,另一方面又尽力保护革命成果,维护共和制,希望建立资产阶级的正常统治秩序。可是,P民们又不干了,他们表示大法兰西一直就是欧洲最强的帝国,现在居然要受到欧洲其他国家的武装干涉(为防止革命输出,其他国家组建起反法同盟)。在P民的强烈要求下,雅各宾派又重新活跃起来,于是,热月党人组建的督政府摇摇欲坠。



这个时候,在非洲取得各种胜利的优秀将领拿破仑先生,看准了时机,悄悄滴回到了法国。平心而论,拿破仑确实是个少有的军事天才,他在执政之前,以其优秀的战绩,赢得了国内广大P民的好感,大家通过拿破仑,寻回了久违的傲娇感。P民们开始给自己洗脑:法兰西是最伟大的国家,法兰西的军队是战无不胜的军队!



拿破仑刚回巴黎,狂热的P民们就开始奔走相告:拿破仑将军回来了!接着,巴黎沸腾了,整个法国沸腾了,拿破仑波拿巴,这个年仅三十岁的天才军事家,在P民的拥护下,轻而易举地发动了政变,成立了执政府,成为第一执政。之后,拿破仑多次发挥其优秀的军事才能,对内镇压了保王派,对外击败了反法同盟,个人威望直线上升。为了报答给自己带来安定与强大的优秀领袖,狂热的P民支持拿破仑修改宪法,改任终身执政,2年后,P民们又一人一票通过新宪法,将这个曾经的科西嘉“怪物”送上了皇帝的宝座。从此,拿破仑带着法兰西P民们的强烈自豪感,在欧洲大路上南征北战,叱咤风云。



说到独裁和专制,估计被P民们砍头的路易十六都没有拿破仑厉害~可是,P民们义无反顾地支持着他,因为P民们厌倦了被欧洲各国欺负的岁月,厌倦了恐惧,而这位强有力的皇帝可以给他们带来秩序与和平。尽管,P民们需要付出服从和沉默的代价。不过这笔交易很合理,至少那个时候的P民认为很合理……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滑铁卢战争,P民们心中的偶像失败了,他被流放到了几千里之外的孤岛。



P民们很失落,他们顿时失去了精神支柱。这个时候,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带着“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的那份傲娇,回到了法兰西。为了讨好P民们,他做了相当给力的改革,有意将法国的制度向英国过渡。可惜,P民们觉得她这个人不给力,无法将法兰西带回拿破仑时代的辉煌,不多久,P民们又爆发了七月革命,换了个奥尔良王朝。于是,法国就这样在维也纳体系的束缚中,缓缓前行了30多年。



也不知道到底是因为奥尔良王朝不卖鸡翅还是因为软弱无能,P民们又发动了二月革命,将其推翻,成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当然,P民们一直在等待,等待第二位拿破仑前来拯救自己,恢复法兰西帝国的荣耀与辉煌。1840年,拿破仑一世的遗体被运回巴黎,那一天,有近百万的P民冒着严寒迎接他们伟大的皇帝。



这一幕,被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拿破仑波拿巴记在了心中。自从罗马王去世后,他就打着拿破仑一世的招牌在P民中行动。二月革命的时候,他远在英国,革命一成功了,立刻就回到法国,靠着其叔父的影响力,当上了第二共和国的总统。总统虽然很牛X,但听起来总还是不如皇帝霸气,于是人心思动。他看准了P民的真实想法,并有效利用,屡次修改宪法、取消普选权、解散议会、镇压反对派(这些步骤是不是看起来很眼熟?),一步步地窃取二月革命果实(KMT对袁世凯也是这么形容的)。



可奇怪的是,P民们压根就没有反对这种剥夺他们政治权利的行为,相反还在支持大总统先生完成他的终极目标——称帝。终于,在1852年12月2日(拿破仑一世也是这一天加冕称帝的),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拿破仑在P民们的拥簇下(全民公投是否赞成帝制,800万票中有740万赞成),黄袍加身。



且看拿破仑三世称帝后做了些什么呢? 建立了一套庞大的军事官僚的国家机器,解散工会,封闭进步报刊,禁止一切民主派和共和主义者的活动。他还利用天主教会控制了国民教育,并让农村教士充当密探,互相揭发告密。论专制程度,那是比他叔父还要厉害。但是P民们非常乐意地接受了这种统治,还让他稳稳当当地做了19年皇帝,点解啊?因为他们的皇帝,继承了拿破仑一世的优良传统:发动对外战争,并且还具备一项他叔父不曾有的功绩:对内盲目追求工业发展。



P民们未必能够享受到多少工业化的果实,但是工业化却让法国看起来很强大。P民们拾回了初恋般的尊严感和傲娇感,他们在拿破仑三世的带领下,重建了帝国在地中海东部及爱琴海沿岸的势力,甚至将势力扩展到了远东的大清帝国。眼见着皇帝陛下就要遵循着拿破仑一世的足迹,称霸欧洲大陆的时候,他们的邻国,那个曾经四分五裂、弱不禁风的普鲁士,却以王者的姿态,站到了法兰西帝国的面前。



拿破仑三世积极对外用兵的时候,普鲁士王国的威廉一世和铁血宰相俾斯麦却在P民们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的统一战争。两个强国为了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不可避免的刀锋相见。结果是什么?法兰西帝国上至皇帝,下到小兵,全军被普鲁士俘虏,帝国被迫签订了足以让所有法国人羞愧一辈子的《法兰克福条约》。十、壮哉我大P民



你可以限制我们的言论,剥夺我们的自由,但你绝对不能抢走我们的尊严和傲娇感……这就是P民们的逻辑。在这种逻辑的主导下,P民们发动了革命,将第二帝国彻底终结,并把他们的皇帝关进了监狱。第二年,他获释出狱了,从此远离祖国,客死他乡。而此次战争中强大起来的普鲁士,最终成为了德意志帝国,并在之后的70年里,这个帝国的几位领导人在P民们的狂热支持下,不断地挑战欧洲甚至世界的霸权。



OK~讲完了,你可以认为这是一段历史,也可以觉得这是一个故事。具体是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精神去衡量~对吧?



P民人微言轻,在政府和统治者面前始终是弱势群体......我呸!



末了,我还是要重复一遍罗兰夫人的名言:自由啊,有多少罪恶假你之名而行!



自由,确实是个好东西,听起来非常诱人。也正因为诱人,才能成为忽悠P民的最佳口号。自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以自由为借口,行罪的我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490103/5887.html

更多阅读

《清澈的湖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穷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永嘉县西源乡中心小学 陈雷雷设计思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以学生的读来代替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所以本教学设计紧扣“以人为主,以读为主”的思想。通过学生

V——《V字仇杀队》影评 v字仇杀队经典台词

《V字仇杀队》——一个充满关于政治,关于思想等等我一个小女生也许无法过多过深评论的一个电影,但是我仍旧从这个电影中发现许多我自己看到的东西,我能够看到的东西。我第一次了解关于“V”,无非就是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中的一个,学习生涯

孔子的主要思想 《韩非子》的主要思想

一、“仁爱”思想:“仁”最核心的解释就是“爱人”,即“仁者爱人”,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孔子把最高的道德理想追求,化为实实在在的为仁行动,使受教育者在追求“仁”的道德理想中能从身边小事做起,积小善而成大德。二、思想品德

声明:《v字仇杀队思想 《V 字仇杀队》里的思想理论是什么?》为网友王七的弟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