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艺舒到底有没有炒作 古代有没有炒作?

有。
中国的炒作历史十分久远,而且花样繁出。我就来谈谈最具代表性的几个例子:

1.冯谖——战国炒作第一人
战国时期,大名鼎鼎的齐国孟尝君(就是与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并称“战国四君子”的那位),他的成功与他的门客是分不开的。
这里我要说的门客不是“鸡鸣狗盗”的那几位,而是冯谖——我眼中的战国炒作第一人。下面详细说说他的炒作事迹。

弹剑而歌——制造噱头,博人眼球
这冯谖是个穷人,穷得“贫乏不能自存”。托人找到孟尝君,想去当个食客。
孟尝君就问:“他有什么爱好?”
“无。”
“那他有什么特长呢?”
“无。”
孟尝君笑了:“行吧。”
反正门下食客三千,也不差这一个吃闲饭的。
冯谖做了食客,终于有饭吃了。孟尝君手下的人都瞧不起他,尽拿一些残羹冷饭给他吃。
冯谖暗暗生气,于是想出个自我炒作的办法:要想让领导重用自己,得先引起领导的注意。
冯谖的行为艺术表演开始了——他弹着剑当做鼓点,放声唱道:“剑啊,咱回去吧!吃饭连鱼都没有。”孟尝君得知,说:“给他鱼吃,按照中等门客的标准来。”
没几天,冯谖又弹着剑唱道:“剑啊,咱回去吧!出门连车都没有。”孟尝君又吩咐手下人:“按照上等门客的标准来吧,车接车送。”手下都惊呆了:“您这哪是食客啊,这是认了个私生爹啊!”
过了一阵,冯谖又开始了:“剑啊,咱回去吧!家中老母没人养活啊!” 孟尝君的手下已经近乎抓狂:“这人有病吧!”孟尝君说:“算了,好事做到底,定期给他家里送些衣食吧。”从此以后,冯谖再也不唱了。

焚券市义——花钱买粉,笼络人心(狡兔三窟之一)
冯谖的自我炒作获得了成功,但这只是小试牛刀;接下来就该展示实力,帮助老板孟尝君炒作了。
这一天,孟尝君想找一个懂理财、会管账之人,替自己去薛邑收债。(薛邑是孟尝君的封地,他自然就是那里最大的债主。)
冯谖意识到,机会来了。
于是他自告奋勇:“我可以。”孟尝君很高兴:“真没想到,原来冯先生有这个才能。那就有劳你走一趟了。”
冯谖备好车马,带上收债用的契据,临出发前问孟尝君:“等我收完债回来时,用不用顺路买点什么?”孟尝君说:“你看我这还缺点啥,你就买点吧。你看着办好了。”
到了薛邑,冯谖把欠债的老百姓都聚到一块,让他们核对契据。大家全核对过了,冯谖大手一挥:“孟尝君派我来告诉大家,老少爷们过日子都不容易,这债不用还了!”
然后一把火把契据全都烧了。
百姓热泪盈眶,山呼万岁。
冯谖回到齐国。孟尝君大喜:“您这办事效率实在是高!这么快就收完款了?”
“收完了。”
“对了,那你买回来什么东西了?”
“哦,您不是说了嘛,‘看我这还缺点啥,就买点回来’。我一琢磨,您家里也不缺奇珍异兽、绝色美女;唯一缺少的,就是‘义’。于是我给您买了‘义’。”
“呃。。。。啥?”
冯谖清了清嗓子:“薛邑的百姓,那就如同您的子女一般。咱们以地主的身份从百姓身上赚钱,我觉得不太仁义。所以我假托您的命令,把契据全都烧了,欠的债也不要了。这不就相当于花钱买‘义’嘛。诶,您脸色怎么这么差?”
孟尝君:“别说话了。”
冯谖:“哦。”
转年,孟尝君被齐王贬官,失去相国之位,回到自己的封地薛邑。
离着薛邑还有一百多里,就看见老百姓扶老携幼,在路上等着迎接他呢。
孟尝君鼻子一酸,险些哭出来。回头对冯谖说:“冯先生给我买的‘义’,我今天终于见到了。”

