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 如何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大家好,我是三集原著的导演叶君(后来的电影版是投资公司拿原素材另找人剪的,我没再参与),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喜爱,平时用不太多,没想到已经有这么热烈的讨论了,感觉还挺抱歉的。看了大家的讨论,有些疑问我可以解答,尽我所知回答,不一定对,与大家分享。

1、这个片子的主题其实并不是后来有些媒体说的工匠精神,只能说它拍摄的恰好是这样一个职业人群,真要总结的话,它其实是一个在历史纵横感中思考工作意义的片子。不知道大家留意这些旁白没有:
修复文物,是穿越古今、与百年之前的人进行对话的一种特殊职业和特殊生命体验。钟表馆里这些藏品,很多是王津年轻时修过的钟表。现在,他步入职业生涯的晚期了。这也是跟自己的人生对话的过程,更何况修复的是提醒时间的钟表。我们的职业生涯,能留下点什么给后来人。

一些有小瑕疵或不合格的瓷器,都要被打碎并集中掩埋,防止流入民间。正品就被送入紫禁城。同一窑炉烧造的瓷器,自此有了不同的命运。在这次展览中,它们实现了跨越五百年的历史聚会。
周一故宫闭馆,骑行在空无一人的太和门广场上,对谁都是难得的人生体验。最早享受过的人,是百年前的末代皇帝溥仪。
王五胜很快就要退休了,故宫还有不少地方他也没去过。看到这样的场景,他的心情和我们是一样的。
故宫钟表还留有上千件,一个人的一生是修不完的,需要一代代师徒传递来完成。
在高楼越来越多的北京,当越来越多的人只能在办公桌旁,放上盆栽和小型绿色植物时,他们还可以在瓜果飘香的环境里工作、生活。
在堵车已成常态的北京,大部分工作单位是早上9点上班,但故宫早上8点就开始工作了,当妈妈带小孩的女士,就要度过一段非常难熬的日子。
书画作品,往往百八十年修复一回,现在的人,可以看出上一个修复者当时的技艺如何,甚至可以猜测他当时的心理和外貌,这是一种穿越古今的奇特体验。其实,一个书画修复师的一生,能修到顶级名画的机会也不多,日常工作中,像这样的修复还是占多数。
我们每个人都有或长或短的职业生涯,最终完成的工作任务,数量也许很多,有些是能让人依依不舍的。
当我们看到一双二三十岁的手,在修一个二三百年甚至两三千年的文物时,是不可能无动于衷的。我们每个人的职业生涯看起来很长,好几十年,但如果你是一个修复师傅,跟你面对的文物相比,好像你也只是一个匆匆过客,这个匆匆过客又能留下什么呢?

从事这个工作的人,会因为这个工作产生什么样的变化,有了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怎么看待这个工作,怎么看待生活,又和别的职业人群有什么不同?这就是我一直在好奇和思考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职业,我自己换过几次工作,有很多职业困惑,到现在还是会有,所以就带着自己的人生体验去观察他们。以前也看过一些拍手工艺的片子,但是我不想再重复这样的调调:一群道德高尚的人,做着一个大家都不愿意干的工作,严守着人类最后的微光……

可能是这样的一个切入点,让大家有了共鸣吧,看着他们也会想到自己,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

还有,我觉得,这部片子后来的轰动效应,用耳目一新的视听语言去讲述、去展现可以退居其次,最主要的还是大家被我们文化中那些精彩的东西、有美感的东西和这些可爱的修复师傅们打动,他们确实太可爱了,我们其实历来都有工匠,但是缺少对工匠的尊重。因为这样一个机会,大家认同了一个冷门职业,还是很欣慰的。

2、关于这个片子的由来和制作
其实这是我第二次拍摄故宫,第一次是5年前,2011年,当时作为分集导演跟着徐欢老师拍摄故宫系列第二部《故宫100》,100集每集6分钟的短片。与此同时,制片人雷建军老师就带着学生们在做各个修复组的田野调查,写调查报告,关于各种工艺各个师傅的介绍、历史沿革、来龙去脉等等。只是办成一件事,真的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当时好像是央视和故宫都有领导职位变动吧(可能是),就暂时搁置了。这次恰好是2015年故宫建博物院90周年,领导们觉得这个项目好,就重启了。

这次拍的不再是历史题材,是现实生活,既有修复技艺、藏品展示,也有不同性情的人物、还有故宫生活细节,开拍前列了拍摄大纲,总结了“物(件)事(件)人(物)非(物质文化)”4个字,就是物件、事件、人物、还有情感层面的东西都要有。


清明节后,三四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不间断的纪实拍摄,最高峰也就5~7个人的摄制组(一方面是为了文物安全不进太多人,另一方面也是资金有限),与修文物的师傅们,同吃同工作,慢慢就互相熟悉,互相信任了,坦诚相待,真城沟通,都是认真做事的人,还是容易成为朋友的。


对我们来说,最难的是很少的钱、很少的人、很短的时间怎么能完工?第二个难的,在后期剪辑的时候,怎么让完全外行的人看得下去、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看得下去的一部纪录片?


