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教父分镜 为什么在故事框架、元素和分镜等都类似的情况下,复旦校庆片依然不如东京大学校庆片?技术上的差距在哪?

-

我先抛个砖。

东京教父分镜 为什么在故事框架、元素和分镜等都类似的情况下,复旦校庆片依然不如东京大学校庆片?技术上的差距在哪?
复旦的片子是全方位的差,基本上每一个环节都是由天赋值仅适合做婚礼录像的人做的。如果对视听语言真有点悟性,绝对不至于抄都不知道怎么抄。

长短没有概念。

大学的宣传片大概可以类比为电影预告片,一到两分钟为宜,超过三分钟的话,你最好有精彩得不得了的内容——比如本身就是一个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微电影,否则没多少人愿意听你絮絮叨叨那么久。

东京大学的宣传片正片时长两分钟,在观众就要产生倦意(或者刚产生倦意)的时候掀起了高潮,结束了内容。

复旦大学的宣传片正片时长四分钟,这说明制作者对产品内容有爆棚的自信。其实选择制作四分钟时长是有原因的,答案晚点揭晓。

文本不会提炼。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复旦宣传片的制作者虽然发现东大宣传片制作精良,但完全没领悟到原版的精髓究竟是什么,所以抄了半天光抄了个壳。

创作视听内容最元始的要素就是反差。特别是短小的作品,更仰仗画面内容的反差。东大宣传片使用太空服的亮点在哪?不在于展示了太空服,而在于表现了太空服与周围环境的冲突。

太空服的面罩上反射出来的景色应该是什么样的?当然是各种太空里的景象了。


太空服有一个极大的特点就是,作为一件臃肿的工作服,如果不是在太空中不得不穿,没有人会穿着它走来走去。只要一有机会,宇航员也会马上脱下太空服。


但是在东大宣传片中出现了怎样的奇特景象?太空服头盔上反射出来的景色,是日本的夜市——一个根本不用穿太空服的地方。


这就是反差。这就是它一下抓住眼球的地方。

再看复旦大学这一身轻便的制服——


这就是一个摩托车手到处闲逛的感觉啊。反差在哪儿呢?

不过,这是一个摩托车手吗?我们再仔细看看。

先看看东大的宇航员。注意面罩的颜色和打光:


然后再来看看复旦的:


这是幽灵还是杀手?


这故事怎么看都是这样的(请留意——我并没有加恐怖或悬疑音效):


国外的朋友去油管看:

这个视频在优酷上传无法通过审核,理由是「涉嫌垃圾广告、恶意推广」。看来复旦的公关做得还是可以的。

好了,还是来看片子吧。没有提炼的文本出现在这个长达四分钟的视频里的各个角落,呈现出来的很多内容都是初学者思维的体现。比如,如果要拍一个宣传大学的视频,你第一个想到的画面会是什么样的?

老师讲课,学生听讲。


编剧的基础课必然会教这一点:针对一个问题,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解决方案要想方设法推翻掉。所以东大的宣传片里只短短地出现了一次上课内容(注意构图和色彩的艺术安排),而且避免了老师的出镜——免落窠臼:


而复旦的视频里则是各种小学生思路:





而且,这摄影水平,我这摄影盲看了都着急啊。看看人家原版的摄影:







复旦宣传片里呢?各种廉价的过曝,各种没有逻辑的布光。


下面这个镜头的布光是什么思路?画面内容要表达的是什么?导演真的能给出个解释吗?


镜头胡乱运动,剪辑毫无乐感。

东大版的镜头运动有条不紊、错落有致,推拉摇移跟升降,每一个移动的镜头都摸准了表现的对象,增强了画面的美感,同时为剪辑服务,使单个镜头的运动与剪辑的互动抑扬顿锉,情理暗合。静中蓄动,动中有静。要展示手就跟着手走,要展开卷幅就顺着展开的方向走。有时静静地跟着主角旅行,有时兴奋地跟着人物舞蹈。展示弓道:一个人物的中景,一个人物的特写,一个箭靶中箭的特写。中规中矩。片尾的镜头对着朝阳上摇,字幕浮现:「MOST OF OUR STUDENTS REACH HIGH PLACES」。