谋复相位——制造舆论,抬高身价(狡兔三窟之二)
冯谖说:“凡事都得留后手。狡兔尚且备有三窟,何况人呢。此前我焚券买‘义’,只是给您挖的三窟之一。您瞧好了,我再给您把剩下两窟准备好。”
这就是“狡兔三窟”的出处。
上文说到孟尝君被贬,赋闲在家,把复职的希望寄托在冯谖身上。
冯谖再一次采取了出人意料的行动:他带着孟尝君给的五十辆车和五百斤金,跑到魏国的国都大梁,游说去了。
通过多方打点,见到了魏惠王。
一见面,冯谖就开始忽悠:“齐王有眼无珠,竟然让孟尝君流落在民间。这下可好,整个战国的格局都要变了!”
魏惠王很好奇:“此话怎讲?”
“您不知道吗?孟尝君是治国奇才啊!诸侯国都流传开了:得孟尝君者,可保国富兵强,纵横天下。”
魏惠王大喜:“那你跟孟尝君说说,来我们魏国吧!”
“那您总得拿出点诚意不是?我看您是有道明君,才来跟您说这话。已经有好几国要高薪聘请孟尝君去做相国了。”
魏惠王是个老实人,立即下令:赶快把相位空出来,让原来的相国去做上将军;又派了好些使者带着一千斤金、一百辆车,浩浩荡荡前往齐国,要聘请孟尝君。
冯谖马不停蹄,抢在使者前面赶回齐国,提醒孟尝君:“魏国派人来聘请您了,带了一千金、一百辆车。这么大的动静,肯定会传到齐王耳朵里。您别答应魏国,等着齐王给您恢复相位吧。”
就这样,在冯谖的“指点”下,魏王连续三次派人去请孟尝君,而且一次比一次隆重;孟尝君横下心来,坚决推辞不去。
齐国朝臣得到消息,震惊朝野。齐湣王也慌了,派太傅带金千斤、豪车两辆、佩剑一把,还有自己亲笔写的道歉信,去请孟尝君回来当相国。
就这样,孟尝君足不出户,凭借着冯谖的舆论炒作,就被风风光光地请回去当齐相了。

建庙于薛——绑定根基,巩固地位(狡兔三窟之三)
孟尝君回朝任相,很感激冯谖。冯谖说:“等三窟具备,就能坐稳齐相的位子。现在还差一窟。”
孟尝君说:“现在我已经坐稳了啊,你看看齐湣王给我写的道歉信。”
冯谖接过信,信上说:“我错了,不该听信小人的谗言,把您这样的国之栋梁弃置不用。真是上对不起列祖列宗,下对不起黎民百姓。我没脸请您回来帮忙;但念在先王和齐国百姓的份上,求求您回来领导齐国吧!”
孟尝君得意洋洋地说:“齐王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我这相位还有什么不稳的?”
“世事难料啊。那您想过没有,未来有一天齐王换人了怎么办?相位还稳吗?”
“先生高见。那请先生指教,这第三窟该怎么做?”
“您去找齐王,申请在薛地建一个齐国王室的宗庙,用来拜祭先王。这样一来,齐国的根基就在您的封地里,还怕有人动你吗?”
长话短说,没多久,宗庙建成了。
冯谖对孟尝君说:“现在三窟已成,您可以高枕而卧了!”
这就是“高枕无忧”的出处。
后来,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没遇过任何祸患。这都要拜冯谖的“三窟之计”所赐。
(以上内容参考自《战国策·齐策四》。)

2. 陈子昂——土豪当街摔琴求关注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的这首代表作《登幽州台歌》大家都读过。然而他最开始的出名可不是靠文才,而是靠炒作。这炒作的成本还不低。
话说年轻的陈子昂自恃才高,进京谋求发展。没想到屡次碰壁,郁闷得很。
这一日,街上围得水泄不通。陈子昂挤进去一看,原来有一人在卖胡琴。那是一把精美绝伦的好琴,卖家一开口就是好几千两银子。
陈子昂一看,炒作的机会来了。
他二话不说,买下胡琴。围观群众纷纷赞叹:好一个文雅的土豪!
吸引眼球的目的达到了,这只是第一步。
陈子昂趁热打铁,当场宣布:“各位同好,某日某地,我请大家一同观赏此琴!”
一传十、十传百,于是“土豪现场直播晒琴”的新闻就在街头巷尾传开了。
等到约定的那天,果然来了很多京城的名流、儒士,甚至还有权贵之士。陈子昂心中狂喜。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把琴高高举起,一把摔个稀巴烂!群众一片哗然。
陈子昂喊道:“我陈子昂满肚子学问无人问津,还不如一把破琴!我要它有什么用!”
就在大伙目瞪口呆之时,他把事先准备好的原创诗文分发给大家。大伙仔细一读,写的还真不错。
于是,陈子昂一夜爆红,名满京城。