钱的事我不方便说,还是制片人和出品人说合适,我只负责内容。


现场拍摄的时候最高峰是7个人,有特殊摄影和负责协调的外联制片进来的时候是7个,一般是5个,两个摄影师,每人各带一个助理,这回要拍十几种工艺,每个组平均下来要兼顾五六个工艺,两个助理同时还兼任现场制片、导演助理等各种任务,我要串各个屋子、整理信息写脚本、设计方案、剪辑,相当于是足球场上一个球员要能打多个位置吧。我其实挺想对这些认真负责的组员们道歉的,我还是犯了不少错的。


当时只有半年的制作周期,所以是连拍带剪,周一周五拍,周末剪辑,三四个月完整拍摄完成后,又用了三四个月剪辑。


怎么让完全外行的人看得下去、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看得下去一部纪录片?这个蛮难的。其实我自己平时就不怎么看(非常抱歉,我真不是故意的~),后来想想,我以前做的那些短片好像也不能叫纪录片,叫短视频好像更合适,然后每年过年回老家,面对9个表弟9个表妹,也解释不清楚我的工作,他们也不看。


想到我平时不怎么看纪录片,但喜欢看文学作品,所以当时剪辑的时候,就把它当成写作文、写小说,按照心目中一部小说应该有的样子去剪辑。它的结构其实借鉴了四大名著《水浒传》,因为这套片子要讲十几种工艺,每种工艺有两三个主要人物,有二三十个人物形象要塑造,这就涉及到群戏的问题,《水浒传》可是讲了108个人,最终这套片子就成了现在这样一个多线索交叉并进的结构了。其实真正故宫工作生活的节奏是很慢的,最后的片子节奏感还是蛮快的吧。

我最早是在上海电视台工作的,当时很幸运的有机会拍了一年世博会,2010年,基本上把每个国家的建筑设计、展览布置、演出、场内宣传片都看了一遍,而且是一年时间内不间断地看,而且上海可以说是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了,这对我还是有很多熏陶的。后来又到北京拍了故宫100,又很幸运地把中国一些最好的东西看了,就萌生了一个想法吧——我们文化中其实有很多精彩的东西,如果不经过现代趣味的处理,可能大家真的久而久之就不看了,不知道了。有什么办法能让80后、90后、00后、10后,也对中国传统感兴趣,也觉得它很值得一说、值得一看、值得去追,可以像韩剧、日本动漫、美剧英剧那样去追?相信大家也会有同感吧。中国电影和电视节目的竞争非常激烈了,每年制作完的,你我能从屏幕上看到的,也许十分之一不到吧,可能是这么个数据,而且中国的观众消费的可是全世界的文化产品啊,中国做得不好可以看国外的。这个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除了把传统的东西做现代化趣味处理,还有一个是专业性与大众性的平衡。其实完全可以把素材剪成一个修文物的技术讲解片,但看得下去的估计就是几万个从业人员了。上学的时候不太喜欢本专业的课程,就老去旁听别的系的课,翻过一套丛书《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很受启发,每一本都是一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向外行讲解本专业的知识,平时建筑系、美院的讲座课程也去听,另外,历史系还专门有门课就叫《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应该说是运气很好地把大学以来感兴趣的东西融入到这样一部片子里了吧。有那么多人喜欢还是蛮安慰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480103/5689.html

更多阅读

我在林伯渠同志故居沉思图 林伯渠故居纪念馆

【原创】 我在林伯渠同志故居沉思(图)八月九日下午,我到临澧县参加一个会议,提前从市区出发,特地前往本市临澧县修梅镇凉水井村,瞻仰林伯渠同志故居。林伯渠同志原名林祖涵,1886年3月20日,诞生在这里的一个普

因为你,我在这里! 我在这里爱你

因为你!我在这里!轮回这么烦,为什么有能力不再回來淌混水的人,心甘情愿的一次又一次回来?因为他经历过,知道轮回多苦,所以不忍心放我们继续受苦-----他不断地回來,只因为「你还在这里!」,轮回深处!一个人如何为了弟子而开展出善巧的慈悲,这个

真庸:我在化境等你!

原文地址:真庸:我在化境等你!作者:真庸007_gpg真庸:我在化境等你!——职业技术大牛化境模型之一每个人本来都是佛,却被世俗的种种欲望催眠成了凡人。所以,修佛绝不是寻找高不可攀、故弄玄虚的所谓秘笈和答案,而不过是从凡人返回佛境,找回自

声明:《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 如何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为网友开心相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