复旦版呢?一开场假装危机出现。镜头在仪表盘上横移,忽然顿住——还以为这一顿有什么含义呢,结果没有。这问题更多在于剪辑师的责任,因为画面的流动被打断是因为剪辑师没有剪掉该剪掉的部分。但摄影师的问题马上就出来了。假装飞机颠簸的镜头运动敢再假一点吗?飞机颠簸起来会是「一、二、三,休息一下,再来,一、二、三」这样的节奏吗?摄影师明显在迟疑,举棋不定,并不清楚这个镜头应该怎样拍。当然,导演也逃不了干系。飞机都颠簸成这样了,画面里的两名飞行员还风雨不动安如山,连胳膊肘都没晃动过一厘米。这种渣调度相信是多年婚礼视频的拍摄经验——就是不用调度。

导演没有任何清晰的表达意图,并不知道自己要拍的是什么。大抵就是「我们有轨道,就拍几个轨道镜头吧;我们还有摇臂,来几个摇臂镜头吧」——就像拍婚礼,「总之动一动画面就好看一些」。本来无辜的推拉摇移正好又凑上一些廉价的布光和无序的构图,于是全面沦陷了。荒唐的是,到了动作场景(跳舞、太极),镜头又不动了,剪辑也没有了。

声音毫无主见。

配音又是复旦宣传片创作者稀里糊涂的又一力证。他们显然没明白日本原版里那个广播音旁白在片中是什么意义——最后取下头盔,声音变正常,从太空人视角换为普通人视角,又契合那一句「That's when I realized the ending was just a new beginning」。复旦的旁白从头到尾就是这样一段听不清的配音(我估计他们也不希望你听清),没有任何层次和意义上的发展,完全不知所谓。

配乐就更不用说了。《地心引力》的片尾曲交版权费了吗?人家《地心引力》是说宇航员的啊,抄东大不要抄到这么入戏吧,好歹抄个《壮志凌云》啊!

对了,这宣传片为什么要制作四分钟这么长?答案是,因为《地心引力》的片尾曲砍掉前面相对静音的部分之后就这么长。

-

为什么我们连抄都只能抄出个皮毛?

这好像是我们见过的很多事情的缩影。

-

update:大家不要黑复旦的学生。我认识的复旦毕业生没有谁为这件事辩护。复旦是所好学校,那里的学生姿势水平还是很高的。单就「没能识破抄袭」这件事来说,复旦的领导也没有过错——反正换成我,如果没人主动给我看东大的视频,我也看不出来是抄袭。

-

update:有复旦的朋友想让我再加个链接: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480103/5809.html

更多阅读

影评 《教父》里的价值观 教父经典影评

一直都在想为《教父》和《黑客帝国》写影评。《教父I》这部在1972年拍的黑帮电影到现在已经快40年(1974《教父II》,1990《教父III》),但它却是一大世纪经典。Tom Hanks出演的《电子情书》里,在引用那话“go to themattresses”(跟他们

你所不知道的《教父》二 教父 迈克 二战

1972年《教父》上映后取得票房与艺术上的双丰收,随即影片续集被派拉蒙公司提上议事日程。不过与公司急切的心情相反,科波拉并不想执导续集,他表示:一是《教父》已经是个很完整的故事了,二是自己正忙于《不起的盖茨比》的剧本改编和自己

专访茅台“教父”季克良:为茅台奋斗一辈子

专访茅台“教父”季克良:为茅台奋斗一辈子搜狐财经讯1月7日夜,搜狐财经在北京对贵州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季克良进行了专访。在近两个小时的专访中,季克良以一贯的儒雅沉稳的姿态回顾了他与茅台半个世纪的风雨故事,眷念之情溢于言表。以

转载 转 教父1剧情分析 教父1剧情详细分析

原文地址:(转)教父1剧情分析作者: 小奥看了很多电影了,一直没想过自己写影评。今天无聊在校内上转,看见有个朋友写了影评,觉得……总之就决定自己写一篇。但是显然最近一直钻研的这部教父不是一句两句能写完的,于是先写第一个桥段,以后慢慢

教父3影评 男人为什么要看教父

教父3让人看得真是心酸,当年那个叱咤风云的micle早已一去不复返,我们所看到的只剩苍老病躯下一副永远得不到解脱的灵魂。这部片中的教父已经逐渐走向了人生的尽头,他想金盆洗手,他想与漂亮的女儿安安稳稳的度过晚年,然而教会家族仇杀追

声明:《东京教父分镜 为什么在故事框架、元素和分镜等都类似的情况下,复旦校庆片依然不如东京大学校庆片?技术上的差距在哪?》为网友虫児飞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