3.《吕氏春秋》——最早的图书炒作
吕不韦策划的“一字千金”事件,应属古代最成功的一个图书炒作案例。
战国末期,商业巨贾吕不韦通过投机,帮助“奇货可居”的子楚(就是秦始皇他爹)回国当上了秦庄襄王。吕不韦也因此一步登天,当上了秦国的相国。
后来,吕不韦组织了几千个门客,编纂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吕氏春秋》,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号称“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书是编好了,但并不为当时学术界和文化圈所认可。究其原因,这书的主编是商人出身的吕不韦,在那个“士农工商”的时代是不受读书人待见的。
于是吕不韦展露出他的商人本色,决定通过炒作,来推广《吕氏春秋》。
接下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炒作手段很简单,他举办了一个“新书发布会”,地点选在在人群最密集、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咸阳城门口。
他带着手下人,把全书都拿出来,任大家观看;然后宣布,如果哪位能在这书的内容上提出修改意见,哪怕是增一字或减一字,都奖赏千金。
消息一传开,咸阳城都轰动了,发布会现场气氛很热烈。
就这样,“一字千金”事件上了热搜榜;而被贴上“一字千金”标签的《吕氏春秋》,知名度自然大大提升,并作为一部经典史籍流传至今。
“一字千金”的这类炒作手法,在后世的一些书商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零差错”也就成了古代书商宣传新书时的一个噱头。如南宋杭州刻本《抱朴子内篇》卷末标注:全书“无一字差讹”。
(以上内容参考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4.《三都赋》——名人效应的成功案例
古代对于图书的包装炒作,有一个更常见的手段,那就是利用名人效应。比如下面要说的“洛阳纸贵”事件。
事件主角是晋代作家左思。
他受到班固《两都赋》的启发,决定写一部《三都赋》,把三国时的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吴都南京写入赋中。
经过十多年,他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字字珠玑的《三都赋》。
令左思郁闷的是,当他把写好的文章拿给别人看时,却受到了无数的白眼和讥讽。并不是他写得不好,而是根本没人愿意细看——那些文坛名家一听作者是个无名小卒,就直接掷之于地,摇头摆手,把一篇《三都赋》说得一无是处。
眼看着自己的心血遭到埋没,左思愤懑不已,于是想到一个办法:你们不是嫌我没名气吗?那我就找名人去!
于是他千方百计,找到了一位德艺双馨的大V:张华。
这位张华可不简单,既是当朝大臣,又是资深学者,志怪类名著《博物志》的作者;他还是大名鼎鼎的西汉留侯张良的第十六世孙。简单来说,他在当时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超级大V。
左思给张华献上《三都赋》,并趁机讲述了这些年来收集材料和构思、创作的艰苦工作,以博取同情。张华细细品读之后,认为写的很好,而且深受感动。
张华又帮了左思一个大忙——把《三都赋》推荐给了另外几位大V:皇甫谧(医学家,东汉名将皇甫嵩曾孙)、张载(当朝著作郎)、刘逵(当朝中书郎)。
几个大V一商量,干脆帮人帮到底——皇甫谧亲自为《三都赋》作序,张载、刘逵作注。
凭借这几位文化界名人的巨大影响力,《三都赋》在洛阳名声大振,长期居于图书畅销榜NO.1,时人竞相传抄。一时间,洛阳的纸价猛涨,后来涨得太离谱,有些人甚至只能到外地去买纸。
这也就是成语“洛阳纸贵”的出处了。
(以上内容参考自《晋书·左思传》。)

5.管仲——通过经济炒作打击敌国
最后再谈一谈两千七百年前的“经济炒作”大神——管仲。
身为辅佐齐桓公称霸的“春秋第一相”,他熟练运用轻重之术、供求关系,对外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打击,一手策划了“服帛降鲁梁”、“买鹿制楚”、“买狐皮降代国”等经典经济炒作事件,堪称古代货币战争的经典案例。

服帛降鲁梁
齐桓公想对附近的鲁国、梁国下手。管仲说:“不用发兵去打,我有办法。”
原来鲁、梁两国的百姓,一向以织绨(一种丝织品)为业。管仲让齐桓公和众大臣带头,都穿绨料衣服。上行下效,齐国百姓一时间全都穿上了绨料衣服。
管仲又下令,禁止齐国人织绨,所有布料全部从鲁、梁进口。这样一来,绨料自然是供不应求,价格猛涨。鲁、梁两国的百姓一看,“还是织绨赚钱狠啊,比种地强太多了!”便纷纷放下农活,争先恐后地织起绨来。
这还不算完。管仲又告诉鲁、梁的商人:“我们齐国急需买绨。只要你们给我贩来绨一千匹,我给你们三百斤金;贩来万匹,给你们三千斤金。”
一时间,鲁、梁二国财政收入飞涨,连两国的国君都下令鼓励百姓织绨。老百姓也干劲十足,家家户户忙着织绨运绨,土地都无人耕种,渐渐都荒废了。
就这样过了一年多,管仲对齐桓公说:“时机成熟,鲁梁唾手可得了。”
齐桓公问:“怎么做?”
“第一,从现在起,您改穿帛料衣服,并号召群臣和百姓,都别再穿绨料衣服了;第二,闭关,停止对鲁、梁的所有贸易往来。”
“好嘞!”
不出十个月,鲁、梁两国的仓库里没有粮食,只剩下堆积如山的绨料。鲁梁国君急令百姓返农,但为时已晚,粮食也不可能在短期内产出来。
于是粮价飞涨。
鲁、梁百姓买粮,每石的价格高达上千钱;反观齐国粮价,每石才十钱。
鲁、梁境内饥民遍野,纷纷逃难到齐国。
不出两年,鲁、梁百姓投奔到齐国者,十之六七。
不出三年,鲁、梁两国国君终于不堪重负,归顺了齐国。

买鹿制楚
齐桓公问管仲:“我想伐楚,又怕楚国军力太强打不过,咋办呢?”
管仲说:“老办法啊!楚国产鹿,咱就高价收购楚国的鹿。”
后面的故事不用细说,操作方法与上文异曲同工。楚人听说贩鹿就能发财,于是全国总动员,男女老少不是在野外捕鹿,就是在捕鹿的路上,统统忘记了农业生产。
一来二去,楚国的粮仓都快空了。管仲看准时机,关闭国界,终止进出口贸易。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楚人降齐者十分之四”。
三年后,楚国臣服于齐。
百艺舒到底有没有炒作 古代有没有炒作?

后来,管仲又如法炮制,策划了“买狐皮降代国”事件,与上面的“服帛降鲁梁”、“买鹿制楚”合称为“管仲三策”。其原理大同小异,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提高物价水平,拖垮敌国的经济。
这就是两千七百年前古人的智慧。
(以上内容参考自《管子·轻重戊第八十四》。)

————————————————
本人喜欢用风趣的方式讲讲古代故事,如有兴趣请看这几篇答案,相信不会让你失望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490103/1260.html

更多阅读

男女之间到底有没有纯友谊? 男女间有没有纯友谊

男女之间到底有没有纯友谊?——简介男女之间存在真正的友情么?为什么这种感情很多人不相信?男女之间的友情大都是脆弱的么?男女之间到底有没有纯友谊?——工具/原料纯友谊男女之间到底有没有纯友谊?

美白针到底有没有副作用 韩国美白针有副作用吗

美白针到底有没有副作用——简介 就连嘴硬的大s都承认自己使用过美白针,看来使用美白针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并且非常受到人们的欢迎。据了解,目前有很多的国家都在使用美白针,关于美白针的副作用也是人们一直不断讨论的问题。美白针到底有

历史上关羽到底有没有斩杀了千古美女貂蝉 关羽和貂蝉

历史上关羽到底有没有斩杀了千古美女貂蝉如果按历史的真实记录,貂蝉其实没有参与谋杀董卓的话,那么这段美丽的传说,就纯粹是文人的编撰。尽管故事是虚构的,但却充分展现了天地自然之间,英雄美人之间这段纠葛凄美的风情。英雄的人性之美,

柴进家里到底有没有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

柴进家里到底有没有丹书铁券柴进是个很有名的人物,此人乃凤子龙孙,是大周皇帝之后裔。胸藏锦绣,腹有良谋,为人豁达,仗义疏财。当时名声特别响亮,普天下的好汉往往只赞成两个人,一个是山东及时雨宋江,另一个就是小旋风柴进。柴进住在沧州横

声明:《百艺舒到底有没有炒作 古代有没有炒作?》为网友二十四桥夜月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